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以前那可是朋友圈里的“活跃分子”,一天不发个三五条,感觉生活都不完整。
今天晒美食,明天秀恩爱,后天再来个心灵鸡汤,活得那叫一个热气腾腾。
可最近,这朋友圈里愣是没了她的动静,头像还是那个头像,但更新频率直接降到了冰点。
偶尔诈尸般地冒个泡,也只是简单地点个赞,或者回复几句无关痛痒的评论,让人感觉她好像突然从社交网络上“隐身”了。
开始我还以为她出了什么事,偷偷给她发微信问候,结果她回了我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哎,一言难尽啊,现在是真没那个心情发朋友圈了。
”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身边的许多朋友,他们也曾是朋友圈里的常客,但不知从何时起,也开始渐渐淡出。
难道是朋友圈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社交平台,已经不再受人待见了吗?
还是另有隐情?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消失”在朋友圈的人,他们到底都在想些什么。
震惊!
TA 竟这样戒掉朋友圈?
朋友圈的本质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一种“展示”和“分享”。
我们通过朋友圈,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兴趣爱好、甚至是价值观。
但这种展示,往往会伴随着一种“期待”,期待别人的点赞、评论、甚至是羡慕。
我的那位“隐身”朋友,就是因为对这种期待感到疲惫,才选择了戒掉朋友圈。
她说,以前她发朋友圈,总是希望能得到某个人的关注,每次发完都会心怀忐忑地等待对方的点赞和评论。
可等了很久,对方却始终没有任何回应,她才明白,原来对方根本不在乎她发什么,甚至可能根本就没看到。
“那种感觉,就像是精心准备了一场盛大的演出,结果台下只有一个观众,而且那个观众还心不在焉。
”她说,“时间长了,也就觉得没意思了,还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的生活上。
”
于是,她开始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练字、研究厨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那份难得的宁静。
虽然身边的朋友都觉得她活得越来越“枯燥”,但她却乐在其中。
正如那句话所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也许在别人看来,不发朋友圈的生活是乏味的、甚至是孤独的,但对于那些真正享受生活的人来说,朋友圈的喧嚣反而是一种打扰。
别刷了!
有比朋友圈更重要的事!
当然,戒掉朋友圈的原因,并非只有对“期待”的失望。
还有一种情况,是发现了生活中还有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去做。
我的另一位朋友,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就很少发朋友圈了。
以前,她每天都要在朋友圈里晒娃、晒美食、晒旅游,恨不得把自己的生活直播给全世界看。
但现在,她的朋友圈里除了偶尔转发一些育儿文章,几乎没有任何个人动态。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以前总觉得要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给别人,才能证明自己过得很好。
但有了孩子之后,我才发现,陪伴孩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她开始把更多的时间用来陪伴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读书、一起探索世界。
她说,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那种幸福感是任何朋友圈的点赞都无法比拟的。
“以前我总觉得,要活给别人看。
但现在我明白了,生活是自己的,要活给自己看。
”她说,“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朋友圈里,不如多花点时间陪伴家人,珍惜眼前的幸福。
”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飞鱼一样,有些人不发朋友圈,是因为有比发朋友圈更温暖的事情要做。
把时间留给重要的人,和爱的人一起聊天、一起看电影、一起做美食,远比沉溺于手机游戏更有意义。
醒醒吧!
没人真在乎你发啥!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发朋友圈是因为他们看透了朋友圈的本质,明白了“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句话的真谛。
我的哥哥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注册微信多年,从未发过朋友圈,因为他觉得没必要让别人了解自己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他说:“朋友圈里没有感同身受,你发什么,别人其实都不在乎。
反而感性的人,会因为朋友圈没有人点赞而感到失落。
”
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自己知道就好,没必要说出来,更没什么好分享的。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朋友圈里,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上。
正如马克·鲍尔莱恩所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
也许,对于那些真正成熟的人来说,朋友圈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工具,他们不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倾注于此,而是选择把它们藏在心里,独自品味。
扎心!
发个圈都得“装”?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发朋友圈是因为顾虑太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朋友圈里不再只有亲朋好友,还多了同事、领导、甚至是客户。
在这种情况下,发一条朋友圈,就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有时候自己发表个心情,还要考虑有没有领导、同事看了会不会笑话,却又不得不屏蔽一些人。
”我的另一位朋友抱怨道,“发一条朋友圈得考虑措辞,领导会看见,不顺的事情爸妈能看到会担心,抱怨负能量同事朋友看到也不太好等等……太累了!
”
她说,以前她发朋友圈,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但现在,她却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感觉就像是戴着面具生活,明明心里很难过,却还要装作很开心的样子。
”她说,“时间长了,也就觉得没意思了,还不如什么都不发。
”
是啊,当朋友圈不再是朋友圈,而变成了一个充满算计和顾虑的“秀场”时,我们又何必还要勉强自己呢?
所以,无论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还是为了珍惜身边的人,亦或是为了看透人生的真相,不发朋友圈都有其合理的理由。
其实,发与不发朋友圈,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
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活出真实的自我。
就像杨绛先生说的那样:“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
与其在朋友圈里寻找存在感,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上。
当你真正成为了一个有趣、有价值的人时,你自然会吸引到更多人的关注,而那时,你是否还需要朋友圈的“点赞”,也就不再重要了。
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渐渐淡出朋友圈,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变得黯淡无光,而是意味着我们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拥有了更充实、更精彩的人生。
所以,如果你也开始不发朋友圈了,请不要感到焦虑或不安,这也许只是你成长和成熟的标志。
学会做自己,取悦自己,这才是最好的生活。
最后的我想说,无论你选择发还是不发朋友圈,都要记得保持一颗真诚的心,用爱和温暖去对待身边的人。
毕竟,真正的美好,不是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真实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