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说的是唐朝时期,有个名叫萧平的河间人,他是富户子弟,精通剑术,爱好云游天下,且说有一日,他来到少梁县,错过了宿头,因见附近有座不大的寺庙,便前去借宿。
离近了一看,原来这座寺庙叫作白云寺,从外面看,很破败的样子,萧平不知寺内有没有僧人,他扣响锈迹斑斑的门环,不多时,一个老和尚出来开门,问明来意,老和尚便将他请了进去。
因寺内房舍多破败,只有大殿看起来尚好,老和尚索性就将萧平安排在佛殿歇宿,之后老和尚煮了茶水,请远方人享用。
通过饮茶之间的闲谈,萧平方知这老和尚是这寺庙的住持,他法号叫作慧明,自打安史之乱后,少梁县人口凋零,本来就是小寺庙的白云寺,已是少有香火,一天比一天破败,僧人也就剩他一个,慧明和尚说等哪一天他圆寂了,白云寺就要变成残垣,谈到这里,萧平心里十分感慨。
正当他们闲谈的时候,外面门环又响了,慧明和尚笑道:“平时三天不见一人登门,今日却是怪哉。”
等慧明去开了门,只见门外来的是两个汉子,一高一矮,都随身带着刀,只是衣着不同,高汉子衣着光鲜,矮汉子却衣着破旧,他们也是来借宿的,慧明就将他们请了进来,到了大殿内,慧明同样用杯子给他们盛了热茶。
那高汉子说道:“我们只饮酒,不饮茶,想必老和尚不会在意吧!”
萧平心说慧明和尚好心容留他们借宿,他们却在佛前饮酒,真是太过放肆,不料慧明却不以为意,他笑道:“天下佛寺皆不让饮酒,唯独本寺例外,老衲这里向来可以饮酒,两位施主请随意。”
那两个汉子见慧明不反对,便取出酒囊坐地对饮起来,萧平心中惊讶,他没想到天下竟有可以饮酒的佛寺。
这两个汉子正饮酒间,那高汉子忽然说道:“只饮酒,却没肉吃,嘴里淡出鸟来!”
慧明闻言笑道:“要肉也不难,本寺养的有几只报晓鸡,老衲去杀只鸡煮了给二位下酒。”
两个汉子大笑道:“那就多谢老和尚了!”
慧明便起身出去了,此时萧平更觉不可思议,心道这慧明和尚看起来是个精通佛法的,却允许在佛前饮酒,又不持杀生之戒,真是匪夷所思。
慧明离开后,两个汉子边饮酒边阔谈,高汉子说道:“这老和尚既不禁止咱们饮酒,又要杀鸡给咱们吃,全无佛门的戒律,贤弟你说却是为何?”
矮汉子说道:“这并不奇怪,这些年兵荒马乱,到处缺粮,吃人肉的尚且比比皆是,如此境地,和尚还遵守什么戒律?”
高汉子说道:“贤弟如此说,倒也有理,人就是如此,遇上坏的境地,家破人亡也是寻常,若是遇到好的境地,飞黄腾达也不足为奇,人生总是无常,初时奉行的戒律,换了境地,想来难免会改变。”
矮汉子说道:“正是如此!若说境地,当初我家祖上本也是豪富,只因家父遇上不好的境地,荡尽了家里钱财,自那以后便处在穷苦之中,我常常因此哀叹。”
高汉子笑道:“我家却与贤弟家正相反,当初我家世代贫穷,却因家父前往东海边谋生时,遇上了好的境地,一夜间变成了本乡豪富人家,自那以后我家锦衣玉食,我常常为此庆幸。”
矮汉子奇道:“不知令尊遇上何种境地,一夜间能变成豪富人家?”
高汉子说道:“这话说来有趣,那时家父前往东海边做脚夫,每日劳苦不堪,忽一日,遇到一个商人独自赶路,他就心生歹意,一路尾随,在荒野里将商人杀了,然后从其行李中找到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将夜明珠变卖了,得钱无数,自此成了本乡豪富人家,若是家父遇不到这个富商,必然要继续穷苦下去,你说这是不是好的境地?”
听了高汉子这番话,矮汉子脸色大变!良久之后,方才黯然道:“兄长!敢问一句,令尊可是在东海边桔山杀的那个商人?”
高汉子很意外的道:“不错!正是桔山,贤弟怎么知晓?”
矮汉子道:“我自然知晓,因为那商人便是家父!”
高汉子震惊道:“此话怎讲?天下真有如此巧事?”
