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真香定律?聊聊iFiZenDAC3/CAN3

李凌佳琦 2024-08-14 00:30:23

iFi这个品牌很多时候都是“错位竞争”的高手,比如迄今为止如果有人找我推荐桌面的小型解码耳放、或者叠叠乐类的产品,那么Zen系列的几款产品都依然是首选,尤其是对于那些追求可玩性的用户来说,iFi家标志性的XBass、XSpace颇有吸引力,加上USB即可供电的Zen DAC、超大功率输出的Zen Can,蓝牙转盘Blue、多功能流媒体转盘Stream等等,各自都有各自吸引人的特性、而且最终呈现出来的声音上限还挺高。

Zen系列的解码和耳放产品的第二代,对国内烧友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存在感,尤其是Can的所谓第二代其实是一个签名版,有着更好的内部用料、并且自带几款耳机的调音预设,而DAC第二代则是近似于一个“中期改款”而非迭代,不论是硬件配置还是外形均无大幅度的提升。到了DAC3/Can3而言,则是正儿八经的迭代大改款,尤其是外形上不论是设计、还是细节做工呈现出来的质感都大大提升了一档,包括一些功能操作层面的优化和对xMEMS单元的适配。

Zen系列的第三代产品使用了一个近似于蓝金配色的风格,蓝色的部分会有些蓝中带灰,而且不在像过去一样漆面会迅速造成不可逆的氧化留痕,正面在母座外侧、旋钮的部分都采用了偏暖色调的金色处理,也是目前见过的带金色的产品里我认为处理的比较高级、耐看的。iFi过去一向是一个很直男风格的品牌,但即便我这种钢铁直男其实也对老一代Zen系列的外在质感不满意,可以说第三代方方面面总算是拿得出手了,甚至我还挺喜欢盘一盘的那种。

关于Zen DAC,接口上最大的变化就是背面的USB输入变为了C口,而且Zen DAC的一向作风就是USB口直接供电还能保证足够的素质表现,对于希望桌面足够简洁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自家的Uno也是一样的特性。但如果你希望外接电源的话,Zen DAC还是保留了DC电源输入口,只是并没有在包装内附赠充电头,相反,Can作为功率放大器设备,自然是标配了DC电源适配器。

Zen DAC这个产品,在我看来iFi从官方层面,哪怕你从详情页都能看出来,这是一个更为注重数字信号处理、数模转换的产品,虽然标配了耳机口,但是对于放大的部分没有重点介绍,只提了一嘴定制OV运算放大器。DAC型号的选用依然是大家熟悉的BB 1793,数字信号部分升级了16核XMOS微控制器,能够提供比前代双倍的时钟频率速度和4倍存储,全新改进的低抖动时钟,相位噪声也降低了20dB以上,什么PCM 768、DSD512、DXD、MQA自然也都是标配。

前代的Zen DAC,虽然我也写过,但老实说我对这个系列的产品在耳机口部分的声音并不算高,但是解码能力确实是非常优秀,能够提供非常好的信息量、高频延展度、空间回放能力,作为纯解码使用的时候较为的直白、中性,结像形体也都是恰到好处的那种,能够保证人声部分的距离相对近、但也有足够的声场规模,要说缺点的话其实就是风格层面的,前代Zen DAC的声音,用鲁智深的话说就是嘴里能淡出个鸟来。但这一代的Zen DAC,声音也有了一定的厚度、轻微润泽感,虽然没有Uno那么厚的明显,区别就像是大菠萝2和初代一样,音色的精细度和甜润感上有所补强,至于素质倒是没有什么质的飞跃,毕竟前代的素质放到现在依然是足够高的存在。

放大器的部分,我个人猜测前代Zen DAC的耳机口是那种典型的高电压型走向,其实对于耳塞是不太友好的,包括噪声指标也比较一般,但我相信这种桌面小型设备肯定大部分用户都希望能够兼顾耳塞、头戴式的产品。其实从推头戴来说,尤其是什么HD600之类的常见高阻头戴,不用Can的发挥也能推出颇为不错的声底,但推耳塞的话,前代的Zen DAC是在声音控制力、细腻度上有所欠缺的,但好在新增的PowerMatch功能可以适配更多不同负载的设备,尤其是在驱动低阻高敏产品时建议打开,更合适的输出电平,尤其是对于驱动耳塞产品时的适配性会更好。但,我这里依然是不建议纯耳塞党去购买Zen DAC这个型号,耳放输出确实不是它的主要功能。除了接驳耳机、后端放大器,Zen DAC也非常适合直接适配音箱设备,机身的背后可以切换线路输出的固定音量/可变音量状态,可以作为前级功能来使用。

Zen Can这个设备其实是我个人非常推荐的,但很多时候它那人畜无害的小体积容易让人低估它的实力上限,要知道玩“大推力”这个事儿iFi一向是很有发言权,当年发布会上iDSD直推无源音箱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二代大菠萝更是在恐怖的输出功率下甚至做出了更加细腻、更加润泽的高频表现。过去的Can系列产品,很多时候是作为叠叠乐西装来使用,实际上随着音源和解码能力的提升,Can是可以遇强则强、甚至上不封顶的。上不封顶可能有点夸张,我想表达的是,Can其实配得上一些身价比它高的解码设备,只是大部分用户心理层面可能过不去这个坎儿。

