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鲜战场上下来后,旋风司令韩先楚就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在谈话中,毛主席希望韩先楚能到福州担任司令员。但韩先楚并不太愿意接受这个职位。后来得知毛主席的用意后,这才义无反顾的前去上任。
上任后没几年,韩先楚就十分想向毛主席讨要一个帮手。到1971年时,这位曾经的旋风司令再也忍不住了,赶到北京去,急匆匆找到毛主席:“主席,我想向您要一个人。”
在听到韩先楚报出的名字后,毛主席哈哈一笑:好,那就让我们这位开国上将,去给你当副手。
那么,韩先楚要的这个人是谁?当初调他去福州时,他又为何不乐意呢?
点个赞,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件事。
旋风司令要弄明白这件事,我们就不得不从韩先楚的峥嵘人生说起。
1913年,韩先楚降生在湖北黄安一个极端贫苦的家庭中。作为穷苦人家的孩子,韩先楚和那个时代大多数儿童一样,刚学会走路,就要出去给地主放牛割草。稍微大点后,就要出门自谋生路。为了活下去,他先后做过学徒,当过篾匠,还打过数不尽的短工。可不管怎么努力,生活总是停留在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状态上。
受大城市中兴起的革命思潮影响,韩先楚知道,自己如此穷困潦倒,根本原因不在于自己不够努力,而在于这个吃人的旧社会,将大多数人的劳动成果都剥夺了。为了推翻这个万恶的旧社会,韩先楚于1927年加入红军队伍,并参与了家乡的农民协会,正式踏上了革命之旅。
1930年时,已经积累了几年斗争经验的韩先楚,正式加入游击队,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此后两年时间,他带领游击队在多个地方进行游击斗争,给敌人带去了沉痛打击。靠着赫赫战功,韩先楚先后升任为独立营营长,团长。
到1933年时,部队历经大改编,韩先楚从团长变成了副连长。一下子掉下这么多级,换做其他人,早该闹意见了。但韩先楚却并没有这样做。他知道,中央改编并不是一时起意,而是为了加强留守鄂豫皖的力量。所以,在改编之后,他就在副连长的位子上继续工作,一步步上升,最后逐渐升到了营长职务。
1934年,反围剿战斗进行到最危险时刻。韩先楚所在的部队,为了掩护大部队撤离,多次投入作战。其中,独树镇一战,是党史公认的恶战。这场对抗,就是韩先楚指挥的,这也让他的名字,开始在部队中传扬开来。
1935年,红军主力部队到达陕北,遭到国民党全面封锁。为了打开突破口,抗击敌人围剿,韩先楚率领战士们先后经历了多场恶战,有力保障了主力部队的安全。后来,更是在直罗镇上一战成名,歼灭据守南山的敌人。这一仗,也让他成功从营长升任为团长。
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韩先楚已经凭借赫赫战功,成为了78师师长。这一年,他被召回延安,进入抗日军正大学学习。在这里学习的时间里,他的军事水平得到飞速提升。从这里毕业后,他就再次投身战场,开始了艰难的抗日生涯。
之后几年中,韩先楚凭借着扎实的军事理论,和出神入化的指示,在战场上来去如风,由此得到了旋风司令的绰号。
抗日战争结束后,韩先楚又一头扎进解放战争中。建国后,又赶赴朝鲜战场,成为其中一名重要指战员。可以说,韩先楚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5年授衔时,韩先楚不出意外被授予上将军衔。
拒绝去福州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欲派遣开国上将韩先楚,到福州担任军区司令,不想却被韩先楚一口回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朝鲜战争结束后,毛主席在北京接见韩先楚,劝说他到福州担任军区司令。
这本是一项正常的军事调动,没想到,韩先楚竟一口回绝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韩先楚第一次违抗军令。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他就已经敢违抗火药脾气彭老总的命令了。
1936年,彭老总率领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扩大根据地,其中指挥红78师的人,就是韩先楚。
5月20号,部队行进至定边外,韩先楚派出侦查员探测敌情。侦查员回来报告说,城里守军并不多,只有国民党一个骑兵营。按照彭老总的指示,韩先楚本可以带着部队绕开这里。但在听说这里守军不多时,他就大胆表示,定边城城墙不高,活力不强,可以直接攻下。
