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唐〕
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敦足。
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
大寒与大热,切莫贪色欲。
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外浴。
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神嗔。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活纯。
寿天休论命,修行在各人。

这首《长寿歌》是唐代"药王"孙思邈总结的养生精髓。全诗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中医养生理论转化为16句通俗口诀。从饮食起居到情绪管理,每句都对应具体的养生方法,像是给后人开出一份"健康使用说明书"。诗中既有"清晨一碗粥"的饮食细节,也有"寿天休论命"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思想。
二、日常生活的养生密码诗中前八句聚焦具体养生法:早餐宜温粥养胃,晚餐需节制不过饱;清晨叩齿健齿固肾,寒热天气节制情欲。这些建议暗合现代医学原理:粥类易消化符合早餐需求,叩齿运动能促进唾液分泌,适度性生活符合生物节律调节。特别是"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的饭后养生法,至今仍是中医推崇的消食妙招。

后八句着重心理调适:戒醉酒免伤肝,制嗔怒护心脉。孙思邈提出"安神宜悦乐"的积极心理学,与现代"情绪影响免疫力"的医学发现不谋而合。"再三防夜醉"警示酒精危害,"第一戒神嗔"强调情绪管理,这些观点在高压的现代社会更具现实意义。通过"惜气保活纯"的心理调节,达到形神兼养的境界。
四、自主健康的核心启示结尾"寿天休论命,修行在各人"是全诗精髓。孙思邈打破古人"生死由命"的迷信,强调健康主动权在己。这种理念比现代健康管理概念早了一千多年。诗中既有具体操作指南,更蕴含"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将养生上升到生命修行的高度,展现出中医文化"防病于未然"的大智慧。

这首通俗易懂的养生诗,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最深刻的健康真理。从饮食节制到心态平和,从身体锻炼到精神修养,构建起完整的养生体系。千年后的今天,诗中倡导的"自律养生""主动健康"理念,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堪称中国古代预防医学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