矮汉子叹道:“不错!事情就是这么巧,那时候京师长公主酷爱夜明珠,每看到好的夜明珠,无论多少钱财,总要买来,家父听说东海边有个人家里藏有一颗天下罕有的夜明珠,便倾尽家财找那人将夜明珠买来,原想着到京师将这颗夜明珠卖给长公主,好赚得许多钱,却不料行至桔山,被人杀身夺珠,我家自此便败落了。”
听了矮汉子这番话,高汉子半晌无语,许久方道:“不想家父的好境地竟是令尊的坏境地,为兄大感意外,为兄在这里替家父给你赔个不是。”
高汉子说完便朝着矮汉子拜了几拜,矮汉子冷冷的说道:“杀父夺珠之仇,不共戴天,你拜我也是无用。”
高汉子道:“依贤弟之言,该当如何?”
矮汉子道:“我知令尊已然去世,既然如此,杀父夺珠之仇便落在了兄长身上,我是非杀你不可了,若是不杀你,我便自杀。”
高汉子道:“家父做的事情,却怨不得我,既然贤弟要杀我报仇,我也不好说不让你杀,但也不愿等着你杀,不如咱们就看天命吧!”
矮汉子不解,问道:“如何看天命?”
高汉子道:“咱们各自有酒,且一人轮流饮一口,看谁先醉了,没醉的那个人就杀了醉倒的那个,如此免得直面搏杀,也算是你我不负至交一场。”
矮汉子喝彩道:“如此说来,倒也公正。”
在赌命之前,矮汉子突然来到萧平面前拜了几拜,恳求道:“我算了黄历,今日子夜前安葬,可投个好胎,足下看起来是个心善之人,若是我死了,请足下子夜前将我埋葬,于九泉之下必感大恩!”
对于矮汉子的请求,萧平觉得很突兀,他道:“既然你二人是好友,你怎么不让他在子夜前将你安葬?”
矮汉子道:“我不愿仇人埋葬我,那对我来说是奇耻大辱。”
萧平果然是个心地良善之人,他真就答应了矮汉子的请求。
见萧平同意了,矮汉子满面欢喜,便开始与高汉子饮酒赌命,两人一人轮流饮一口,如此过了许多时候,终究是矮汉子支撑不住,先醉倒在地,高汉子见状大笑,拔出刀将矮汉子杀了。
杀了矮汉子之后,高汉子擦着刀上的血,神态安然,仿佛这件事没发生似的。
萧平是个言而有信的人,见矮汉子死了,就在寺里找来一把铁镐,拖着尸体到寺外,开始用铁镐刨土,不想当时严冬天气,地冻如磐石,用力挥一镐头,只能刨下一点土,刨了许久,方才刨出一个大小相当的深坑,将尸体埋了进去,做完这一切,他已然累的筋疲力尽了。
安葬完矮汉子,萧平返回白云寺,刚刚进入大殿,就见高汉子拔出刀,恶狠狠的盯着他。
萧平大惊,当即将剑出鞘,喝问高汉子:“你这是何意?莫非要杀我?”
高汉子冷笑道:“没错!因你之前得罪了河间王,河间王派我们这两个死士来杀你,我二人知你剑术高超,自忖不是你的敌手,索性设了个圈套,我那贤弟以死骗你刨土,耗尽你的气力,我再趁机杀你。”
萧平恍然大悟,方知自己中计了,两人当即斗在一处,因他没了气力,纵然剑术高超,此刻也不是高汉子的敌手,所以很快就落了下风,只得连连后退,直退到佛主金身塑像旁,再也无可后退,眼看就要被高汉子杀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佛祖塑像轰然倒坍,偏巧高汉子来到塑像下方,正被砸倒在地,顿时没了性命,萧平则在塑像旁边,却没被砸中。
这一变故,萧平也是大感意外,他本以为是佛祖显灵救了自己,可是当看到慧明从后面出来,才明白原来是慧明和尚推倒塑像,救了自己。
萧平拜谢慧明之后,问他是如何突然推倒塑像救自己的,慧明说:“贫僧早就看出这两人心术不正,之所以放纵他们饮酒,又借杀鸡之名离开,非是贫僧不持戒,为的就是让他们肆无忌惮的施展阴谋,贫僧却早从后墙破洞处回了大殿,一直藏在佛祖金身塑像后面观望,当看到那高大汉子要杀施主,瞧准他来看佛祖塑像下,就将塑像推倒砸死了他,以此救下施主。”
萧平听了慧明和尚所说,方知他是一个善于洞察人心的高僧,两人处理了那高汉子的尸体后,萧平看着摔碎的佛祖塑像,感叹道:“因为我让佛祖金身塑像粉碎,真是罪过!”
慧明笑道:“佛家以慈悲为怀,为救人性命,即使摔碎佛祖塑像也不足为道。”
当夜,萧平给佛祖上了一炷香,之后就在大殿歇息了,次日天亮,他辞别慧明,离开了白云寺。
过了月余,他去而复返,这次再来时,他除了向慧明和尚致谢,还带来了丰厚的财物,和许多工匠,重修了白云寺庙宇,随着此间人口渐渐多起来,在慧明和尚的住持下,白云寺变成了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
(故事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