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心脏不好,医生之间为能不能做手术而起了争执

麻醉MedicalGroup 2023-03-17 18:40:33

下午三点,正在电脑前看着第二天每个手术病人信息的麻醉科张主任突然接到科里李大夫的电话。

李大夫说,普外科一个岁数大的患者有点情况。

仔细问才知道,患者基本检查方面还可以,唯独心脏射血分数EF有点异常,心脏超声显示为49%。

问患者平时是否有症状,患者也搞不清楚,只说有过心难受的时候,忍一忍就好了。

张主任电话里问李大夫:和外科说了吗?

说了。

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没事吧?”。

没事?

出了事,他们就不这么说了。

患者怎么说?

患者什么都不懂,家里也都是农村的老实人。

放下电话,张主任来到普外科。

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患者虽然常规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但慢性肺部疾病是有的。这一点,从已经明显拉长的胸腔前后径就能判断出来。

掐了脉搏发现,心脏不时有早搏传过来。心电图没有显示,是心脏做心电图那个时间段恰好没有发生早搏。

心肺都有问题,这个手术能不能做,一时间打上了问号。

其实,张主任仔细分析病情后认为这个手术是可以做的。

导火索在于,外科大夫在那里总是说“没事儿吧”、“能不能麻?”之类的话。

有什么不能麻的?前些年麻醉大咖都在倡导“麻醉无禁忌”。

倒不是说蛮干,而是说:没有哪个病情是不能接受麻醉的,只不过麻醉要考虑风险大小。

另外,麻醉过程就那么两个小时,麻醉科本身就对呼吸循环以及内环境的掌控非常有经验,想出事很难。但是,患者回病房怎么办?这才是一个大问题。

一边是老实巴交的患者、一边是不畏风险的外科,一时间让麻醉科陷入两难。停手术,患者必定要多住几天院、会多花不少钱;不停手术,外科以后可能会变本加厉。

关键是,客观检查上白纸黑字写着“EF49%”。根据《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中国专家临床管理共识》,EF要求至少50%以上。

虽然只有1%的差别,如果不出事就什么事都没有,出了事这就是事儿。

考虑再三,张主任想出来一个办法:他带着患者亲自去了一次超声科。他心里打算,如果复查超声超过50%,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为了不让患者多花钱,这一次的复查纯凭的是个人感情。超声科医生明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有说破。

很快,正如张主任所料,这一次的EF合格了。

看到这个结果,张主任如释重负。有了合格的检查结果,再上麻醉就没那么大压力了。

临床工作中,这种事经常会发生。那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欢迎留言交流~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0 阅读:96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健康知识、急救知识和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