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播两期,爱奇艺的导演创制真人秀《开拍吧》就已火药味十足。
矛盾主要来自于导演和影评人。短片《谁拿了我的外卖》放映完,有影评人指出:“现在这个短片的呈现,让我觉得它很像小品式的作品,它可能不能被称之为电影。”
听到这句评价后,导演易小星双眼望天,目露不解之色,还在采访环节中反击:“谁能规定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谁说小品就不能是电影,没有哪一条法律规定什么样的东西才是电影…”并列举出一系列形式各异的影史经典。
点评环节过后,几位影评人给出分数,随即又改分,本就不算高的分数再度下降。
影评人毫不留情的批评让现场气氛略显尴尬,而易小星的不满情绪一直在蔓延,直到备受好评的短片《刹车》(沙漠执导)分数揭晓后,他还不忿地反问道:“拍这样也(只)是六点多分?”
无独有偶,腾讯视频推出的《导演请指教》,也因专业影评人与各方的矛盾,被推上风口浪尖。
专业影评人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观众“从哪一个口进,从哪一个口出”,使其知晓一部作品到底妙在哪里。而观众则认为如果一部电影需要影评人的引导才能让观众看懂,那它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否则“就像嚼别人嚼过的甘蔗”。
两档节目的共同之处是,导演还未选拔出来,但影评人已经被观众打上了“故作高深”“狂妄自大”“高高在上”的标签,完全抢走了导演的风头。
易小星在《开拍吧》播出前的路演中说:“以前还挺崇拜影评人,但通过参加这个节目,我以后不会再迷信影评人说的话了。”
何至于此?
首先,影评人承担了综艺节目中的“恶人”角色,而导演成了“弱势群体”。影评人正襟危坐,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再加上频繁的近景镜头,自然给人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印象。导演们像小学生,在台上唯唯诺诺,谦虚地接受各方评判,结果还要被影评人的毒舌伤害。
相比之下,观众自然更愿意帮导演。
其次,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评论者,人们对不同于自己意见的态度、观点,带有天然的抵触和对抗心理。
易小星的《谁拿了我的外卖》和沙漠的《刹车》风格截然不同,分别有自己的固定受众。既然导演都无法使所有人满意,那么影评人又怎能让所有观众听从自己的“引导”呢?
《导演请指教》和《开拍吧》算是一个契机,形成了观众和影评人的对抗局面。
这其实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人们拿观众的心态要求影评人,但同时又拿影评人的标准要求创作者。
别看有多少人因为这两档节目为导演说话,真到了评价一部电影的时候,他们的评价标准甚至比所谓的专业影评人更加苛刻。
那么,问题来了:影评人有必要在这两档节目中存在吗?
往小了说,有必要。事实上,如果不带着对抗情绪看这两档节目,观众能从专业影评人处收获很多。
比如,易小星在《谁拿走了我的外卖》中设置了一段主角模仿传统京剧曲目《三岔口》的情节,既新奇又荒诞。影评人告诉观众这段好在哪里,让喜欢这部短片的人更能理解创作者的意图。
也有影评人点出它因为“重术轻道”而忽略了电影的本质,算是找出了症结所在。
同样,沙漠执导的《刹车》让很多人看得过瘾又投入,而影评人所指出的影片中那些容易被观众忽略的细节,让观众对作品的立意有了更深的理解。
影评人的专业知识和独特视角,能让观众在嗨过一遍后,进一步得到精神满足。
但往大了说,影评人的存在又可有可无。这就不得不提到两档节目的模式:《导演请指教》形成的是“制片人—导演—影评人—观众”的产业闭环,《开拍吧》也与之相似。
其中,影评人提供的是专业视角:向上对话创作者,为他们的作品提出建议,向下对接普通观众,引导提升人们的审美。陈思诚在节目中说:“影评人还是蛮关键的,跟电影和导演是共生关系。很多普通观众会通过影评人的判断影响自己的消费行为。”
可惜,目前的现状是,对待影评人,导演们的态度是不以为然,观众的想法是“你算老几”。因此,影评人在这一节目模式中的定位无疑是失败的。
事实上,影评人在节目内的尴尬,凸显的也是他们在行业内的尴尬。
戴锦华在《呼唤影评人》一文中写下:“中国的电影评论者、电影研究者从来没有拥有过干预政策走向的能力。今天中国电影奇迹般的事实,基本是资本和市场的事实。”
她认为,当电影的制作不再是为导演的艺术个性所引导的艺术创作过程,即便影评人有心,导演有意,在电影艺术的维度中讨论中国电影的未来恐怕都只是清谈。
况且,当下的影评人很难在行业现状下独立于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之外,形成独立品格,建立自己的信誉和形象。
种种因素之下,再让影评人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从艺术维度谈论作品、指导导演、引领观众,就有些拧巴了。
【文/许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