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昌不知中央红军长征,逆势强推扩红,恢复红16师,扩军5000人

峥嵘幻域行 2025-02-22 16:47:26

1934年10月底,在湖南平江县的黄金洞乡米筛锅地方,中共湘鄂赣省委正召开一场紧急大会。会上,一个年纪不到三十岁的干部在主持,他脸庞瘦削但精神抖擞,讲话时热情洋溢,声音高低起伏,十分动听。朋友们,国民党坏蛋快撑不住了,他们针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攻眼看就要失败了;咱们得跟着红军主力一起,勇敢地打过去,再打过去,把红16师的力量给恢复起来!但其实,那时候因为博古和李德坚持走极端左倾的路线,导致第五次对抗国民党“围剿”的行动失败了,所以红军的主力部队在10月10日那天就开始踏上了长征的路。按照“党来领导军队”的原则,16师的作战行动,得听从陈寿昌的安排。

陈寿昌聪明又能干,经验丰富。他1906年在浙江镇海出生。以前他在周恩来的带领下,做过特科四科的科长,和陈赓、聂荣臻在上海一起打仗,配合得非常好。1931年,顾顺章背叛了组织,随后他和聂荣臻一块儿去了中央苏区。到了1933年,27岁的陈寿昌开始掌管湘赣军区,当上了政委。陈寿昌没进过军事学院,他是在中央特科负责无线电联系的。到了苏区,他干的是工会的活儿,所以在军事方面他算是个新手。这方面,他和项英的经历特别像,两人都搞过工人运动,后来都成了苏区的军事头头。只不过项英的官职更大,做过军委的副主席,还代过主席的职。陈寿昌当上了政委,这就意味着他得管那些比他更懂行的人。徐彦刚呢,就比陈寿昌小一岁,和林彪年纪一样大。他是黄埔军校出来的,还参加了秋收起义,跟林彪一样,都是毛主席非常信任的好帮手。早在1930年,徐彦刚就当上了师长。说到打仗这方面,徐彦刚那可是绝对的专家。

不过根据团队规矩,徐彦刚得听陈寿昌的安排。1934年5月,湘鄂赣的中共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打算往东南扩张,于是在红军第16师的护送下,他们的主要部门从大梅搬到了修水、铜鼓、宜丰和奉新交界处的龙门山区。国民党军队早就在这儿埋伏好了,结果16师的2000多人直接闯进了敌人的圈子。围住16师的是国民党军的四个师:第五十师、七十七师、十八师和第六十二师。因为敌人太强,我们力量不够,所以打得不好,16师吃了大亏,师长高咏生也牺牲了,最后只有400多人(还有机关干部)冲了出来。就在这时,中央苏区抵抗敌人“围剿”的行动失败了。因为蒋介石又要使出更狠毒的手段来围剿,所以中央红军只好在十月上旬踏上了艰难万分的长征之路。

这时候,陈寿昌和徐彦刚因为没了电台,所以啥也不知道。他们俩都受了伤,身边既没有士兵也没有武器。要是换成别人,比如孔荷宠、温景惠、方浩然,可能早就心灰意冷了。孔荷宠原先是红16师的师长,那时候他还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大官呢,可他却在长征前当了叛徒。孔荷宠对苏区的情况特别熟悉,他一投降,陈寿昌、徐彦刚他们的情况就更糟糕了。在他的煽动下,师政委温景惠、参谋长方浩然这几个人也跟着背叛了革命。陈寿昌他们因为有着铁一般的革命信念,所以特别顽强。尽管和党中央断了联系,但陈寿昌坚信革命终将成功。他在会上站起来发言,说中央红军已经打赢了反“围剿”战斗,这就是他信心的体现。因为时代背景的限制,陈寿昌不太了解极左路线,他还是觉得,红军和国民党对抗,就得是大部队正面交锋,游击战根本算不上什么大策略。所以,在会议上,陈寿昌提议重新组建红16师,直接和敌人硬碰硬干一架,攻打、攻打、不停地攻打!

早在当年8月份,陈寿昌就已经有了计划,他派省委副书记傅秋涛和鄂东南道委书记黄家高一起去鄂东南地区,去收拢红三师剩下的队伍,还有地方上的武装力量,同时大力号召老百姓加入红军,好为重建红16师打下基础。这时候,军区里的参谋长严图阁和省委的巡视员方步舟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主动去整合地方的军队力量。方步舟他们带着咏生县独立营和鄂东南红军第三师的第七团,加起来有600多人。傅秋涛和黄家高那边又整合了300多人,再加上路上不断有老百姓自愿加入,队伍很快就壮大到了1200多人。这时候,省委书记陈寿昌在黄金洞心里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盼着傅秋涛的消息,感觉每一天都过得特别漫长。10月底的时候,傅秋涛终于露面了,还捎来了大喜讯。瞧着红军队伍越来越壮大,陈寿昌心里头那个高兴劲儿,别提了,他立马决定,亲自挂帅16师,再去闯出一片新天地。

没过多久,省委经过商量决定,让陈寿昌和徐彦刚负责军事方面的事务,而傅秋涛则暂时代理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的职位,来领导省委的日常工作。这个安排其实是陈寿昌的主意,他觉得傅秋涛没有按照他的意思去做,不愿意跟敌人正面硬碰硬。傅秋涛心里有数,他觉得那时候形势严峻,能拉起这么一支队伍不容易,而且队伍还没经过正经训练,武器也不咋地,硬跟敌人干仗肯定吃亏。但省委领导就是不听,总觉得傅秋涛太胆小。所以,就派陈寿昌去管军事,把傅秋涛给换了下来。傅秋涛对这样的安排想不通,他觉得自己还是带兵打仗更合适。傅秋涛心里真盼着能留在军队,为党的事业出力。但陈寿昌态度很硬,傅秋涛只能答应听从组织安排。尽管心里十分舍不得,他还是把部队交给了陈寿昌和徐彦刚。

