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7日于深圳举办的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强调,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的繁荣。收藏万余“老物件”留住乡愁的张朝根认为:具体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靠空洞的说教与灌输,要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让观众在回望家乡土地时不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
最近,笔者慕名来到成都市双流区协和街道河池社区农耕文化“老物件”展馆参观,聆听了馆主张朝根收藏“老物件”之初心、经历与梦想的一席谈。
朦胧觉醒的初心
说起张朝根收藏“老物件”的爱好,许多人都不看好,但土生土长在农村的他“不愿意眼睁睁看到农耕用具在时代发展中慢慢消失。”他说,“如果最初的收藏是出于自己对农耕文化的眷恋,一种特殊的感情,那么,随着城市化新时代的来临,无论乡村或城市都留下了人们生活的足迹;加之人口流动性成常态,乡村或城市对故土情怀的变化都表现为一种情感至深的文化乡愁。随着越来越多农村移民和拆迁的越来越少,许多“老物件”被扔掉或损毁甚至失去了踪迹,实在可惜,因为那些都是当时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生产、生活的工(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他说,这些价值体现在历史文献性、欣赏、艺术和收藏四个方面,可从“老物件”中研究历史和发掘其背后的人文、故事、寓意,带给世人启迪。‘老物件’虽然很‘土’,不被人们重视或看好,但不同的‘老物件’因材质、造型、颜色有不同的美,人们可从中重新品鉴历史韵味,回忆过往的岁月,培养独特的兴趣爱好。现在,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于城市化,节假日带来转一转,把过去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让子孙后代认识、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基因,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共同建设美好幸福生活。这是自己收藏“老物件”的初心所在。
足迹全国的收集
张朝耕,不少老双流人都了解他,祖祖辈辈都靠种田为生,对农耕器具有特殊的感情,他的事业是从收废旧物品开始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华阳镇投资开发了“长江家私城”,尔后投资遍布全国甚至境外。随着事业的成功,有一件事让他难以忘怀:农耕文化产品的收藏。于是,他坚定自己已久的夙愿,从此跋山涉水,寻找失落于民间的“老物件”。
他栉风沐雨,奔忙于乡间,走村串户,不惜重金收藏,时间跨度近三十年,足迹遍布全国,红木、楠木犁头,各种陶器、水车、风谷机、各种花板床甚至门牌号都有。面对鸡公车、风谷机;蓑衣、斗笠、草鞋;拌桶、箩筛、连盖、犁耙、石磨、锄镰……张朝根说,“这里各式各样的农耕用具,只是收藏的万余件中的一部分,山上还有一座专门的大仓库,农村最多见的各种各样的农用工具和木质、蔑质、石质家具及居家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覆盖面很广,几乎包含了农村所有的物品,其中还有‘珍稀宝贝’。”馆主言语间充满自豪感。
逐梦农耕文化园
张朝根深有所感地说,“农业文明、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都植根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养育丰厚了一代代人的精神家园。”因而,随着收藏的农耕用品越来越多,他有了新的想法:“如果有哪个单位或部门要打造农耕文化园,自己可以无偿提供部分收藏品,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农耕文明——哪怕小到一个社区,只要想打造乡愁记忆场馆,都可捐出一些农耕用具支持;如果有部门或单位愿意合作,也可提供上万件“老物件”,共同打造农耕文化园”。
“老物件”虽然跨越几十、近百年,但它在过去和现在之间能搭起一座‘记忆的桥梁’,让乡愁可视可触可感。”他表示:在有生之年,要为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多做一些实事,为此要争取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56个民族的农耕用具都收集起来,同时国外如东南亚等地也尽可能收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