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在建立的初期都会对上一个朝代的失败来进行总结,然后商量出一个更好的对策,好的政策对国家的安稳非常重要,在汉朝,那时候还没有出现科举制度,选人才都是靠举孝廉,这并不能让所有人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不算是一个好的制度,后来有了科举制以后,全国各地的人不论是平民还是什么都可以靠自己的才华考上官员,这就是对那些平民的福利,缓解了阶级矛盾,而且还因为这项制度出现了很多的贤才。
但是都想要靠读书来光耀自己的家族,就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读书的人太多,而且很多的考生都没有地方安置,如果他们不做官就可能会做一些对社会不利的事情,而且读过书的人更加的厉害,所以朝廷就不得不多安排一些职位来安置他们,使得国家的资金方面压力过大,很多的官员没干什么活就领上钱了。
李世民认为,官员多了就会有很多闲人,还不如用一些效率高的人,这样也能节省很多的开销,在初期的时候很多的功臣都被裁了,这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声誉,但是他说裁员就是在为老百姓着想。而宋朝的那些官员的制度非常的复杂,那时候有一个词叫做“奉祠”,就是拿着工资却不干活,这使得朝廷的经济压力非常大,而朝廷为了中央集权,所以就把很多官员手中的权力分为几份,然后分给多个人,本来一个人就可以做的,让多个人去完成,降低了效率不说,而且还很麻烦。
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只信任朱家人,所以他要把自己的后代全部都安置好,别人可以饿着,但是朱家人不能饿着,所以他让每一代的朱家人不干活都可以拿到免费的俸禄,但是如果家庭不控制生育,在多少年以后就会增长很多倍,在1562年,全国的供奉只有400万,而朱家人要领800万,这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所以让朱家人都能不干活吃饱可能不太可能了,但是朱家人吃不饱可以去干活,而百姓们和其他的官员还要饿着。
为了省钱,崇祯上位以后,就听信了大臣的建议,决定大量的裁员,这一下驿站上班的人就全部没了工作,而且朝廷也不给点补贴,让他们自己回家谋活路,驿站没了,也没有人巡视了,西北闹灾慌,所以很多的无业人员就开始动乱,因为没有饭吃就要起义,这是那个时代的潮流。而当中有一个人叫做李自成,就是他将明朝给灭了,其实还是因为崇祯皇帝导致的,最后被逼的上吊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