Can3使用了A类与AB类结合的放大器结构,在一些高压的输出场景下会切换到AB类来提升效率,加上它在64欧负载下能够输出到2W的功率,本身已经是非常冗余的功率储备,所以虽然机身提供了4档、共18dB的增益切换,但我建议还是绝大部分情况下用低增益为主。机身上还能看到Can3像Uno那样提供了游戏模式和电影模式,前者能够增强低频、让声音略锐一些来增强空间氛围与定位能力,后者则会让人声对白的清晰度有一个突出的强化。

在驱动上限方面,Can3这次能够适配更多本身比较现代声、高频能量感突出的耳机设备,驱动耳塞时的控制力和声音圆润度也有明显优化,与Zen DAC3搭配的状态下可以通吃我手头绝大部分的耳机产品,像索尼MV1这种本身中频韵味很强的耳机就非常搭调,不会像前代产品那样削韵味、拉线条感、拉高频锐度。这一代的Can其实更加符合一个忠实“回放”的设备,能够很好地反映前端设备的音色、自身也谈不上什么个性可言,甚至我觉得是一个有点像科Hi设备、带有监听属性的产品,对于声音的部分我也不打算作详细叙述,因为是真的非常稳妥、又高素质的一个产品。

说一些共性,我觉得还挺重要。

Zen系列的Can3,也像大菠萝2之类的产品那样标配了xMEMS单元的支持。MEMS是英文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微机电系统)的简写,在微纳米的体积下塑造机械结构,制成尺寸几毫米乃至更小的单元,目前已经被应用在了民用级领域里,涵盖到发烧级耳机与TWS产品,像xMEMS自研的Cowell MEMS扬声器,采用创新的单片换能架构在硅中实现了致动和振膜的结合,取代以往耳机单元内线圈和磁铁的运作,能够在瞬态性能、中高频的纯净度上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在体积更小的前提下能够达到40kHz的高频延展。iFi是目前行业内比较早搭载支持xMEMS驱动技术应用的品牌,虽然对于这个单元未来是否在发烧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明朗,但“战未来”嘛,真到了那个时候,iFi用户就无需添置额外的驱动设备。

此外,观察过详情页的用户可能会关注到XBass+与XSpace的中文标注有所更新,变为了低音校正与全息矩阵。此外,XBass技术的存在一直是我推崇Zen系列产品的原因,因为很多用户不仅用来推耳机,也是用来日常接驳音箱设备,很多桌面小尺寸的音箱能够在这个技术的加持下在低频部分有着非常明显的质感提升和氛围增强。同理,XSpace除了在驱动耳机时能够削弱头中效应、增强空间规模以外,也能够减少对桌面小音箱摆位的要求,而且二者可以同时开启,对于声音素质、结像、失真方面的劣化是非常微弱的,大部分时候即便我也并不会明显感知,尤其是XBass+对于中高频掩蔽效应的控制非常优秀,能够最大化程度保留纯净度的表现。

过去我也常夸iFi的一个点在于,他们非常有“用户思维”,能够感知到研发人员与产品经理都绝对是资深发烧友,懂得用户的痛点。拿Zen系列举例子的话,我非常欣赏他们除了RCA接口以外还在机身背后额外标配了4.4的输入/输出口,可以让Zen DAC3更方便地去接驳便携耳放设备,比如C9、熊胆等,也可以直接用播放器+对录线的方式让Can3变成一个“捆绑”的耳放设备,虽然不能移动,但至少不需要用户去额外添置3.5转RCA的线材,同时还是一个平衡输入的方案。

如果说有什么槽点的话,可能是在“叠叠乐”的状态下,信号线的长度会是一个问题,之前ddHiFi就专门推出过短线来适配Zen系列。但就像上一段说过的,你完全可以放弃RCA的方案,而是使用对录线来连接,既不影响美观、甚至声音还可以做的很好,毕竟RCA信号线过短了会影响声音完整度、过长了又影响叠叠乐的美观度,对录线其实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解决方案,iFi自家的OFHC镀银线也不过400多元,这里也建议iFi能够推出一下对应的优惠搭售方案。

这篇文章对于声音部分的描写其实是偏简述、笼统型的概括,因为负责任地说,我并不认为Zen系列发展到第三代,在声音素质上有什么飞跃式的进步,但不论是Zen系列、还是iFi近期推出的其他形态的产品,他们在功能细节、音色的“好听”度上都有进一步的打磨。我自己手头虽然一直保留着Zen系列的老款产品,但前代的型号确实比较挑搭配、音色不够细腻柔和、对于低阻高敏产品的控制力也不够,这一代产品更好看了、素质略强了一些、但是“好听”了不少,对耳塞、耳机、音箱的适配度进一步提升,而且能够在小体积、不占用太多桌面空间的情况下实现极高的输出能力上限。如果说,对于前代的Zen系列解码、耳放产品的推荐,我需要根据用户手头的耳机型号来“见人下菜碟”的话,那这第三代,大部分时候就都可以符合“真香”这个评价了。

0 阅读:1

李凌佳琦

简介:为你带来严谨但不枯燥的音频产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