走的时候,他反复交代,让战士们都听陈寿昌和徐彦刚的话,并且得保证首长的安全。然后,他就带着独立营,满心不舍地回到了省委的所在地黄金洞。到了黄金洞,傅秋涛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特别担心部队的未来,怕再走错路像之前红军那样吃亏。可结果证明,陈寿昌决定扩大红军队伍是对的。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中央红军一开始长征,蒋介石就豁出去了,想把他们一举消灭,把能用的军队都派上了,什么中央军、湘军、粤军、赣军、川军,全围上来追堵红军。这样一来,南方的敌军力量就变得薄弱了,湘鄂赣边界的游击区里,敌人也暂时没了那么多兵力。情况变了,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有了些不同,现在有了让红军主力恢复和壮大的好机会。虽然这样,但是敌我双方的力量差距还是很大,国民党那边的人口和资源都比我们多得多,革命成功还是需要用生命去换取的。陈寿昌到了军队后,和徐彦刚带着队伍往鄂东南进发。他们边走边做宣传,路上的老百姓都踊跃参加红军,场面非常热闹。等他们到了通山县,又碰上了鄂东南红3师第7团的剩余部队和咏生县的独立营。这样一来,他们的队伍就大大壮大了。陈寿昌马上告诉大家,红16师要重新建起来了,师长还是徐彦刚,方步舟当师政委,副师长是魏平,参谋长谭凤鸣,政治部主任则是袁洪国。1937年年初,16师在和国民党军队的打仗过程中,又一次受到了严重打击。省委觉得,这是因为方步舟指挥得不好,他应该为这事儿负责。没多久,方步舟的职务就被撤销了。但他心里不服气,和傅秋涛吵得很凶,结果就被开除了党籍。刚好方的老婆在战斗中腿部中弹被抓了,国民党恐吓他说,要是不投降,就不给他老婆治腿伤的药了。没办法,方步舟最后投降了敌人。

1949年4月,方步舟带着队伍在浙江发动了起义,走上了正确的路,后来也因此得到了从宽处理,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说正事啊,红16师刚恢复没多久,陈寿昌就在报纸上读到一条消息,说中央红军已经从湖南往西边进军了,蒋介石呢,正忙着调集军队又是围又是追又是堵的。为了拖住敌人,给党中央减轻点负担,1934年11月,陈寿昌、徐彦刚、方步舟他们带着红16师从冷水坪出发,打算在崇阳、蒲圻那一带到临湘、平江、岳阳活动,之后再往西南方向扩展。可没想到,在崇阳县和通城县交界的老虎洞老鸦尖山上,撞上了敌人的三十三师冯兴贤部的一九五团。要是只是一个团的话,16师完全搞得定。但战斗一打响,崇阳、通城、修水这三个县的反动武装全都一股脑儿地涌了上来,敌人的总人数一下子就涨到了4000多人。

这样一来,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彻底变了样。敌人那边士兵强壮,战马健壮,装备和弹药都很充足;而我们这边呢,军队刚成立不久,战斗力还没恢复,好多战士甚至还没开过枪。再说,我们的武器弹药也远远比不上敌人。另外,战士们连续走了好多天,没法好好休息,吃的喝的也跟不上,体力都透支了。说实话,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战斗一开始,师长徐彦刚非常冷静,带着部队抢占高地,从上往下打击敌人。敌人仗着自己武器好,一次次疯狂地向高地冲来。但我军战士毫不害怕,勇猛战斗,一连打退了敌人7次冲锋。下午3点,师长徐彦刚在战斗中受了伤,情况变得非常紧急。到了这个时候,经过数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的子弹也打得差不多了。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减少更多的牺牲,徐彦刚不得不命令队伍撤退。

这次打仗,红十六师损失很大,最后只剩下不到800人了。仗打完后,师长徐彦刚去黄金洞养伤,而方步舟和谭凤鸣则带着剩下的十六师战士去崇阳县金塘休息整顿。敌人看到我们撤退,就在路上增加了守卫,设了很多哨兵检查。同时,他们还到处贴陈寿昌和徐彦刚的画像,出重金捉拿他们。为了陈寿昌的安全着想,省委保卫局的头儿明安楼想了个办法,打算用个假人来骗过敌人。他给已经牺牲的王正发战士换上了陈寿昌的衣服,还给他戴上了陈寿昌的近视镜,再用陈寿昌用过的军毯盖好。之后,就让战士们抬着王正发的遗体,跟着主力部队往崇阳金塘那边撤退。陈寿昌在明安楼被安排好后,由特务营的短枪小队偷偷护送,他们经过赵家洞和白井坑,最后来到了通城大溪大门坳的红军后方医院接受治疗。

陈寿昌因为失血过多被送到医院,结果又染上了破伤风,医生们使劲浑身解数抢救他,但还是没能救回来,他牺牲了。为了记住这位大英雄,湘鄂赣苏维埃政府在1935年2月同意,把以崇阳金塘苏区为主的地方叫做“寿昌县”。

0 阅读:25
峥嵘幻域行

峥嵘幻域行

峥嵘幻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