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电视演讲中宣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将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
普京表示,乌克兰当局是西方操纵下的新纳粹分子,不但犯下了种族灭绝罪,还帮助北约东扩,威胁俄罗斯的国土安全。
因此,俄罗斯要对乌克兰展开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的行动。
普京刚发表完讲话,就越过俄军高级将领,直接向旅级指挥官发布命令,兵分三路对乌克兰进行军事打击。
俄乌开战的消息铺天盖地,成了全球热议的话题。
不少人认为,俄军可以神兵天降,可以“速通基辅”迅速结束战斗。
然而,三年已经过去,两国的冲突仍在继续。
那么,乌克兰面对俄罗斯为何还在苦苦支撑?乌克兰已经垮了,泽连斯基和乌军官兵究竟在替谁打仗?冲突何时可以结束?
俄罗斯与乌克兰同属于东斯拉夫民族,两国本为一国,两族本为一家。
公元862年,留里克建立政权定都诺夫哥罗德。
20年后,奥列格率军南下,征服基辅,基辅罗斯正式建立。
此后,基辅成为东斯拉夫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后来,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各公国逐渐崛起,成为后来俄罗斯国家的雏形。
而到了到18世纪末,除了加利西亚等少数地区外,乌克兰大部分地区都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乌克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并于1922年成为苏联的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
乌克兰作为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为苏联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苏联解体后,俄乌两国尽管在边界划分、克里米亚问题、乌东地区等方面存在重大分歧,但关系一直保持密切。
进入20世纪后,乌克兰出现了几位亲西方的领导人,一心想着加入欧盟、进入北约。
受他们的影响,不少乌克兰民众也萌生了“去俄化”思想。
2013年,乌克兰亲俄派领导人亚努科维奇推翻了乌克兰最高拉达的决定,拒绝与欧盟签署合作协议,并与俄罗斯领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建立更紧密联系。
紧接着,大量民众走上街头,推翻了亚努科维奇的统治。
随着亲欧派的波罗申科上台,俄乌关系迅速恶化。
2014年,克里米亚通过公投,脱乌入俄。
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又相继宣布独立,并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
乌克兰出兵平乱,顿巴斯战争正式爆发。
2018年11月乌克兰正式宣布,将加入北约和欧盟作为首要国家战略。
次年,泽连斯基上台。起初,他采取对俄软化态度,主张温和处理顿巴斯战争。
但2021年局势迅速升温,俄乌关系瞬间激化。
泽连斯基签署了一系列法令,与俄罗斯“划线为敌”,还允许西方国家进入本土演习。
乌克兰对外频繁拉拢欧美、争取援助,与美国签署一系列文件。
乌克兰的意图很明显,引进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俄罗斯构成威胁。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当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大为光火,冷战险些变为“热战”,甚至是核战。
俄罗斯自然也不会放任北约的势力,进入俄乌边境,而坐视不管。
要知道,北约就是为了打击苏联而成立的。
苏联解体后,北约就把俄罗斯当成了最大的“仇家”。
假设俄罗斯对北约东扩听之任之,那么莫斯科就等于暴露在了“敌人”的炮火之下。
所以,俄罗斯必须出兵乌克兰,以阻止北约东扩。
泽连斯基是演员出身,时至今日各大媒体平台,还流传着他劲爆热舞的视频。
普京人送外号“普大帝”,曾经的克格勃传奇特工,车臣戡乱时,亲自驾驶战斗机深入敌腹而一战成名,是人人称颂的铁血硬汉。
俄乌两位领导人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俄乌两国的实力也有着天壤之别。
