众所周知,西晋第二位皇帝——司马衷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白痴皇帝,在位期间不仅庸碌无能,而且还因为一系列愚蠢言论,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桩上。不过,和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比起来,东晋的一位皇帝可谓更加愚笨,因为他连冬夏、冷暖、饥饱的区别都分不出来,衣食起居若没有人照顾,根本就不能自理。
一
具体来说,这位皇帝就是司马德宗。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字德宗,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晋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东晋的第十位皇帝。
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日(387年9月16日),司马德宗被立为太子。太元二十一年九月庚申日(396年11月6日),晋孝武帝驾崩,同年九月辛酉日(396年11月7日),太子司马德宗继位,次年正月改年号为隆安,立妃王神爱(王羲之的孙女)为皇后。众所周知,此时的东晋大权已经被世家大族掌握,也即司马德宗已经成为了傀儡。当然,历史上也有反杀权臣的傀儡皇帝,不过,司马德宗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根据《晋书·帝纪第十》等史料的记载,司马德宗不擅长说话,甚至连基本的季节都无法分辨。因此,他在位时,东晋皇帝的权力大大下降,朝外许多将军实际上自立,不受君命,朝内的权力也落在了大臣手中。司马德宗在位初期,朝廷的大小事务主要由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来处理。
二
公元397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因对尚书左仆射王国宝等人不满,所以起兵造反,得知这一消息后,司马德宗不得不杀王国宝来平息这场叛乱。次年,王恭、庾楷协同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等人再次谋反,叛军一直攻到建康附近才被平定,王恭被杀。与此同时,在浙江、江苏一带孙恩的叛军众多。
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司马德宗智力低下,缺乏驾驭群臣的能力和威望,所以他即位后可谓是叛乱不断,这无疑加快了东晋的灭亡进程。公元400年,孙恩进攻会稽,401年,孙恩进攻浃口、临海、广陵,面对前者率领的叛军,晋军多次战败。
公元402年,孙恩的叛军甚至直接威胁建康,虽然后来孙恩战败身亡。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年桓玄自江陵起兵攻入建康,废杀司马道子、元显父子,自封为丞相、太尉。到了这个时候,桓玄彻底架空了司马德宗。桓玄于同年秋又自号楚王、大将军。最后于404年1月1日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楚,降晋安帝于同年秋又自号楚王、大将军。最后于404年1月1日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楚,降晋安帝司马德宗为平固王。
自此之后,东晋权臣之间互相争斗,完全不把晋安帝当回事了。公元404年三月,刘裕举兵攻桓玄,桓玄军队大败。于是,桓玄挟持晋安帝逃往江陵。同年六月,桓玄被杀,晋安帝复位。但是,好景不长,桓玄的将军桓振又攻陷江陵,晋安帝被俘。直到405年3月2日(正月戍戎),晋安帝才脱离叛军之手。
三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桓玄的叛变终于摧毁了东晋的皇权。桓玄败亡后,刘裕成为东晋举足轻重的人物,为南朝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公元409年,刘裕开始北伐,因为屡战屡胜,刘裕积累了巨大的威望,并基本上掌握了东晋的兵权。
从公元412年开始,刘裕在朝廷独掌大权,排挤和迫害与他不和的大臣,矫晋安帝诏以令外地刺史。公元417年,刘裕再次北伐,攻入长安,之后班师回朝。公元418年,在刘裕的逼迫下,晋安帝将其封为相国、宋公。
义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寅日(419年1月28日),晋安帝被刘裕派出王韶之勒死于东堂,时年三十七岁。晋安帝被杀后,其弟司马德文继位,是为晋恭帝,改元元熙。当然,刘裕很快就在公元420年取代东晋,建立了刘宋。所以,晋安帝尽管不是亡国之君,可是,他显然要为东晋的灭亡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