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旧影话九江》系列采撷报刊书籍、档案文件、照片地图等,立足当代视角,通过解读原始史料,多维度地向读者展示九江近代的历史风貌。
本文分上中下三篇发布。
本篇资料: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第三卷,纸质书籍,1874年出版于英国伦敦。作者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1837年6月14日-1921年9月29日),苏格兰摄影家、地理学家、旅行家。
约翰·汤姆逊《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第三卷)
背景说明:
1861年九江开埠,1867年九江英租界基本建成。1870年,摄影师约翰·汤姆逊带着他那套复杂、笨重的火棉胶湿版摄影设备,溯江而上,从南京到达九江。
约翰·汤姆逊早年在新加坡、泰国开设照相馆。1867年移居香港从事照相业务。1869年至1871年,汤姆逊进入中国内陆旅行,以照相机记录途中的所见所闻。他先后到达广州、潮汕、福州、台湾、宁波、上海、烟台、天津、北京,并沿长江而上探访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几个沿江口岸,包括镇江、南京、九江、汉口等,最远行至巫峡。
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
1872年汤姆逊回到英国,将这些照片和日记结集出版了几部有关中国的图册,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1873-1874年出版的四卷本图册《中国与中国人影像》。该书包括223幅照片和10万的解说文字,内容包括风景、建筑、满清官吏、将军、商人等,更有一大批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经济活动,是对19世纪70年代晚清中国全景式的展示。《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等画册因忠实地纪录了19世纪在东方各国的风土人情,为汤姆逊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使他成为19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家之一,被誉为人文摄影、纪实摄影和专业新闻摄影的先驱。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中有6幅拍摄于九江的照片。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一张照片已成为中国清代民俗风情的代表性佳作,凝固一个时代经典特征。
本篇译文选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中文版。
一、九江(租界区)
原文:
九江是扬子江上第二个开放的港口,距离上海四百四十五英里。这里之所以被选中作为通商港口,是因为它紧靠鄱阳湖,后者拥有一个伸入内陆的四通八达的水运系统。但是鄱阳湖尚不允许轮船进入,而九江刚好就位于这个湖与扬子江交汇处上游十五英里的地方,它原先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
1868年,总的贸易额据估计为三百三十四万四千三百五十五英镑,1872年跌落到二百九十四万零二百一十英镑。如果鄱阳湖允许外国船只进入,收益可能会大幅增长,尽管九江所处的位置是湖口的上游,而不是在其下方,这使得它可能无法充分享受这样一个如此有利的特许权带来的好处。
太平军在1853年占领了九江,他们离开之后留下一个荒无人烟的城市。直到这个港口开放通商(1861年),一个小型外国社区的出现带来了几分信心和安全感,本地人才纷纷返回重建城镇。
九江也筑有一圈城墙,与租界较低的那一端毗邻。图上呈现的就是九江的租界区,它沿着江岸修建,到江边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为房屋前面宽阔的车道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为了防止夏天强劲的水流对滨江大道造成冲击损坏,江岸用硬木仔细地做了加固。但是这个设施经常被上涨的江水部分冲毁,年年如此,一直是租界市政当局的一块心病。
英文版原文
解读:
本幅是九江开埠十年内拍摄的九江租界区最具代表性的照片,照片全景性地展示了九江英租界沿岸(今滨江路)的建筑与码头分布。
即使是书籍印刷品,照片中的细节依然很丰富。由于九江租界建成仅四到五年,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建筑较新,岸边种植的树木依然低矮,远方的龙开河对岸一片荒芜。江岸的直立式护壁采用的是木柱,文中提到,每年夏天的洪水都会冲毁江岸,因此后来江岸改用石块修筑。
本段简介扼要地说明了九江近代城市历史,编者再做点补充:1853年太平军两占九江,之后是长达数年的拉锯战。1858年5月,九江被湘军屠城,百姓仅活下来三十余人。6月,《天津条约》签订,这座位于鄱阳湖与长江交汇之处的城市为英国人所青睐,成为了长江上的三个通商口岸之一。1861年九江开埠,从而为这座几为废墟的城市带来了勃勃的商业生机,九江城得以迅速重建。
大批欧美商人抢占九江后仅几年,他们就沮丧地发现,租界选错了地方。由于城市在鄱阳湖入长江口的上游,难以获得鄱阳湖商道的利益,中国政府不允许外国商船进入鄱阳湖,也否决了英国人提出租借湖口的提议,这使得九江的商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其规模远不如同年开埠的汉口。本书介绍,1872年九江贸易总额近300万英镑,1871年汉口的外贸总额为1400万英镑,两者相差4.7倍。九江难以成为大型商埠城市,是由它的地理交通特质所决定的。
二、九江码头
原文:
照片背景上的建筑是旗昌洋行的房产,这家公司拥有极好的汽船,大大推进了扬子江上的交通运输。在照片的前景上我们看到栈桥的一部分,用于汽船上下乘客和货物。栈桥上有两名本地雇员,正在逐包检查卸船的外国货物。货物由两两名苦力用竹竿抬到岸上,送入仓库的货物的数量用一种很有趣的方式进行清点:每一个包裹都有一个对应的小竹片,搬运工通过栈桥的时候将它们取下来交给诚实的本地雇员,然后由他将竹片的总数登记入簿。
解读:
这张照片的配文不多,但能解读出来的内容并不少。
照片的栈桥中间站立着的三位,背向的一位戴着官帽,登着考究的绣花布鞋,显然是位低阶官吏。另两位是平民打扮,但穿戴齐整,显然都是管事儿的,他们或者是船东的雇员,或者是本地的帮办。远处那些拿着长竹筒,倚靠着货物的,才是码头工人。
文中提到的小竹片,应该是运输行业的“筹”,也叫“竹筹”,筹上面书写货主或码头仓库名。码头工人搬货后,即以货物大小、重量等,按约定取得竹筹。完工后,凭此结算力资。约翰逊对小竹片的描述有些奇怪,如果是筹,就不应该搬完货物后当场交出,可能是他就搞反了。
最后说说这两张照片拍摄的位置。请注意第二张照片中沿江的建筑,左侧是中式房屋,右侧是欧式建筑和铁质围栏,说明这里是九江租界的最东端。
文中说到的旗昌洋行,是19世纪远东最著名的美资公司。1862年,也就是九江、武汉开埠的第二年,旗昌洋行开辟了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旗昌轮船公司(Shanghai Steam Navigation Co.),开通上海-汉口航线,曾一度占有长江航运80%的份额。后来由于和其它轮船公司搞价格战,旗昌公司撤出,将轮船公司资产卖给了中资的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是九江港务局的前身。因此照片正对的这段江岸,就是后来的九江港客运站,现在的百嘉喜宴,见下图。
原九江港客运码头及周边 图源:新浪网
能不能猜得出,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站在何处拍摄了本文中的两张照片?是上图江上三座趸船中的哪一座?
照片是清代的,拍摄于150多年前,但历史并不遥远。
【说明】《故纸旧影话九江》是一个全新的系列,不进行宏大叙事或归纳总结,避免史料重复和以讹传讹,仅做些九江近代史的收集、整理工作。本系列完全依赖于原始史料,故希望得到更多的帮助与支持。解读中必有谬误,恳请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