报告大到彭老总这里,彭老总并不同意他在定边浪费时间,命令他立即率领部队绕开这里,不要耽误了整个军团的行动。
可韩先楚却觉得,绕过去后,屁股后面随时都有一个骑兵营,睡觉都睡不踏实。打下来所需要耗费的人力和武器数量都不多,还能解决后顾之忧,值得一干。于是干脆抗命,要求部队强行攻城。果不其然,在极短时间内,78师就拿下了定边城,踏踏实实往前进发,再不用担心身后被人偷袭的问题。
后来,就连彭老总都承认,这件事韩先楚的想法是对的。
解放战争期间,海南岛因为与大陆隔着海峡,要发起解放战争必须考虑风向和天气。当时,中央多名首长都认可,在五月份左右发动进攻。但负责解放海南的韩先楚却公然抗命,表示出兵时间必须放在谷雨之前。因为这时候有适合风帆船前进的季风。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想要再减少登岛难度,就需要等到明年,迟则生变。
最终,在韩先楚的坚持下,中央修改了解放海南岛的时间,使得大部队顺利借季风渡海峡,完成了祖国最南端的解放战争。
正是因为有种种抗命事例在前,所以,这一次韩先楚拒绝毛主席的任命,才不会显得突兀。而毛主席也早就想到了他的反应,笑着对他解释:让你去福州,一来是这里直面台湾,有什么情况你可以随时做出反应。二来,解放战争时,你追着国民党屁股打,把你放在这里,对他们也是一种震慑。
这话并不是恭维韩先楚。在解放战争中,被我军承认的国民党名将杜聿明就曾经说过,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因为他带领的部队经常神出鬼没,稍不注意,就从某个地方钻出来,打的自己措手不及。
听完毛主席的话后,韩先楚顿时明白了一切。顾全大局的他没有再纠结种种问题,当即接受任命,到福州军区上任。
讨要副手1971年,韩先楚向毛主席讨要一位开国上将,毛主席得知后,大手一挥:让他去给你当副手。
被韩先楚讨要的这名开国上将,就是陈再道。
陈再道参加红军的时间,比韩先楚要早一年。在后面历次战斗中,同样立下了赫赫功劳。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他还是韩先楚的顶头上司。
红军部队中推崇官兵一体,所以,尽管陈再道是上司,但韩先楚并没有感到拘束,反而和他处成了好朋友。两人之间的革命友谊,贯穿整个战争年代。
建国后,陈再道和韩先楚一样,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因为种种原因,在几年后就被打倒,下放到地方进行劳动改造。
这一期间,韩先楚无时无刻不惦念着这位老战友。他知道,陈再道对新中国,对毛主席的感情从来没有变过,出现这种变故,完全是不应该的。所以,在1971年见到毛主席时,韩先楚张口就要人,希望毛主席能把陈再道重新提拔回来,跟自己一起赴任。
韩先楚这样做,无疑是在保护陈再道,同时也是在得罪那些野心家。但他并不惧怕这些。毕竟当年,他可是顶着四人帮的压力,力挺邓公的人之一。
当时,邓公被罢免全部职位,下放改造。军队内关于要不要批判他的声音始终不统一。最后,还是韩先楚拍了板,认为中央只是剥夺了邓公的职务,又没有开除党籍,说明对他还是认可的。战士们不应该对自己的同志采取批判态度。就这样,江青打压邓公的计谋最终破产。
事后,江青恼怒的说:军队中有两霸,一个是许世友,另一个就是他韩先楚。
敢在邓公危难时仗义执言的人,自然也不怕再为陈再道争取机会。
毛主席听到韩先楚的要求后,并没有生气,而是哈哈一笑说:那就让他给你做副手去吧。
就这样,陈再道得以重新进入部队,担任了福州军区副司令。就任那天,韩先楚亲自去迎接。老战友见面,彼此之间无限感慨。
后来,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韩先楚要从福州调去兰州军区。不同于许世友等人的疑惑,他在接到命令后,立即收拾行囊,仅带着几个人就去上任了。刚到兰州,这里的沙尘暴和大风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但旋风司令并不生气,反而生出无尽豪情,誓要和老天爷比比,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旋风。
1986年10月3号,这位为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性格刚强豪爽了一辈子的旋风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
韩先楚离世后没几年,曾经的老战友陈再道,同样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4岁。
先烈虽然已经离去,但他们留下的精神,和打拼出来的和平国度,却让后人受益终身。在这里,让我们向韩先楚致敬,向所有的先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