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贵圈知多少 2024-09-10 02:11:12

白露初晞,草木凋丧,霜华满地竟花惜!

白露节气刚过,秋天的气息也愈发浓郁。

北方的树叶已渐渐枯黄,晚间与晨起时分都带着些淡淡的凉意。

天凉加衣,天寒盖被乃是人之常情。

在早些年的农村,现在正是“弹棉花,做新被”的时候。

可是,你知道吗?

在棉花还未普及开来的古代,一次寒冬,几场大雪就能冻死大批、大批的百姓。

为了熬过漫长的冬季,古人们可是想尽了办法。

透过古人“越冬之法”的演变,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人类的智慧,更能感受到“人类历史”的变迁!

一、“气候”与“冬季”的关系

说到“冬季”,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寒冷的北风”和“漫天的飞雪”。

这一印象固然不错,可是,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

就像12月的东北和12月的海南。

前者冰天雪地,人们是大棉袄来,二棉裤。

后者阳光明媚,海浪、沙滩、比基尼。

一个能冻死人,一个能晒死人。东北人和海南人谁需要过冬,简直一目了然。

事实上,“气候”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方“有无冬季”以及“冬季的样子”!

亚欧大陆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气候整体受到“光照”、“纬度”、以及“洋流”的影响。

总的来说:北半球的天气越往北去、越往下半年走,气温越冷。

具体到咱们国家: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四季分明,冬季尤为寒冷。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季节更替渐缓,冬季并不十分明显。

所以,黄河下游的北方地区,历史上一直是“雪灾”和“寒灾”的高发区。

很多人可能奇怪:内蒙、东北等地纬度更高,天气更冷为什么不是东北地区冻死的人多呢?

其实,这一现象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明白“农耕”和“游牧”的区别。

众所周知,咱们国家的“封建王朝”从秦算起,一共经历了:汉、唐、宋、元、明、清等。

这当中,“元”和“清”两代是最为特殊的。

因为他们是“北方的少数民族”用武力征服了“中原的农耕汉族”后建立起的“政权”。

元朝的建立者主要是突厥化的“蒙古人”,清朝的建立者是长期生活在东北关外的“女真人”。

但是,无论他们属于哪支游牧部落。

在入主中原之前,汉人对他们的称呼统一都是“戎”、“狄”、“胡”、“夷”等。

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一篇祭文中写道: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

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力是随着距离在逐渐衰减的。

无祭、无祀、无享的“要服者”和“荒服者”最多算是中原王朝的“附属者”。

他们是“敌方”政权和势力对“我方”的归降而已。

中原王朝不会关心对方的子民生活得如何,是否受到灾祸。

同样,作为“上邦大国”也不会“屈尊降贵”用大篇幅的“正史”记录对方的历史。

一笔带过,已经是古代历史学家比较有“世界历史的素养了”。

所以,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关过冬之法的记录,

主要还是以北方地区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为主。

二、越冬之法

当人类这个物种第一次从地球上出现的时候,如何“抵御寒冷”便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猴群”和“猿群”因为身上有着厚厚的体毛,所以天然的不怕寒冷。

可是,人类光洁的皮肤无论如何都是受不住寒风侵袭的。

好在,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人类的智慧也在不断增长。

考古学家们在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生活的遗址中,就发现了“用火的痕迹”。

尽管不能确定这些火是“天然明火”还是“人工取火”。

但是,“火的使用”无疑是古人最早、最原始的过冬之法。

此外,考古学家还在遗址中发现了一些“骨针”和大量兽骨遗骸。

这可能是他们用来缝制皮毛衣物最直接的证据。

原始社会早期,人与人尚无阶级之分。大家平等的生,平等的死。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逐渐形成,人与人之间也有了阶级之分。

此后,富有阶层的“越冬之法”逐渐变得五花八门。

作为被剥削、压榨的平民老百姓在冬天的时候说不定还不如原始人过得好。

透过《诗经》这部经典的著作,我们就能感受到“贵族”和“平民”的差别。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学过《蒹葭》这首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事实上“蒹葭”是水草,蒹指:没长穗的荻。葭指:初生的芦苇。

这些随处可见的草在春夏季节肆意生长,根本不会有人在意。

等到秋天霜降的时候,人们就会对进行收割。

晒干的草或是编成草席,或是盖在屋顶都是极好的越冬保暖材料。

贫寒的劳动人民就用这些晒干的“干草”抵御寒冷。

同样是这一时代,贵族冬天的生活就显得舒适和安逸得多。

《豳风》篇的《七月》就很好地说明了两种人生活的巨大差异。

诗歌的开头写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当“大火”这颗星星西沉的时候,(阴历)7月就要到了。

9月之前,平民要将给贵族的冬衣交上。11月的时候北方吹,12月的寒气冻的人打冷战。

可是,穷苦的他们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一年四季辛勤的劳动,最终什么都没有落到,好处全是贵族拿走了。

贵族偶尔大方一会,他们还得举着酒杯,祝福人家“万寿无疆”。

怎一个惨字了得!

不过,《诗经》成书的年代,社会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还没有那么巨大。

到了白居易和杜甫生活的唐朝。

直接就变成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以繁华和鼎盛闻名的大唐帝国尚且如此,遑论其他乱世。

“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时候,社会动乱,易子而食都是发生。

所以,电视剧里那些“红泥小火炉,红袖手添香”看看就行。

贵族的生活或许真的如此,但社会的底层,多的是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贫民。

元代词人张养浩的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才是道出了封建时代的真相!

三、元、清两代的特色

不同于汉族贵族在冬季的取乐消遣之法。

元、清两代的贵族入主中原后依然保持了自己的特色。

如今提到火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四川火锅。

不过,按照学界的说法,最早的火锅吃法应该是蒙古人发明的。

至于最早的发明者是“成吉思汗”还是“忽必烈”目前尚未弄清。

据说,蒙古铁骑在东征西讨的时候,为了行军的方便,便形成了用铜锅煮牛羊肉的习惯。

后来,在演变的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涮肉和涮菜的习惯。

明代皇帝喜不喜欢火锅不知道,但元、清两代的皇帝都喜欢火锅是肯定的。

老北京的火锅,讲究一个清汤和麻酱。

清汤的羊肉有清汤的滋味,涮着涮着汤味儿越来越浓。

下着大雪,屋里吃着火锅,那叫一个舒服。

清代的贵族和元代贵族的消遣活动差不太多。

不过,他们在冬天的时候,会有一项特别的活动叫“冰嬉”。

据说,满人非常喜欢这项体育活动,以至于成了大清朝的国俗。

清朝实行八旗制度,皇家举办的冰嬉不仅是一项盛大的活动,更被视为军事训练。

不少八旗子弟因为冰上功夫好,被皇帝看中,平步青云,加官进爵。

《甄嬛传》里,“安陵容冰嬉”在播出的时候,也是红极一时。

以至于,每年北京什刹海冰场都有人穿成安陵容的样子去滑冰。

结尾:

古人的越冬之法花样百出,千奇百怪。但是,这也仅限于上层贵族。

真正的平民老百姓在冬天的生活是很困苦的。

明清以后,棉花普及开来以后人们过得可能还好点。

从整体上看,越往近代走,冬季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反而是越小的。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国家的富强。

如果国家没有发展起来,冬天或许都会成为很多人迈不过去的门槛。

参考信源

光明网:小雪至!看古人如何诗意过冬

青海日报:保暖有方!原来古人这样御寒!

人民咨询:老祖宗的大智慧!没有暖气、空调,古人这样过冬

0 阅读:42

贵圈知多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