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0月,谭震林被派往桂林进行劳动。到了1972年冬天,他的女儿即将步入婚姻殿堂。在筹备婚礼时,谭震林向女儿建议:“咱们把婚礼安排在毛主席的诞辰日,也就是12月6日吧。”
在女儿婚礼当天,谭震林心情愉悦,提笔向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寄出了两封书信。信件内容如下:
主席说:
7月24日,我在一次意外中摔断了右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桂林市委的关心和帮助下,我的伤势已经基本恢复,但目前仍需借助拐杖行走。为了确保完全康复,我计划返回北京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同时,葛慧敏也需要回到北京继续接受治疗。
我认识的两个年轻人,小光20岁,小晓18岁,得回北京才能安排他们继续读书,或者去工厂上班,也可能去国营农场干活。跟我一起回北京的还有我女婿陈培金,他以前是厨师,还有我女儿和外孙。
请领导审批。
祝愿主席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长寿安康!
谭震林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出生于湖南,早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多个关键历史时期担任重要职务。谭震林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有显著贡献,尤其是在华东地区的革命活动中表现突出。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参与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工作。谭震林的一生充满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奉献,他的事迹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972年的12月26日
谭震林写完第一封信后,仍有许多心里话想对毛主席说。他拿起笔,继续写下了第二封信。在书写过程中,谭震林情难自禁,泪水悄然滑落。
【谭震林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谭震林1902年出生于湖南攸县珍珠巷的谭家当铺。因家庭贫困,14岁的他独自步行80里,到茶陵县城一家书纸店做学徒。后来,在当地的共产党员余来的影响下,他于1926年1月加入共产党,正式投身革命事业。
在大革命遭遇挫折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并在井冈山组建了工农革命军。位于井冈山脚下的茶陵县,成为革命军两次进攻的目标。在这两次军事行动中,谭震林以工人代表的身份,迅速建立了基层工会组织,成员数量迅速增长至800余人。
胜利后,国民党县长被驱逐,毛泽东提议建立工农兵政权。经过选举,谭震林被选为政府主席。毛泽东获悉后,特意派人赠送了五支枪支给谭震林。随后,茶陵县掀起了大规模的革命浪潮。
敌军很快发动了围剿行动,谭震林指挥赤卫队进行抵抗,但由于双方实力差距过大,最终只能选择撤退。随后,他将带出的200多名战士全部交由毛泽东指挥,并随同毛泽东一起前往井冈山。
1929年2月,谭震林随同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四军向赣南和闽西地区行进。某天早晨,大家正在用餐时,突然传来一阵声响。谭震林仔细分辨,意识到这并非鞭炮声,而是敌军正在对红军进行包围。
在形势紧急的时刻,谭震林立即让警卫员迅速向毛泽东等领导人汇报情况。与此同时,他和陈毅等人守在门口,密切观察敌人的动向。朱德得知消息后,迅速拿起机枪,带领警卫班与敌人展开激烈交火。事后,毛泽东握着谭震林的手说道:“多亏你及时察觉并果断行动,否则红军可能又要面临重大损失了。”
红四军在成功夺取长汀并击败军阀郭凤鸣之后,前敌委员会作出决定,重新设立政治部。毛泽东被任命为政治部主任,而谭震林则担任副主任,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
【“谭老板”的由来】1940年年初,日本侵略者对我方抗日根据地展开猛烈进攻,同时汪精卫计划在南京成立傀儡政权。面对这一局势,党中央迅速作出决策,指示新四军采取行动:向南稳固根据地,向东开展战斗,向北拓展势力范围,并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以应对复杂的斗争形势。
中共江苏省委很快收到一份上级发来的电报。电报内容是:为了强化东路地区的工作,组织决定派谭震林同志前去组建军政委员会,目的是统一当地党和军队的指挥权,他将在近期动身前往。
那时,谭震林的配偶葛惠敏即将分娩,孕期已超过九个月。然而,由于局势紧迫,谭震林不得不与妻子道别,带领几名警卫员迅速启程。
为了隐蔽身份,谭震林和他的同伴们都做了伪装。谭震林改名叫“林俊”,假装是国民党第三战区的参谋主任,级别是上校。跟他一起的还有两位三支队的干部,其中廖政国化名廖涛,扮演林俊的秘书;俞炳辉化名张德标,担任侍从副官的角色。
国民党三战区派出的“检查小组”精心准备了通行证,以正式身份前往东路执行任务。由于敌方封锁严密,他们耗时18天才抵达新四军江南总指挥部所在地水西村。短暂休整后,他们又迅速启程继续前进。
为了顺利通行,谭震林再次更换了装扮,并借用了一家绸布店老板的身份办理了通行证,证件上的名字写的是李明。换好装束后,谭震林笑着对同伴们说:“你们觉得,我现在像不像个老板?”
谭震林的幽默举动引发了全场笑声,这个场景让“谭老板”这个称号从此伴随他。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次会议中,毛泽东对谭震林说:“谭老板,谈谈你的看法。”毛泽东接着提到:“京剧界有位谭老板,咱们这儿也有个谭老板。”由于主席这么称呼,其他人也纷纷效仿,于是“谭老板”这个称呼很快就在大家中间传开了。
【谭震林给毛主席写信获解放】谭震林对江苏非常熟悉,这是他长期参与革命活动的区域。他那个广为人知的绰号“谭老板”,正是在他前往江苏的途中得来的。
1954年12月,在毛主席的直接安排下,谭震林被调往北京,出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并兼任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农业相关事务。到了1969年,谭震林被下放至桂林。
1972年,谭震林再次致信毛主席,毛主席在收到信件后立即作出了批示。
将信件内容转发给政治局各位成员,第一封信中提到的议题,请纪登奎和汪东兴负责处理。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毛泽东的思想和战略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的理论和实践,如“农村包围城市”和“群众路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尽管在后来的历史评价中,毛泽东的某些政策和决策存在争议,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可否认的。毛泽东的遗产至今仍然在中国社会和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73年的第一个月刚开始,具体来说是1月2日。
谭震林将自己写给毛泽东的信件草稿递给王于耕,叮嘱她转交给叶飞参考。临走前,他特别强调:“信的开头要写:敬爱的毛主席,我非常想念您……”王于耕接过信件,悄悄地将它交给叶飞,并传达了谭震林的嘱咐。此时的叶飞正深陷于困惑和忧虑之中。
叶飞迅速动笔,根据谭震林的建议,模仿其风格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并托人递送。第二天,毛泽东就作出批示,同意解放叶飞并恢复其职务。很快,国务院正式任命叶飞为交通部部长。
197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谭震林再次当选中央委员。两年后,即1975年1月,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83年9月30日早晨8点02分,谭震林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