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很多人对夜间“小毛病”并不当回事。有人晚饭后常觉得口干,半夜起床喝水;也有人觉得脚心一阵阵发热,却又说不上痛或者痒,就这么拖着;还有人夜里轻轻咳嗽几声,转身继续睡,心想白天没有明显不适,问题应该不大。尤其是一些已确诊糖尿病或血糖偏高的人,常常忽视夜间不适的信号,直到白天复查血糖时才大惊失色,或因为突然出现视物模糊、双下肢疼痛等更严重症状,才紧急赶到医院就诊。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忽视,原因之一就是对糖尿病本身缺乏足够的敬畏。很多人以为,只要白天把血糖控制住了,晚上睡觉就“眼不见心不烦”;还有人单纯地相信“多喝水就能稀释血糖,没什么大事”。殊不知,夜间血糖失控带来的并发症风险同样大,甚至有时更加凶险。
在门诊中,我曾遇到一位老患者,他住在一栋老式居民楼里,卧室离卫生间比较远,一到晚上,担心走动多了会吵到家人,他就尽量忍着口渴和尿意。结果这位患者多次发生夜间血糖“爆表”的问题:白天查血糖还相对平稳,可是夜里总是口干到无法入睡,翌日一早测血糖就飙到15mmol/L以上,甚至有一次直接冲破了18mmol/L。后来经过检查才发现,他的胰岛功能已经进一步受损,得到了及时干预后,才阻止了病情进一步恶化。像这样因为忽视夜间症状而导致血糖再度飙高的情况,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其实,无论是刚被诊断的糖尿病,还是老糖友,都要警惕夜间可能出现的特殊信号。根据我的临床观察和相关研究证据,夜间若出现以下4个症状,往往提示血糖水平已经严重失控,需要尽早干预。
第一,夜间频繁口渴且难以缓解。有研究显示,在确诊糖尿病3年以上的人群中,约有12%—18%的人因为夜间口渴而影响睡眠质量。这并不只是单纯的“嗓子干”,而是一种身体对高渗性环境的警示:血液中葡萄糖过多,会使体内渗透压升高,细胞被迫把水分“抽”到血管内,人体就会出现明显的脱水感,表现为口干舌燥。这种夜间口渴并非一杯水就能彻底解决,有时即便喝了较多水,也依然感到嘴巴干涩。
临床上,我在内分泌科做过一项追踪观察,收集了近200名有夜间口渴症状的糖友血糖数据,其中将近四成在入院时空腹血糖大于10 mmol/L,且糖化血红蛋白普遍超过8%。可见,夜间口渴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信号。
第二,夜间盗汗或阵发性潮热。很多人把夜间盗汗归结于“更年期”或“天气变化”,并没有想到它与血糖水平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实际上,高血糖状态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者血糖大幅波动,都可能导致夜间出汗量显著增加。
曾在某次学术会议上,分享过一项针对700余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结果表明大约有15%—20%的人存在夜间盗汗现象,并且这些患者的血糖波动值(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 MAGE)普遍高于未出现盗汗的人群。对于有明显夜间盗汗的糖友,进一步监测发现,他们往往合并有夜间血糖骤升或血糖异常波动。有些人刚入睡时低血糖,随后因为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而分泌大量升糖激素,使血糖又快速升高,这种“过山车”式的波动对身体危害更大。
第三,夜间双脚发麻、刺痛或灼热感加重。有一种痛,往往在夜深人静时格外明显,那就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脚部异常感觉。患者可能并不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但脚底像“被火烤”一样,或者针刺一样,甚至胀麻到整个人无法入睡。这不仅仅影响睡眠质量,也可能代表着患者的血糖早已失控。
根据某医学期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指出,大约40%的糖友在确诊5年内出现某种形式的周围神经病变。而我所在科室一项内部统计发现,当糖友出现夜间足部灼热、发麻等神经症状时,往往伴随着较高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8.5%)和较高频率的波动性血糖。此外,若患者血脂水平异常或血管硬化程度加重,这类夜间神经症状会更加明显。因此,一旦出现夜间足部异常感觉,特别是反复且持续的刺痛或灼热,不要简单地以为是“走路太多”或“天气原因”,很可能是高血糖在作祟。
第四,夜间多梦、易惊醒且晨起疲劳明显。很多人以为糖尿病更多和渴、饿、尿频等关系密切,往往忽视睡眠质量下降这一维度。然而,高血糖不仅会影响生理机能,还会影响神经递质和体内激素的调节,导致深睡眠比例下降。一些血糖长时间控制不佳的患者常常在夜间出现脑部缺氧或血糖异常波动引发的神经兴奋,最终表现为多梦、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有一项小规模前瞻性研究表明,长期血糖高于正常水平的糖友,夜间脑电图显示深度睡眠期显著缩短,睡眠质量普遍降低。我个人在门诊也遇到过一位血糖长期波动在10—14 mmol/L之间的患者,刚开始只是觉得白天精神不济,以为是“年纪大了”导致。后来他自述经常做噩梦,半夜醒来时还出现心慌,进而测量血糖发现大部分夜间血糖都高于12 mmol/L。可见,如果糖友长期面临夜间失眠、多梦、晨起严重疲劳,也需留意血糖控制状况。
