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金庸要黄蓉被欧阳锋折腾半年,失了清誉,长大后才看透她的坏

耳东游文 2025-02-19 17:42:49

对于古代的女子而言,清誉大过天,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也引入了这样的设定。

比如《倚天屠龙记》中,峨眉派就有个看起来十分奇葩的门规,即峨眉传人必须点守宫砂。

说是:“本派男女弟子,若非出家修道,原本不禁娶嫁,只是自创派祖师郭祖师以来,凡是最高深的功夫,只传授守身如玉的处女。每个女弟子拜师之时,师父均在咱们臂上点下守宫砂。每年逢到郭祖师诞辰,先师均要检视。”

你看,足见她们对清誉有多重视。

(黄蓉、欧阳锋剧照)

而这也是奇怪的地方,既然书中之人如此重视贞洁,金庸当年又为何要让身为女主角的黄蓉被那老毒物掳走半年,乃至失了清誉。

儿时不理解,长大后再读,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感悟。

一、才貌双全的女主角

放眼金庸的十五部作品,女主角的人设最出彩的,无疑就是黄蓉,与其他武侠小说里“女主角被设定成花瓶”不同,金庸笔下的女主角往往都有十分独立的人格,尤其是黄蓉格外亮眼。

先说容貌,就连一向木讷的郭靖见了身穿女装的黄蓉,也不禁两眼发直。

毕竟书中是这么写的:“船尾一个女子持桨荡舟,长发披肩,全身白衣,头发上束了条金色细带,白雪映照下灿然生光。郭靖见这少女一身装束犹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那船慢慢荡近,只见那女子方当韶龄,不过十五六岁年纪,肌肤胜雪,娇美无比,笑面迎人,容色绝丽。”

至于智谋,那更不用说,倒不是因为男主角郭靖的人设有些愚笨显得黄蓉聪明,而是黄蓉本来就聪明。

(黄蓉、西毒剧照)

后来黄药师推举她为五绝之一,也提到了:“她武功虽非极强,但足智多谋,机变百出,自来智胜于力,列她为五绝之一,那也甚当。”

可以说黄蓉的人设是十分完美的,加上她对郭靖一往情深,试问谁不想娶这么一位女子为妻?

但在故事中期,她被欧阳锋掳走的那段剧情,却难免让人意难平。

二、被毁的清誉

欧阳锋是个武痴,为了修炼《九阴真经》中的武功,他可以不择手段,于是他将黄蓉掳走,这一去,就是半年的时间。

这时间是由郭靖提到的,他与华筝的这段对话就是证据:“郭靖道:‘妹子,我对不起你!我不能跟你成亲。’……当下将黄蓉与他之间的根由一事不隐地说了。待说到黄蓉被欧阳锋擒去、自己寻她大半年不见诸般经过,华筝听他说得动情,也不禁掉下泪来。”

你看,华筝与黄蓉是情敌的关系,她听了这消息也不免共情落泪,可见她是猜想到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悲剧。

是啊,那欧阳锋虽然是个武痴,但也是个男人,是个正常男人,别说他是一代宗师,一代宗师可不会与自己的大嫂生下孩子,所以从欧阳克的存在来看,欧阳锋也并没有表面那般正经,他也是个好色之徒,如此一来,蓉儿落入他手中,也就凶多吉少了。

而且郭靖找到黄蓉的时候,还真就见证了那老毒物对蓉儿下毒手的画面。

书中只道:“欧阳锋冷然道:‘事机紧迫,纵然有约在先,今日之事也只好从权。’说着抛下手中圆石,大踏步跨进洞去。黄蓉叫道:‘不要脸,我偏不教你!’欧阳锋连声怪笑,低声道:‘我瞧你教是不教。’只听得黄蓉惊呼一声:‘啊哟’,接着嗤的一声响,似是衣衫破裂。”

显然,类似的情况已不知发生了多少次了。

(郭靖、欧阳锋剧照)

哪怕退一步说,“黄蓉被欧阳锋掳走半年”这事传扬出去,即便他们之间什么也没有发生,对于黄蓉而言,那也是百口莫辩。

就好比《神雕侠侣》中,杨过和小龙女只是在花丛中练功,却被那赵志敬添油加醋地污蔑了一番。

自那家伙在英雄大会上诽谤了龙杨二人之后,就连郭靖看杨过的眼神都变了,毕竟这事情是真是假,又有谁能知道呢?

回到黄蓉身上来看,在旁人看来,她的名声难免受损,也可以说是清誉被毁了。

(欧阳锋、黄蓉剧照)

所以金庸为何要让黄蓉遭此一劫呢?

答案或许很简单,儿时的我们只看到了她的好,却忽略了她的坏。

三、黄蓉的坏

黄蓉是个怎样的人?

她有一句台词很经典,即“我但求自己心中平安舒服,哪去管旁人死活。”

事实上她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她做任何事,都从不考虑其他人,她关心的,就只有郭靖而已。

比如她就凭自己的喜好割了一个胖女人的耳朵,不过那事对于她而言,都不算是个事,因为后来的她,做了更过分的事。

她和郭靖是一起协助成吉思汗征花剌子模,当时她的目的就是为了帮靖哥哥了却一桩心愿,然而他们这举动却是害了花剌子模满城百姓。

说是:“一出城门,只见数十万百姓奔逃哭叫,推拥滚扑,蒙古兵将乘马来回奔驰,手舞长刀,向人群砍杀。原来蒙古人命令居民尽数出城,不得留下一个。当地居民初时还道是蒙古人点阅户口,以防藏匿奸细,哪知蒙古军先搜去居民全部兵器,再点出诸般巧手工匠,随即在人丛中拉出美貌的少妇少女,以绳索缚起。撒麻尔罕居民此时才知大难临头,有的欲图抵抗,当场被长刀长矛格毙。蒙古军十几个千人队齐声呐喊,向人丛冲去,举起长刀,不分男女老幼的乱砍。”

你看,他们是不知道蒙古铁骑的做派吗?

(蒙古铁骑剧照)

当然知道,但为了帮靖哥哥抓完颜洪烈报仇,他们也不顾那些无辜百姓的生死了。

这即是问题所在,儿时的我们常常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主角的一举一动都是正确的”,但金庸的写法很真实,他笔下的角色都是有多面的,哪怕是主角,也可能犯错,而只要犯了错,就应该接受相应的惩罚。

如此一来,金庸赋予黄蓉这么一段凄苦的经历,也就合情合理了。

0 阅读:23
耳东游文

耳东游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