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更名之痛,校名的“光学精密”4个字被放弃,如今谁还记得?让很多老校友痛心疾首,名字高大上了,专业特色没有了!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东北曾经是共和国的长子,早些年的重要性非其他的省份可以比拟。黑龙江的大庆油田让我国将贫油的帽子扔到了太平洋,长春的一汽更是创造出了“解放”和“红旗”两个品牌。而在当年的高等院校布局中,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东北自然也是重点。从吉林省来看,拥有A类学科的院校共有3所,分别是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长春理工大学,但是前两所院校分别是985大学和211大学,而长春理工大学却因为更名变得平庸起来,虽然实力依然强劲,但却无缘211也错过了两轮双一流,让人唏嘘不已。

长春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建立起来的本科院校。实际上当时算是一校两牌,一套人马两套班子,还是长春光机所那帮人在搞工作,这所学校自然属于中科院直属。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65年,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单位。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曾经使用过吉林科学技术学院和吉林科学技术大学的名称。众所周知,能使用科学技术大学命名的高校如今仅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所,实际上在那个年代全国有不少的“科学技术大学”,除吉林科学技术大学以外,还有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和成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等,能使用这个名字的全部是中国科学院直属院校,在历史上也都是非常辉煌的存在。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62年被国防科工委的前身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看上了,开始和中科院共同领导学校。到1968年,学校直接改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此可见,学校当初确实算是一个香饽饽。

1971年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隶属于第五机械工业部,后来更改隶属的兵器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其实基本上算是一回事儿。而这一时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也成为人们熟知的兵工七子之一,并且是兵工七子中校名最特殊的一个。
兵工七子其他6所学校,有3所叫某某工业学院,另外有3所叫某某工学院,名字其实都差不多,而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无疑是辨识度最高的一个。当然按照实力排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属于第4名,位居如今的北理工,南理工和中北大学之后。

上世纪90年代评选211之季,兵器工业部有两个名额,给了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中北大学这个第3名都没有捞到211,何况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呢?当年评选211,看重的是学校的综合实力,而不是某一学科,这和现在的双一流的评选方式完全是两个评估模式。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这个名字一看就让人觉得专业范围狭窄,想进211就得把名字改的高大上,这基本上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原本无可厚非。
至于学校为何改名长春理工大学,其实也很好理解。从兵工七子更名结果来看,7所院校有5所都改名理工大学,并且全部是“城市名加理工”的模式,因此长春理工大学的诞生也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名字。至于中北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这两个另类按理说应该更名太原理工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只是这两个校名被占用,所以无法和其他兄弟保持一致。而中北大学当年试图申请华北理工大学,也是试图向理工大学身上靠,结果无奈被拒。因此学校更名长春理工大学,本来就算是非常正常的操作,本不该被吐槽。

长春理工大学这个名字非常普通,也让人们忘记了他的辉煌历史。其前身“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在全国范围内也算是小有名气,算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没有同类名字的院校,学校在国内外精密光学仪器领域的研究和贡献一直是其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改名为长春理工大学之后,校名变得非常普通,缺乏显而易见的辨识度,这似乎与学校过往建树及光学精密机械的专业背景无法形成有效衔接,因此被认为是一次失败的更名,原有的专业优势荡然无存。虽然光学仍然是学校的优势专业,但是无法和校名形成呼应,这也算是一大败笔。

从长春理工大学发展的现状来看,基本上仍然是吉林省排名第3的高校,位居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之下,还是要超过211的延边大学的。但是对于吉林省外的学子而言,长春理工大学的排面远远不如延边大学211的头衔更管用,这也影响了长春理工大学的发展。
于是经常有网友建议长春理工大学更名,至于更名方式还是比较开放的。有的建议重新树立“光学”大旗,更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大学,甚至中国光学精密机械大学等等。也有的建议依托现有的校名,挂上大区名,更名“东北理工大学”或者“东北工业大学”,只是大连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会同意吗?

当然根据一贯的经验,想要使用大区校名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希望的,这基本注定了长春理工大学这所“光学第一校”只能够默默负重前行,继续夯实自己在光学领域的优势地位,等得云开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