上述4个夜间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叠加出现,若有类似情形,应尽快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在临床治疗中,我通常会先让患者自行监测一天中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包括睡前、半夜(如有条件可在2:00—3:00间测一次)以及晨起空腹血糖。如果发现夜间血糖普遍超过10 mmol/L,或血糖波动幅度过大,就需要尽快优化降糖方案。调整方案可能包括:更换或增加降糖药物剂量,或是联合胰岛素治疗,同时也要评估是否存在其他诱因,如感染、应激事件、饮食不规律等。
夜间血糖失控往往对身体伤害更深,因为人处于休息和新陈代谢的调整期,高血糖会加速神经病变和微血管病变,更容易带来心血管并发症。在我们熟悉的某部古代医学典籍中,就曾写到“人卧则血归于肝”,强调夜间是滋养和修复的关键时段。若在休养生息的时间段里血糖过高,等于让本该获得休整的脏器处于“持续负荷”的状态,势必加剧病情恶化。
我的治疗思路通常会结合中西医多重手段,例如完善药物治疗的同时,也会根据患者体质在营养干预和运动方案上做个性化调整。特别是那些夜间盗汗、口干,以及出现神经痛的患者,可以考虑减少夜宵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晚餐和睡前要适度控制水分和盐分摄入。有的患者白天服用某些降糖药物后,血糖会在夜间“反弹”,这就需要医生帮助评估药物作用时程,调整服药时间或改用更适合的降糖方案。对于有睡眠障碍的患者,还要重视睡眠管理,比如针对多梦、惊醒频繁的人群,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褪黑素制剂,或者接受睡眠医学专科的干预。
值得关注的是,个别患者夜间血糖异常升高与自身免疫因素或罕见的内分泌并发症有关。前不久,我在病房中收治了一名合并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糖友,他的甲状腺功能波动影响了胰岛素抵抗状态,导致夜间血糖急剧波动。经过联合内分泌、风湿免疫科团队的综合评估,发现他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临床上对于这样的患者,需要对免疫指标和甲状腺功能进行严格监控,并且要考虑激素或免疫抑制治疗对血糖的影响,这是一种比较少见但处理起来颇具挑战的病例。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确认此类免疫相关的病症在糖尿病人群中比普通人略高,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罕见但值得注意。
也有极少数患者的夜间血糖失控来自于罕见的嗜铬细胞瘤、胰高糖素瘤等内分泌肿瘤。依据某研究中心对数百例可疑内分泌肿瘤的回顾资料,约2%的患者最先发现的线索就是夜间血糖飙高,伴随心悸、盗汗或明显失眠。因此,如果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出现夜间血糖飙高、不明原因的血糖“跳跃”,一定要及时排查内分泌肿瘤或其他并发症。
有些糖友会担心:“已经吃药、打胰岛素了,血糖怎么还老在晚上飙上去?是不是治疗方法不对?”这类患者要先从日常习惯着手查漏补缺,比如晚餐后是否摄入了过多甜食;睡前是否喝了含糖饮料或酒;是否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糖分的耐受性逐渐降低,尤其在夜间更应提高警惕。对于那些血糖水平波动较大、夜间容易高血糖的人来说,一般建议将蛋白质的摄入分散到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并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此来减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同时,要注意配合医生动态监测血糖水平,避免盲目加大或削减药量。
总之,夜间出现持续口渴、盗汗、下肢神经异常、睡眠质量显著降低,往往意味着血糖已经进入高危区,务必要警惕并做好进一步检查与干预。让夜晚成为身体“修复”的黄金时段,是有效遏制糖尿病并发症、减少器官损害的重要策略。愿每位糖友都能重视夜间血糖管理,把握好时机,把“险情”化解在萌芽之中。真正做到既不过分焦虑,又不轻易放松警惕,稳步将血糖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收获更加健康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