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清朝鸦片战争的故事,其实我们了解的还是太少了,犹太人沙逊家族明明是当时的鸦片头子,可为何许多书籍却很少提及这一点?为什么许多历史教授对于沙逊家族的那些事也不闻不问?就好像没法生过一样。
(清末吸食鸦片的人们)
鸦片战争,通常鸦片战争都指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清朝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我们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清朝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我们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清朝向外国割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华儿女反抗外来侵略者以及推翻无能且反动的清朝的历史新篇章。
以上是我们对鸦片战争的基本定义,中学课本对此也是这么介绍的。
但是我对这段历史感到很疑惑,那就是为什么诸多历史专家、教授和许多历史书籍,为什么闭口不谈鸦片战争中“犹太商人沙逊家族”所作所为?
1、鸦片战争的原因
(犹太沙逊家族)
记载历史不是这么记载的,哪有避重就轻的道理?
关于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和叙述的书籍那真是太多了,有的甚至将鸦片战争期间双方战役的兵力以及武器都写的清清楚楚。
十八世纪,贸易顺差的有利地位严重偏向清朝一边,当时清朝时期的饮茶文化成为了英国的国民风尚。
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君主贵族无一例外不以饮茶为趣,这使得英国对清朝的茶叶需求量非常大。
结果这就导致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不仅没有从我们这挣到钱,反而还亏了不少。
尤其是英国所生产的毛织品、金属、钟表、玻璃,以及来自印度的棉花在清朝非常缺乏市场,原因是东方农耕文明自给自足,并不需要这些并不是必需品的东西。
这种情况让英国东印度公司损失惨重,他们认为既然公平交易无法从我们这里赚取财富,那么就只能靠抢了。
反正在西方海盗文化看来,只要是他们盯上了你的口袋,不抢走你的钱他们心里就不舒服。
因此当你在面对西方海盗的时候,你最好能有打的赢他的实力,这也是我们国家一直努力发展建设的原因。
没办法啊,强盗就是喜欢偷喝抢,用思想去教化他们是没用的。
例如以北欧维京人为代表的欧洲人,就将海盗抢劫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在欧洲大陆到处流窜和打家劫舍,他们自己不事生产,靠抢劫养活一家老小。
家里缺凳子了、缺桌子了、缺锅碗瓢盆了怎么办?抢呗!
你说他们懒吧,他们确实连自己生产工具都不愿意,你说他们不懒吧,他们又日日夜夜在全球的海上来回跑,一出海就是大半年,这么努力,只为了更好的抢劫以及贩卖人口,真是魔幻啊。
而东印度公司,便是欧洲众多海盗中的佼佼者,他们由一群商人集团共同组成,并且获得了英国皇家特许的经营权,对英国的海外贸易进行长期的殖民统治,英国王室则是享有股份与分红权。
公元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它于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达两个世纪。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前,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
起初在广州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还挺老实,但是后来他们发现这样挣钱的利润实在太低了,于是东印度公司的一些犹太商人动了“歪心思”,想到了鸦片这个商品。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取代葡萄牙人成为远东鸦片贸易的领头羊,同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获得种植鸦片的垄断权,由孟加拉国掌管从播种到在加尔各答出卖成品的一切事宜。
也就是从嘉庆执政开始,英国商人,尤其是东印度公司中的商人,他们热火朝天的往返于印度和远东地区,将自己的鸦片一箱又一箱的倾销到东亚各国。
1796年(嘉庆元年),清朝嘉庆皇帝忍无可忍,明令取缔鸦片的进口和种植,并将鸦片视为违禁商品。
而白莲教起义又在1795年爆发,清朝一时间没有精力去管苏遥远的广州所发生的鸦片泛滥之事,为了平定这次规模空前巨大的起义,清朝前后累计花费了多达2亿白银,接近于清朝5年的财政收入。
白莲教引发的战乱持续了8年之久,虽然最终清朝成功的平定了这场起义。
但此时的广州和福建地区的烟馆已经比比皆是了,这给清朝带来了更大的隐患和危机。
不得不说白莲教起义的时机实在是太巧合了,嘉庆刚想打击东南沿海鸦片泛滥的事,就爆发这么大一场起义。
随着吸食鸦片的人越来越多,英国东印度公司赚的盆满钵满,他们用极其廉价的鸦片就能掠走清朝积蓄已久的白银。
而白银的大量外泄导致了银价的上涨,物价也随之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更加困难。
鸦片也成为了东印度公司的核心贸易商品,这种贸易手段没有那个国家忍受的了了,除非实在是打不过没法禁,才能憋屈的给人欺负,
清朝面对这种情况,最终还是勉为其难的稍微反抗了一下英国,毕竟再不抗议,自己的“天朝上国”面子挂不住。
但是现实给了清政府狠狠一击重锤,禁烟运动让英国东印度公司终于找到了借口对清朝制造武装冲突的机会。
他们以钢枪打清兵的弓箭,以铁炮打清兵的长矛,对清兵造成了武器设备上的碾压,双方战损比更是悬殊的没眼看。
常常是清兵损失数千人,而英军只受伤数十个人,并且你空有几十万大军却完全摸不到人家,就算是骑兵刚一冲上去,也只会被西方欧洲人的大炮轰的粉身碎骨。
其实,从西方欧洲人发现清朝军备落后的情况以后,他们心里就打定了主意想要将清朝统治下的东亚财富吃干抹净,即使他们不卖鸦片,他们一样要找借口打你。
理由很简单,西方欧洲人是从不跟打不过自己的人讲任何文明和道理的!
西方欧洲人曾经看到美洲印第安人很落后,便直接抢占了印第安人赖以生存的家园,他们来到东亚说白了就是想故技重施,试图让印第安人的悲剧再次上演。
我们得庆幸还好清朝结束的时间还算比较快的,不然西方欧洲人是不会给我们任何搞工业化生产的喘息机会的。
因为大清统治了300年,你让满洲八旗交出手中的“铁庄稼”,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委屈,对于他们来说,这可是祖宗们打下的家业,例如大清12家铁帽子王。
他们觉得自己当主子当了几百年,突然不是主子了,一下子转换不过来自己的地位,很多人心里还想着再造大清。
清朝末年的时候,谁不希望清朝倒下?
(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
那可能就是大英这些欧洲列强了,要知道当时英国又专门派人帮着清政府搞经济改革和练兵以及提供先进设备和武器,可以说是想尽办法给清朝续命了。
尤其是那个叫罗伯特·赫德的英国人,他不远万里到清朝当海关总税务司当了将近半个世纪,大半辈子青春算是奉献在这了,为清朝每年都带来了丰厚放海关收入,一定程度上给了大清第新生的机会。
英国人又是给清政府管海关,又是帮助清政府买枪买炮造工厂平定起义,深怕大清不行了。
但大清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的那样,似乎怎么救也救不起来,英国人也非常无奈。
2、犹太人大卫·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