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不远处有个大樟树村,以村中有这样的一棵百年大樟树而闻名遐迩,村子地处笔架山余脉的台形位置,村旁边是一条弯曲的母亲河——蕲水,村子的正前方是一汪湖水,当然,湖不是很大,现在人们已经习惯叫之为池塘了,山坡上下的老宅周围,已经密密麻麻地盖满了房子。
黄侃老家的大樟树
你别看这村子毫不起色,但这村子里百年前却出过一个人物呢,那就是被人尊为国学大师的黄侃。今天我们来这的目的就是探寻这个昔日国学大师的故居和墓地,以了解大师的一些情况,听听村里人讲他的一些前尘往事。
黄侃的老宅依山畔水,此大屋有当地那个时候可以算是颇为气派,上下两层与众不同,特别的高大,有一般农村民居的四层那么高,土木结构。村里人说,这都是他家祖上的房子,据说风水很好,要出大人物。现在房子虽然常年疏于维护、风雨侵蚀,旧宅前墙已经消失,只剩下后半部分还残破地伫立在那里,破败的像个牌坊。但依然可见当年的繁华。
黄侃家的老屋
果然如村民所所说,他黄家由于房屋的位置好,使出了个当时人们称为神童的人,那便是黄侃,他自幼聪颖过人,七岁作诗已有可观,九岁读完经书。
黄侃家的老屋一侧的猪圈
那时写的诗相当的出名,当时,才换牙齿的时候,他便给在外为官的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中有诗云:“父作盐梅令,家存淡泊风。调和天下计,杼轴任其空。”父亲见信之后,惊讶不已,给朋友山西布政使王鼎丞看,王亦拍案叫绝,真乃神童也,将来肯定是不得了的人物,爱才之心,人皆有之,当场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做老婆,是为发妻。
黄侃
写一首小诗,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得了个老婆,而且是高干的女儿,这对小小年纪的黄侃来说,这简直是太刺激了、太迅速了、太容易了。然而,也就是因为来得容易的事情,便往往使人不会去好好地珍惜,便给他往后的人生留下了大大的后遗症,他拿灵感来了写首诗这么快的速度,导致他之后换老婆的频率——有点快。
所以,在未来黄侃倏忽四十九年的短短生命中,竟然有过九段婚姻,这更换老婆的速度真可谓是令人瞠目结舌。
黄侃当年以写诗得来的发妻王氏,自然是聚少离多,黄侃在外读书,然后工作,发妻在老家这座房子里孝敬父母。其时,黄侃在武昌高师任教,二十多岁年纪轻轻,在百无聊赖之际,曾经做过一名同乡兼同族女孩黄绍兰的塾师。
黄侃与黄绍兰
日子一久,黄绍兰这位颇有质感新女性,慢慢对这位黄先生有了那种朦胧的情愫,当然是一种女学生对知识渊博老师的敬仰之情,心底就涌上了一种温暖、深邃,以及女性的体贴入微的心绪。而当时的黄侃也自然有那种对女性的欣赏,但毕竟还是那种脸红的状态。
黄侃家人孩子照
直到有一天,黄绍兰从北京女师肄业,去上海开办博文女校。黄侃沉吟着“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良久,还是决定放弃手中的工作去上海追求黄绍兰。当时,黄侃的发妻王氏尚未下堂,黄侃在民气初开的民国觉得如此不妥,不仅是有征婚嫌疑,还有同姓同族的结合面临着他人指责,于是,用了一个李姓的假名,与黄绍兰办理了结婚手续,因此,被人指责为骗婚。
黄侃书法
此黄绍兰与黄侃过了一段幸福而又快乐的日子,并与黄侃生有一女,可惜非常短暂。之后,黄侃去北京女师大教书时,他的心又在骀荡的春色撩人间摇摆不定了,很快就又与一苏州籍的彭姓女学生相好同居,
黄绍兰得知这一消息后,如五雷轰顶,欲哭无泪,因为她结婚登记用的是虚无缥缈的李姓假名字,根本无法捍卫自己的基本权益,又如何对簿公堂?加上和黄侃已经育的一女,同姓同族通在当地还是很少见,因此,其父深恨女儿辱没了他清白的家风,盛怒之下,父女间也是恩断义绝。后来走投无路的黄绍兰被章太炎先生的夫人汤国梨女士收留,但她后来还是得了精神病疯掉了。她把自己吊起在横梁之上,径自悄然奔赴清净虚无的死亡境界。
对此事,章太炎先生的夫人汤国梨女士对黄侃骗婚黄绍兰一事,致其一生流离失所,颇为气愤,她直斥黄侃为“无耻之尤的衣冠禽兽”,“小有才适足以济其奸”。章太炎先生亦对其极不检点的私生活,骂他“有文无行,为人所不耻”。
后来,黄侃在武昌高师任教时,有一名他大女儿武昌女师同年级同学名唤黄菊英,此女人称武汉三镇所有年轻女孩子中的美人,反正是校花级人物,因此女生常到黄家串门,以伯叔之礼事黄侃,黄侃对这位女学生也非常友善。就这样日久生情,黄侃对这个女学生也很好。日子一久,竟生爱恋,不数月,二人突然宣布结婚。
黄侃个性轻狂,一生结婚九次,当年,曾经有专以揭秘名人隐私为乐事的小报,谈及黄侃时,有“黄侃文章走天下,好色之甚,非吾母,非吾女,可妻也”的攻讦之语。黄侃阅之,仅淡然一笑。
黄侃之墓
站在黄侃老家大樟树旁边,看着侃的老屋及他安息于些的坟墓,我不由得思绪万千,黄侃幼承家训,长受名师,毕生精研文字学,发奋求学,终成大器。尤擅长音韵训诂,在经学、小学、诗赋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建立了独树一帜的古音韵体系。与章太炎、刘师培齐名,和章太炎被称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被称为“国学大师”,但其生活方面的不检点,一直是世人所垢病的,此事也因引起更多的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