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62岁的大爷为了健康,坚持半年不吃晚餐,目的是清除斑块、软化血管。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这个做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两个关键概念:斑块和软化血管。简单来说,斑块指的是血管内壁堆积的脂质、胆固醇等物质,时间久了会让血管变窄、变硬,甚至导致血流不畅。
而“软化血管”并不是医学术语,更多是对改善血管弹性、减轻动脉硬化的一种通俗说法。那么,血管斑块增多的人都会有哪些常见表现呢?
第一种表现是胸闷和气短。血管斑块主要影响的是供血功能,尤其是冠状动脉。当斑块堆积到一定程度,血液流通受阻,心脏缺血缺氧,胸口就像压了块大石头,说不出的沉闷。
有些人甚至一走路或上楼梯就感到气短,喘不上气。这种症状多出现在早期,但往往被忽视。
一位患者曾描述,刚开始以为是年纪大了体力下降,结果后来检查才发现,冠状动脉75%已经被堵住!这就是斑块悄悄“作妖”的危险之处。
第二种表现是头晕和乏力。如果斑块堆积在颈动脉,会直接影响大脑的供血。脑供血不足时,人会感觉头昏脑涨,总是提不起精神,严重时还可能突然眼前发黑或晕倒。
尤其是早上起床,血液黏稠度较高,血流速度减慢,斑块的影响更为明显。
有些人甚至出现手脚麻木、无力,长期忽视可能会发展成中风。血管斑块的危害就像潜伏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爆!
第三种表现是下肢冰凉或疼痛。如果斑块形成在下肢动脉,血液循环受阻,下肢供血不足,就容易感到发凉。
有人还会在走路时小腿疼痛,休息后疼痛缓解,这种现象叫“间歇性跛行”。
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下肢动脉闭塞,甚至出现组织坏死。这些症状看似普通,但背后隐藏的危险性不容小觑!
斑块不仅仅是局部问题,还可能引发一连串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心肌梗死。当斑块破裂或脱落,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会迅速在破裂处聚集,形成血栓。
血栓一旦堵塞冠状动脉,心肌就会因缺血坏死。很多人猝死的原因就是心梗!还有一种常见并发症是脑卒中,也就是中风。
当血栓堵塞脑动脉,脑细胞缺血坏死,人就会突然倒地,甚至瘫痪或失语。这些并发症往往来得猝不及防,后果极其严重。
那么,斑块是如何引发这些并发症的呢?主要是因为斑块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流动受阻,凝血因子活性增加,进一步加重血管堵塞。
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血管内壁本就脆弱,更容易出现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这些机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旦启动,很难逆转!
既然斑块危害如此之大,预防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很多人以为不吃晚餐能清除斑块,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完全科学。
医学研究表明,斑块的形成主要与饮食结构、运动习惯和慢性疾病管理有关。要预防斑块,首先要控制饮食中的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比如多吃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更是关键,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加速斑块形成!
运动不可或缺,但要量力而行。每天保持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或骑车,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水平。
对中老年人来说,规律体检尤其重要,及时了解血脂、血糖和血压情况,发现问题早干预。“防患于未然”才是对抗斑块的最佳策略!
如果斑块已经形成,生活中更要注意防止病情恶化。首先,饮食上减少红肉、动物内脏和高盐食物,多选用橄榄油、坚果等健康脂肪来源。
其次,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血管修复。药物治疗也是关键一环,比如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抗血小板药物能预防血栓形成,但一定要遵医嘱服用,不能擅自停药!
最后,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情绪波动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诱发血管收缩,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平时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让心情保持平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才是对抗斑块的“良方”!
参考文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及防治策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高血脂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中国医学前沿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