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2000年以前达到这个标准的只有3年,所以70后、80后这些稍微不太年轻的年轻人其实是有吃不饱的记忆的,尤其是农村、县城。这个吃不饱的记忆,对应的粮食产量大约是380公斤左右。饮食水平差不多就是一星期一家一斤肉,平时早晚餐小米粥煮窝头,红薯、土豆勉强能够不饿,街上想找个胖的挺困难,这个在当时表述里是“基本温饱”、“温饱”。
后来,中西部肉吃的越来越多的记忆,大约也就20年不到。2001-2010年这十年,其实中国有“粮食危机”的,但是普通人感觉不明显,说白了就是2000年前那3年粮食超过400公斤的底子。大约是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中间开始,人均粮食产量稳定在400公斤以上,老百姓可以有肉吃、有宠物养,在官方表述里也就是我国所说的“小康”线,这个时候的耕地面积差不多就是在18亿亩左右。
现在,我们全国耕地面积19.179亿亩,人均粮食大约在480公斤不到点,温饱能保证,人均肉也能吃30、40公斤(这个肉也得从粮食里出)。有人说为什么我们不能每个省都划定自己的耕地红线,而要国家整体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因为如果哪天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意味着耕地面积直接减少10%左右,人均粮食大约降低到430公斤。
你觉得50公斤粮食好像不算啥,其实这就是饿不饿肚子、有没有肉吃的区别。2002-2021年,人均粮食产量大约增长了20%左右,一个原因就是耕地面积增长了10%。现在你一句话,几十年全国人民的努力全都白费。所以,每个省自行划定耕地红线的这个权,肯定是不能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