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爷爷抱着小西瓜在院子转悠。
爷爷一边抱着他转悠一边还在和盆栽说话,没想到这小家伙也跟着聊起来了。
小家伙看到绿色的植物和紫色的丁香花,嘴里边还会发出“aaooo,啊噗噗”的声音。
站在厨房门口的我,看到这一幕,突然觉得小家伙越来越会说了。
然后一旁的王哥就凑过来说,“诶,老婆,你说咱爸和小西瓜是不是有点傻,带着小西瓜转悠,还和那些花草说话,关键这小西瓜能听懂嘛?”
我转头撇了王哥一眼:“你才傻呢?我的小西瓜可聪明着呢,你看他也会和那些花花草草聊天呢,况且植物也有生命呢!”
今天就来聊一聊,四月龄宝宝的“啊婴语”是瞎嚷嚷呢?还是真在和我们大人交流呢?看完我说的这几个细节,你也许就懂了!

当你对宝宝说话时,他们会用"啊咕~"等声音回应,并停顿等待你的反应,这种轮流"对话"的模式显示交流意图。
这个“啊咕”频率出现最高,从月子里一直出现到现在四个多月。
而且我发现宝宝早上刚睡醒时,他心情愉悦就会发出第二高频次的"咿呀"声。
然后快没耐心时或者不舒服时转为低沉短促的"嗯嗯"声,不同需求有不同发音模式。
02、眼神与表情的配合视线锁定:宝宝会盯着你的嘴型变化尝试模仿,兴奋时眼睛睁大伴随蹬腿动作。
表情同步:对你微笑时会期待你的笑容回应,若得不到反馈会露出困惑表情甚至停止发声

急促的"eh-eh"声 + 扭头蹭脸:通常表示宝宝有点困倦了;
拉长的"nehh"鼻音 + 蜷缩身体:往往是宝宝饥饿的信号了;
嘴巴一直重复的"ooo"+ 挥舞手臂:可能想吸引注意一起玩;

要想知道宝宝是真聊天还是在瞎嚷嚷,其实模仿宝宝的声音并添加新音节(如宝宝说"a-gu",你回应"a-gu-ma");
回应宝宝的时候尽量配合夸张表情,宝宝会更专注观察你的嘴型;
记录宝宝不同时段的声音模式,很快就能分辨"饿哭"和"累哭"的区别
如果宝宝满4个月仍不会:
与人对视超过3秒
对声音回应以微笑或发声
发出元音类声音(a/o/e)
建议咨询儿科医生进行发育评估。

四个月大的宝宝看似在"瞎嚷嚷",但其实他们正在通过声音、表情和动作与你进行重要的早期交流。
这个阶段的"婴语"已经具备社交意义,你不要再当他是个小屁孩。
反而要把他当作朋友一样,除了敏感话题不能和他说,其实其他大多数内容都可以和他说的,他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