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道德经0307: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妍春聊文化 2024-06-23 08:22:09

【前提示】

老子讲话也是只讲三点,第一点,可以为天下蹊。第二点,大致差不多没有背离德的基本原则。第三点,复归于婴儿。只好明天再讲了。人类在打猎中自然形成的“知雄守雌”这样一条经验总结,是可以上升为普遍性规律性的基本法则的,因为“常德不离”,也就是大差不差,基本符合,道投射于万事万物的基本原则,自然而然无意识地形成的基本原则。

【视频版】省略

【文字版】

一天一分钟,一句道德经。今天我继续给大家分享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接下来一句“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这一句。

不知道为什么要重复一句“为天下蹊”,形成了巨大的冗长的顶牛格式?亦或是还真有适合的节奏?依我说这就是课堂笔记的最典型影子。

常德,类似,现代话说的“基本原则”。离,背离。知雄守雌这件事基本上不背离德的基本准则。

德是道在万物“有”世界的投影,知雄守雌,显然属于德的范畴。重复的唯一理由就是老子说的这三点。

【补充说明】

为什么要“知雄守雌”?

为什么“知雄守雌可以成为天下蹊”?老子只讲了三点。

第一点,可为天下蹊。因为知雄守雌遵守自然万物的生存规律,就像山间的小溪一样,自然而然的形成的。久而久之,就成了山间的小路。所谓山间小路就是大道的起点。

自然,无意识,遵从事物发现变化的本性使然。虽然是人类走出来的小路,但是遵从了自然大道的基本原则,所以,是可以作为天下普遍遵循的“蹊”的一条小道的。

第二点,常德不离。基本不脱离/不背离德的基本原则。

常德,我不知道是不是也应该是“恒德”,既然这两个字可以相互替代,那么我就视同一样的。不说用“恒”好,用“常”不好。

恒/常,就是常态,一般的普遍的,基本的,核心的。所以第一章“非常/恒道”我理解为“道的概念的内涵”所内涵的存在本身。

因此这里的“常德”,也可以理解为“德的基本的普遍的一般的原则”。那么“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德是道的投影。道投射到万物上的分身,也就是广义的德就是体现于万物上的道。狭义的德,就是专指道投射到人类的身上的那一部分道。而所谓“道德”是道投射到人类身上的符合所谓“人类良好行为规范的部分”。

也就是说所谓“道德”的德,强调的是“良性“的行为规范。狭义的德强调的是“自由”,自然,本来的样子。我一般会加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德是人类能够做到的最接近于道的行为规范。

还有,额外说一嘴,“不离”,这种说法一直被使用。口语中至今还存在着“差不离儿”这样的说法。就是说“大差不差”,“差不多”。这也是华虞文明的一大特点,也是工业文明前人类幸福生活的写照。

有些事是没法也没必要较真或精确描述么的,也就真的没有必要太认真,差不多就行。如,我们常说的“七分饱”,“八分饱”之类的,谁人能说出准确的“七分饱”是怎么个情况?

但是现代科学西方人的思维就变成了精确的力量。如成年人每天的各种营养摄入量(随意举例959克),那么七分饱就是959*0.7=671.3克。人一天消耗能量(1234牛顿)一杯(200克)牛奶所产生的能量为250瓦特……

于是,人类就成为一台设备,人类维持生命的营养热量变成了可投喂的标准值……于是,就成为一种机械论的思维方式,人体,人类生命就被视为一台可以拆卸可以修补可以更换零件的机器,这就是西方医学的底层逻辑。

0 阅读:9

妍春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