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之子的坟墓被挖开,这是明代最残忍的一面,让人毛骨悚然

丽聪说历史 2023-05-28 08:36:09

大明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朝代。因为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变成了一个帝王的传说,朱棣和崇祯帝的“天子守江山,君王死社稷”,于谦和张居正的“救苦救难”,这些都让大明拥有了大量的粉丝。但实际上,明朝是一个封建时代,我们可以看出明朝的成就,但是也有它的残酷。2006年六月,湖北省一位考古学家在一次文物挖掘活动中,发现一处明代早期墓葬。根据史料和实物资料的考证,最终确认该墓主是朱元璋二十三个儿子朱栋。朱栋生于1388年(1388年),生母为刘惠妃,朱元璋对他的每一个孩子都很好,从1370年他连续三次册封了他的每一个孩子。洪武24年,朱栋便在三岁时,被册封为藩属安陆的郢王。

不过,在朱栋成年就藩之前,朱元璋驾崩,朱标之子朱允炆继任皇帝,被称为建文皇帝。建文帝登基后,就一直在努力铲除藩镇,但在错过了几次良机后,四年后,朱棣击败了自己的外甥朱允炆,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一四○二年,朱棣攻克南京城,即位,改朝换代,是为永乐。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下,朱栋最终还是在永乐六年的时候,从南京城逃了出来,归藩安陆。然而,在他就藩六年后,他只有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身为哥哥的朱棣,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按照惯例,提前十五天退朝,派遣官员前来悼念,并且安排了一些官员来处理这件事情。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体现了明王朝残酷的一面。郢王过世不到一个月,他的妻子郭氏就“自愿”自杀了。身为朱栋的妻子,又是武定侯郭英之女,郭氏身份不低,怎么会选择自尽?难道是因为爱情?

其实,这一点从历史文献中几乎没有被人注意到。据《明史》所说,郭氏痛哭流涕,说:“寡妇没有儿子,还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对着镜子,将自己的容貌记在了上面,说道:“待众女长大,教她们认识自己的母亲,然后就自尽了。”这是一种解脱。寡妇没有儿子,还能指望什么?郭氏和朱栋一共生了四个女儿,除了一个死得早,另外三个女儿都健健康康的,都被册封为郡主,一年俸禄八百石,看来恩隆正盛。不过,没有子嗣的事实,也让郢王府彻底地没落了,按照大明的法律,这一次的封地也被剥夺了,郭氏虽然地位很高,但是在朱元璋重新制定了丧葬制度之后,还是“被迫自尽”了。

这种陪葬的习俗,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我们国家最古老的殉葬知道是在商朝开始的,当时的人们相信神灵,所以他们会用自己的尸体来埋葬自己的亲人。到了商朝以后,这种丧礼也盛行起来,即使是那些被封为“贤君”的君主,也没有幸免。秦穆公死的时候,不仅是他的奴隶,就是他的忠臣比如钟兴,比如针虎。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殉为代表的陪葬法在汉代就渐渐没落了,到了唐代、宋代,这种陪葬法就几乎绝迹了,只有一些地方还在进行着。而朱元璋在大明建国后,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维持自己的政权,但是,他毕竟是一个从“乞丐”到“帝王”的人,继承了元朝的传统,成为了明朝殉葬制度的罪魁祸首。在他死的时候,他的后宫里,有四十多个没有孩子的妃子,全部陪葬。而郢王陵寝的挖掘,则成为历史文献中有关此项残酷刑罚的直接证据。除了出土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一件被称为国家瑰宝的瓷器,前、中、后三个房间,在房间里找到了六口石棺。

当他们将六口棺材都打开之后,他们才知道,每一口棺材里都躺着一个少女。毫无疑问,这六名少女就是牺牲者。风华绝代,却要为他陪葬,当真是可悲可叹。按照《明史》的说法,除了朱元璋和郢王之外,就连朱棣也是如此,甚至连明仁朱高炽这样的“仁”皇帝,明宣宗这样的“明君”,都是如此。到了明英宗朱祁镇这个昏君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病实在太重了,钱氏一直在为自己祈祷,却没有子嗣,便在临死之前,吩咐:“以嘴代之,立皇后之名,务必遵循殉葬制度,四件大事,付阁巨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选择以死相逼的原因。

1 阅读:57

评论列表

鲸落

鲸落

3
2023-07-27 08:53

URL婆婆

丽聪说历史

丽聪说历史

希望大家喜欢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