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及徽菜重要发源地,融合传统技艺与地域特色,形成了独特的美食体系。以下综合多份权威榜单与历史渊源,整理出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名菜,涵盖宫廷御膳、市井风味及文化典故:
1. 庐州烤鸭
庐州烤鸭源于明代宫廷御膳,以肥东麻鸭为原料,经腌制、烤制后皮酥肉嫩,油而不腻,香气扑鼻。其“先腌后烤”的工艺使鸭肉咸淡适中,曾被誉为“千年庐州城,烤鸭最出名”。 泸州烤鸭也与北京烤鸭齐名,是合肥宴席与市井文化的双重代表。

2. 李鸿章大杂烩
李鸿章大杂烩是晚清名臣李鸿章创制,以鸡肉、海参、鱼肚、火腿等十余种食材烩制,汤鲜味厚,营养丰富。其“混搭”风格体现徽菜包容性,现为家常宴客必备菜肴。 传说为李鸿章招待外宾时应急所创,后风靡全国。

3. 吴山贡鹅
吴山贡鹅源于唐代贡品,选用吴山草鹅卤制,肉质细嫩紧实,咸香入味,兼具养胃健脾功效。卤汁秘方传承千年,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 相传吴王杨行密因喜爱此鹅,赐名“贡鹅”。

4. 肥西老母鸡汤
肥西老母鸡汤以散养老母鸡慢炖,仅用盐调味,汤色金黄醇厚,肉质酥烂,冬日滋补佳品。合肥民间素有“无鸡不成宴”之说,此菜为待客最高礼遇。盐搓鸡皮工艺锁住鲜味,体现“至简至鲜”的烹饪哲学。

5. 曹操鸡(逍遥鸡)
曹操鸡是三国时期为曹操疗疾所创,以仔鸡配杜仲、天麻等中药炖煮,骨酥肉烂,药香与鸡鲜交融。曹操鸡因曹操屯兵合肥逍遥津时食用得名,兼具食疗与历史价值。

6. 包公鱼
包公鱼选用包河黑背鲫鱼,搭配无丝莲藕炖制,鱼肉酥烂,藕断无丝,象征包拯“铁面无私”。此菜将食材特性与文化寓意深度融合。包河莲藕为当地特有品种,仅产于此地。

7. 三河米饺
三河米饺是肥西三河古镇名吃,以籼米粉制皮,五花肉为馅,油炸后外酥内鲜,咸辣适口。2016年获“中国金牌旅游小吃”称号。三河米饺是古镇游客必尝,民间有“不吃米饺等于没到三河”之说。

8. 巢湖银鱼
巢湖银鱼是巢湖特产,通体透明无骨,可炸、炒、蒸,口感鲜美。2013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富含氨基酸,被誉为“水中人参”。经典做法包括银鱼蒸蛋、椒盐银鱼,凸显原汁原味。

9. 公和堂狮子头
公和堂狮子头是百年历史名点,以猪肉、虾仁制成,口感酥松脆香。清末李鸿章曾题词赞誉,成为庐阳非遗代表。公和堂狮子头也因李氏家族经营“公和堂”酒楼得名,承载合肥商业文化记忆。

10. 臭鳜鱼
臭鳜鱼是徽菜代表,虽闻似微臭,入口鲜香滑嫩。2025年木桶记臭鳜鱼节获官方认证为“合肥必吃菜第一名”,活动期间引发全民热潮。如今臭鳜鱼融合现代工艺,推出“吃一条送一条”活动,推动徽菜产业化。

合肥名菜既有庐州烤鸭、李鸿章大杂烩等宫廷级工艺,亦不乏三河米饺、臭鳜鱼等融合创新的代表作。从包公鱼的清廉寓意到曹操鸡的药食同源,每一道菜都是历史与风土的味觉承载。欲深入体验,可探访三河古镇、包公园周边老字号,或参与本地美食节庆(如臭鳜鱼节),感受“皖中美食之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