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颜回同德同寿’!王阳明痛失爱徒,竟哭恸:天丧我!

知历史 2020-06-29 08:36:36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如爱徒徐爱,如圣徒颜回。

一觉红尘梦欲残,江城六月滞风湍。

王阳明南京讲学

正德九年(1514年),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王阳明四十三岁。他又升官了,升至南京鸿卢寺卿,名义上他向权力高层又跃进了一大步,实际上仍是闲官儿一名。工作内容仍是不痛不痒,当事人也只好继续专心布道。

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吴歌声声的南京,王阳明没有心思观什么秦淮烟火,也没有兴致观什么“莺莺燕燕”。他的这段人生,都无保留地献给了心学事业:修习自己的心体工夫,帮助弟子们融入天地气机、炼得面对世界与自我的强大心性。

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王阳明仍在南京卖力地讲学。也就是在那时,他接到了来自大明最高政府机构的又一份任命状,上面清晰写着他“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较之前几年被安排的闲职不同,王阳明的新职务不仅很有内容,还十分具体,且危险粗暴——“巡抚南赣、汀、漳等处”。说白了,就是去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剿匪。

王阳明东南地区剿匪

药罐子和书籍之外,没带什么过多的行李,王阳明就这样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至于孬还是不孬,勇敢还是不勇敢,风险说了算,功绩说了算!

正德十三年六月,王阳明完成了自己的东南剿匪任务。哼着余姚小曲,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和平之景,他连夜给朝廷上疏,汇报自己的工作细节,同时着手安排当地的战后事宜。

剿匪胜利,王阳明在成圣的人生画卷上又添了一笔丹青。这一年,他还在百忙之中刻了古本的《大学》、刻了《朱子晚年定论》。战功斐然,学术进步,可以说这一年的王阳明终于得了志。

但是,也就是在这一年,他也殇得铭心刻骨。

王阳明失爱徒徐爱

一封信笺自远方亲友处传来,但展信却实在让人“难佳”。因为,它带来的不是问候,不是切磋,而是一个惊天噩耗——徐爱死了。

徐爱,字曰仁,号横山,浙江省余姚马堰人。在成为王阳明弟子前,他先是王阳明的妹夫。

之前王阳明在北京讲学,虽有人听课,但郑重拜师徐爱是第一个。

这,也该是徐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拜!一拜成为王阳明的开山弟子,还是在师父最落魄的时候。春风得意遇知音,患难相随誓不分开!

之后,徐爱带着老师赠与的《示徐曰仁应试》文章,与两位同时拜师的朱节、蔡宗衮一同进京赶考。可惜,那一年徐爱落榜了。

王阳明爱徒徐爱

落榜是一件即使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的事。心情沉痛之时,徐爱收到了王阳明从龙场寄过来的信。原来:老师悟道了!信中,王阳明还真诚地表示,希望徐爱能够放下个人的小生活,来跟自己研习心学。

面对这样的召唤,徐爱似乎忘记了落榜之痛,他二话不说当即收拾行李,不顾自己身体的瘦弱长途跋涉到龙场,与老师一起讨论“知行合一”去了。贵州朝夕相处,徐爱不但在心学上有了长进,文化课也是突飞猛进。接下来的京城会试,徐爱更是榜上有名。不过在有了功名之后,徐爱仍将主要精力致力于心学的传播。

王阳明爱惜徐爱,就如同孔子爱惜颜回。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之中,孔子最中意的门生就是颜回。而在王阳明的众多门生中,他最中意的人是徐爱。纵观徐爱与颜回的人生,竟有诸多相似之处,让他们的圣人老师“不得不爱”!

徐爱与颜回

说起来,徐爱与颜回,还真都不是两位圣人门下最聪明的弟子,但是他们却是最认真的弟子。他们勤学、好问、努力,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典范;两个人的性格都很温恭,他们恭敬学问,也恭敬他人,是内圣型“仁人”;他们都有着极高的悟性,能够学以致用,被圣人寄予了“传承衣钵”的厚望。

不管是颜回还是徐爱,他们都是师门中最坚定的支持者,虽然有学术辩论,但一旦他们认准了老师的观点,便深信不疑,他们对老师的为人也都五体投地,用颜回的话说就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不只如此,他们还是当时世上最懂老师的人……为师者,得弟子如此,又复何求呢?

可惜,这样的弟子,竟是圣人们也挽留不住。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颜回丧,享年四十岁,孔子哭之恸:“噫!天丧予!天丧予!”

徐爱同颜回一样英年早逝

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徐爱丧,享年三十一岁。王阳明哭之恸:“天丧我!天丧我!”在王阳明心中,他早已经把徐爱当成是自己的“颜回”了。

王阳明身体一向不好,徐爱的身体却更不好。徐爱还曾给王阳明讲述自己的梦:“弟子在山里遇到一个和尚,和尚说我‘与颜回同德,亦与颜回同寿’,恐怕我是个命不能长久的人。”不久后,徐爱就真地离开了,同颜回一样英年早逝了。

那年,王阳明正在江西山中剿匪,徐爱还和其他同学一起,在清净之处买了块地,等着老师得胜归来,一起过边躬耕边论学的日子。那时,徐爱最大的愿望就是刻一本像《论语》一样的《传习录》,记录下老师的授课内容,分享给世人。

后来,王阳明回来了,在他人生取得辉煌成绩的时刻。只是,徐爱却是等不了与他分享荣光了。徐爱,先走了,只留下对老师的无限敬仰与刻《传习录》的遗愿。

另一种伟大,配角的伟大

得知徐爱去世,王阳明哭的几天不能进食,虽然他早已在龙场悟透了自己的生死,连自己的生死都不在乎,他却那么在乎徐爱的生死,像是孔子失去了颜回,更像是俞伯牙失去了钟子期。在王阳明看来,徐爱死了,天下还有谁听得懂自己说话?还有谁能向自己来问道?还有谁能同自己一起探讨圣学?

知己不再,英雄落寞!

徐爱走了,像颜回早逝一样。他们让世人见证了另一种伟大,配角的伟大:为主角而生,为主角而活,然后死去。纵使一生都活在圣人主角的光环下,活在对恩师的崇拜中,但他们对中国儒学的传播却是功不可没。他们的人生意义,是划时代的。他们的言论出现在《论语》和《传习录》上,成为世人学习的宝典级指导。他们为人和做学问的态度,与圣人的丰碑立在一起,值得后人敬仰。

0 阅读:29
知历史

知历史

讲述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