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达提出将贺子珍下放大西北,毛泽东:我不同意,是谁出的主意

论史观事 2024-04-02 08:14:42

1959年夏天,庐山会议的召开,为毛主席与正在南昌休养的贺子珍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缘。

7月9日晚上,毛主席和贺子珍终于在“美庐”秘密会见了,这是时隔22年后的第一次见面,尽管此后毛主席和贺子珍都分别两 次和三次登过庐山,但他们此后却再也没有相见,一别竟成永别!

当时“美庐”会面,贺子珍整整50岁,毛主席66岁。

原先的夫妻再次相逢,贺子珍喜极而泣,瞬间有些恍惚,激动地一句话说不出来只是一个劲地掉眼泪。

“你老哭又不说话,以后见不到了, 又想说了……”毛主席给她端了一杯茶,轻声安慰道。

于是,贺子珍止住哭声,毛主席非常关切地询问了她的身体、生活情况,当得知贺子珍在苏联的遭遇后,不禁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 “你当初为什么一定要走呢?”

一听这话,贺子珍又止不哭了起来,她哽咽地说:“我那时太不懂事了,都是我不好。”

可以说贺子珍此时再次看到深爱的丈夫,早已是无语凝噎、五味杂陈。

恐怕即便是具有浪漫情怀的毛主席,也无 法体味贺子珍复杂的心情与心境,因为这一切确实令人意想不到。

1970年,毛主席最后一次登上庐山。在此期间,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知道,其实贺子珍对我最好,她有病总是怀疑别人要害她,但从不怀疑我。”

而彼时的贺子珍则住在上海的一座幽静花园里。花园里种有毛主席最喜欢的腊梅花……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山河呜咽、日月同悲,全国人民笼罩在悲痛之中。

当噩耗传来,贺子珍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不停自言自语:“怎么一下子就走了,怎么一下子就走了呢?”

很多人都看到她当时出奇的冷静和平静,然而谁又能知道,这位老人其实已经将悲痛化为了心底深深的思念和缅怀。

三年后,70岁的贺子珍在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的陪伴下,来到了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她听从了亲人和医护人员的嘱托不让自己哭,而是紧紧地用牙齿咬着那块毛主席送给她的白手帕,但滚动在她眼里的泪珠早已经几千次几万次……

毛主席和贺子珍,既是亲密战友,又曾经是患难夫妻。他们的婚姻可以说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著名的红色婚姻之一,尽管才短短十年,但足以撼人心魄,充满传奇色彩。

1925年,16岁的贺子珍就成为江西永新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并领导了永新暴动。

当大革命失败后,她转战井冈山,成为井 冈山革命队伍中的第一个女战士。

也就在那片红色革命地区,18岁的贺子珍与34岁的毛主席相识相恋,并于1928年结婚。从此,贺子珍担任了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和机要秘书”成为彼此的亲密战友。

1934年10月,贺子珍和毛泽东一道,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并被编在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

当时刚踏上征程的时候,贺子珍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尽管行程艰难,但她坚决不要特殊照顾,紧跟着队伍行军,并且还时刻想到照顾别人。

1935年2月某一天,当部队正以急行军速度穿过贵州苗族的一个村庄时,已经即将临盆的贺子珍突然脸色发紫、疼痛难忍,卫生员一看立马跑到休养连党总支书记董必武那里:“报…告书记,大姐要生了…路边有一个窝棚,先到那里吗?”

彼时敌人飞机在轰炸,不远处传来了敌我部队的接火,董必武急得一头汗大喊一声:“进窝棚!”

就这样,经过了几分钟的生死时速,贺子珍终于生下了孩子。

而由于敌人正在迫近,担架手立刻把贺子珍抬上了担架又踏上了征途。

到了驻地后,毛主席闻讯赶了过来,他心疼地看着贺子珍“子珍,让你受苦了!”贺子珍眼泪瞬间涌出,扑倒在丈夫怀里。

由于贺子珍分娩后身体很虚弱,毛主席便拿出9块银元,交给警卫让他给妻子买点吃的补补身子。但贺子珍坚决不让,她认为中国革命更需要毛主席,他才应该补养,而自己无关紧要。

为此,毛主席深受感动,就说:“那就买条鲤鱼吧!咱们可以一块吃!”贺子珍这才勉强同意了。

可以说贺子珍与毛主席在战争岁月中患难与共、伉俪情深,其彼此扶持相互尊重的精神可歌可泣。

而毛主席虽然一生坚韧刚强其实他的内心也是无比柔软,据后来人回忆说,毛主席一生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泪,一是听到穷苦人哭诉时,二是自己的警卫员牺牲时,这第三就是为妻子贺子珍流过眼泪。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3月份期间,休养连来到了贵州盘县五里排,战士们刚要准备宿营,忽然三架敌机呼啸而来,司号手立即吹号通知大家隐蔽。

彼时贺子珍也立马跳进高沟里躲避起来,而正在这时,她发现一副担架的担架手已经被炸死,担架上的伤员正挣扎着要爬起来,贺子珍立马窜出高沟,朝着伤员跑了过去,就在这时,一架敌机发现了她,很快机枪弹汹涌而至,贺子珍勇敢地扑在了伤员身上……

最终,贺子珍的身体留下来17枚弹片,并由此落下了一身病。

彼时,毛主席已和红军总部已经离贺子珍有十多里路程。他闻讯后二话不说,立即带着傅连医生和三个警卫员连夜往回赶,一进门便问:“贺子珍在哪里?”

当他提着马灯走近贺子珍的担架,看着浑身上下缠满了绷带、脸色苍白的妻子,急切地呼唤着:子珍……子珍……然后眼泪夺眶而出。

后来,毛主席还把自己的小黄马给妻子然而贺子珍由于伤势太重,一直未能骑上这匹马,但这无不充分体现了一个丈夫对妻子的关切和爱护。

然而世事弄人,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曾经恩爱如初的夫妻俩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延安时期,毛主席的地位得到巩固,而贺子珍也不愿意只做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她更渴望学习、独立工作,可以说性格非常刚烈。

而毛主席发起脾气也雷理万钧之势,于是两人往往为了一些琐事常常争吵,尤其有时候毛主席开玩笑说:“你政治上落后、不进步”。

这导致自尊心强的贺子珍感到万分委屈,最后终于不顾毛主席的一再劝阻, 执意去了苏联,谁知这一去却铸成终身遗恨。

1966年,陈伯达提出想要将贺子珍下放到大西北,由于自己不能当面请示毛主席,更不敢直接去找,便恳请汪东兴转达。

谁知毛主席听后直接皱起了眉头:“这件事我不同意,这是谁出的主意?他们有本事就干,反正我不同意。”由此贺子珍还得以继续留在了上海。

1984年4月,贺子珍与世长辞,享年75岁。

0 阅读:0

论史观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