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今年60岁了,年轻时是位中学教师,退休后,和丈夫一同住在郊区的房子里。生活清闲,老两口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小区附近散步。可是,最近几个月,李阿姨发现,自己走路的时候常常感到双腿沉重,走得久了还会出现脚肿、疼痛等不适。有时候,脚踝处甚至会出现蓝紫色的变色,摸起来冰凉冰凉的。她开始有些担心,心想:难道自己真老了,连走路都成问题了?有一天,李阿姨忍不住,决定去医院做个检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7bbf3ed92022a360efe5153872fab4d.jpg)
到了医院后,李阿姨见到了血管外科的主治医生王医生。李阿姨满脸忧虑地说道:“王医生,您看,我的脚肿得厉害,走路也不方便,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年纪大了,身体就越来越不好了?”
王医生听了后,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说道:“阿姨,您的症状其实很可能是血管堵塞的表现,叫做‘下肢动脉疾病’,这是因为腿部的血液流动受阻引起的。别担心,这种情况常见,但需要尽早治疗,避免发展成严重的疾病。”
李阿姨有些疑惑地看着王医生:“血管堵塞?怎么会是这种情况呢?我该怎么办呢?”
王医生接着说道:“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生,往往和血管堵塞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壁逐渐变厚,血管内的脂肪、钙盐和胆固醇等物质积聚,形成斑块,导致血流受阻。很多老年人都有这种问题,特别是那些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
双脚的4种异常,十有八九是血管堵了在这次就诊中,李阿姨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实际上是下肢动脉疾病的一部分。王医生告诉她,如果双脚出现以下4种异常,十有八九是血管堵了,拖久了可能会变成大病:
1. 走路后脚部疼痛,尤其是走得久时“阿姨,您提到的脚肿和走路疼痛,恰恰是血管堵塞的早期症状之一。”王医生解释道,“当下肢的血液流动不畅时,特别是走路或者长时间站立时,双腿的血液供应不足,就会出现疼痛、抽筋等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通常表现为走路时小腿部或者脚部逐渐疼痛,停下来休息后症状有所缓解。这是因为堵塞的血管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给腿部肌肉,导致它们在运动时感到疼痛。
2. 脚肿,尤其是下午或晚上更加明显“您脚肿的问题,也是血管堵塞常见的症状之一。”王医生继续说,“当下肢血液回流不畅时,血液和体液容易在脚部积聚,导致浮肿。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者走路之后,脚踝和小腿部位的肿胀更加明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8c0a1afe3358d5de6df587ecceb0f44.jpg)
这类肿胀通常出现在一天的后半段,尤其是下午或晚上。症状加重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脚部沉重、紧绷,甚至有时走路困难。
3. 脚冷或发紫,尤其是天气转冷时更加明显李阿姨提到的“冰凉”的脚踝,实际上是血管堵塞导致血液流动受阻的表现之一。王医生说道:“当血管严重堵塞时,脚部的血液循环不畅,特别是天气变冷时,血管收缩,脚部的温度会比其他部位低,出现冰凉的感觉。并且如果病情加重,脚部的皮肤可能会变得苍白、发紫。”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血管严重堵塞的晚期。因为血液无法有效到达脚部,缺氧的组织会出现变色和冷感。
4. 足部溃疡或伤口难以愈合“阿姨,您如果发现脚部的皮肤伤口或者小溃疡愈合特别慢,也要警惕血管堵塞。”王医生补充道,“血液流动不畅会导致皮肤和组织的养分供应不足,导致伤口愈合困难,甚至引发感染。”
长期的血液供应不足,会使得脚部的皮肤、组织受到损伤并且恢复得非常慢,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85dc6abbab948202040d1313bbe7127.jpg)
如果不及时治疗,血管堵塞不仅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王医生进一步向李阿姨解释了血管堵塞可能引发的几个危险问题:
1. 动脉硬化血管堵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动脉硬化,即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导致血液流动变得困难。长期的动脉硬化可能会引发心脏病、中风等问题。根据《柳叶刀》的研究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人死于因动脉硬化引发的心血管疾病。
2. 肢体缺血如果血液不能充分供应到下肢,就可能导致肢体缺血。随着缺血的加重,患者的活动能力会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出现坏死,必须进行截肢手术来挽救生命。
3. 中风或心脏病血管堵塞不仅局限在下肢,长期的动脉硬化可能引发血栓,进而引发心脏病或中风。这是因为,血栓可能脱落并随着血液流动进入其他重要器官,如心脏和大脑,导致严重的后果。
如何预防和治疗血管堵塞?王医生告诉李阿姨,尽管血管堵塞的症状不容忽视,但如果及时采取措施,是完全可以避免进一步恶化的。
1. 改变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与适度运动王医生建议李阿姨,从饮食和运动入手,改善血管健康。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和鱼类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帮助降低血脂。适度的运动,如快步走、骑车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下肢血液流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0817ea2fd26f4b3d92bd0080ce26e8c.jpg)
如果血管堵塞症状较严重,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常见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它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减少血管堵塞的风险。此外,降压药和降脂药也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防止病情加重。
3. 手术治疗:血管成形术或搭桥手术对于一些已经严重堵塞的血管,药物治疗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此时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血管成形术和搭桥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手术恢复血管的通畅,改善血液流动。
结语:早发现早治疗,避免血管堵塞带来的风险李阿姨在听完王医生的详细讲解后,深感自己的症状并非偶然,而是可能存在更大的健康隐患。她决定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增加锻炼,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确保自己的血管健康不再恶化。
血管堵塞的危害不容小觑,但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完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对于每一个中老年人来说,了解身体的警示信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血管健康,才是保证长期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