俄罗斯是全世界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1709.8万平方公里,是乌克兰领土面积60.37万平方公里的28倍多。
俄罗斯人口1.438亿,是乌克兰人口3773万的3.9倍,明显在劳动力、军队人员的供给上远超乌克兰。
乌克兰敢跟俄罗斯叫板,可谓不自量力。
俄乌冲突打到今天,乌克兰损失惨重,随时都有亡国的风险。
按照俄罗斯国防部给出的数据,乌克兰军队在持续的冲突中损失了70余万名军事人员。
2024年初,乌克兰适龄男性人口较战前减少约45%,其中18-27岁年龄段的减少幅度高达60%。
乌克兰的经济水平更是一落千丈,GDP较战前下降约35%;工业部门的劳动力缺口达到战前水平的55%,军事工业和大量工业设施被摧毁,农业生产效率下降40%
大量发电站、桥梁、道路、机场被毁,基础设施损失总额超过3340亿美元,未来五年的重建资金需求可能超过7000亿美元。
早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前,普京就曾明确表态“不会侵占乌克兰领土”。
普京也给出了和谈的条件:乌克兰保持中立,不再寻求加入北约;乌克兰缩小军队规模,减轻对俄罗斯的潜在威胁;俄罗斯必须控制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4个州。
然而,泽连斯基就是死咬着不肯松口。
既然泽连斯基不肯罢休,那就打到底。
俄罗斯怒了,“掀桌子了”。
它的态度非常强硬,正如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发出警告:“要让冲突结束,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所提出的条件必须完全得到满足。”
里亚布科夫又说:“这就是我们的立场,而且美国、英国和其他人对此了解得越早越好,每个人所希望的政治解决也会更为临近。”
乌克兰已经被打散、打烂,再继续打下去,壮丁们都快打没了。
是否接受普京条件,与俄罗斯进行和谈,选择权既不掌握在泽连斯基手中,也非在前线冲杀卖命的士兵所能掌控。
不论是泽连斯基还是乌军官兵,他们从来就不是为了乌克兰国家主权和人民而战。
乌克兰东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西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接壤。
西欧国家历来将俄罗斯视作最大的威胁,它们一直担心,俄军的钢铁洪流会穿过乌克兰大平原,进军西欧腹地。
因此,它们一直想拉拢乌克兰,让它变成对抗俄罗斯的“桥头堡”。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欧国家就一直在拱火,各种宣扬支持乌克兰。
不论俄乌冲突的结局如何,对西欧国家都是有利的,而且时间越长,对它们越有利。
俄罗斯无论输赢,都会因为冲突消耗大量的军事、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短期内很难对西欧构成威胁。
西欧还能通过源源不断的经济制裁,限制俄罗斯的战后恢复。
为了让乌克兰尽可能的拖垮俄罗斯,欧盟在各个场合为其擂鼓助威。
至于真金白银的援助,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
欧盟对乌援助承诺总额一直在增加,在2024年2月29日达到了1460亿欧元。
然而,欧盟对乌援助划拨总额却只有780亿欧元,仅占承诺总额的50%。
欧盟并不希望乌克兰一定能赢,只要拖住俄罗斯就好。
除了欧盟,乌克兰也一直受美国操纵。
美国对俄罗斯的敌意,并不比欧盟小,它甚至一直希望肢解俄罗斯。
美军如果直接下场与俄罗斯开战,那么带来的损失美国承担不起,还可能会挑起新一轮世界大战。
而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就成了美国的“代理人”。
美国只需要向乌克兰送些经费和过时的军事武器,就能牵制俄罗斯的发展。
对于不同的美国政客,在俄乌冲突中追求的利益也不同。
在“敌对俄罗斯”的大背景下,拜登选择支援乌克兰,以团结盟友,彰显美国影响力,从而给自己“刷政绩”。
而特朗普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他追求的是“美国优先”。
特朗普在竞选时就曾放言,如果他赢得总统大选,将在就职典礼之前解决俄乌冲突。
特朗普还说:“我们会在(处理)俄乌问题上非常努力,(冲突)必须停止,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必须停止”。
特朗普在上台后,也展现出了自私的一面。
他要求北约欧洲各成员国,都提高对乌克兰的援助,“我们对乌克兰的援助比欧洲多出近2000亿美元。他们至少应该支付同样多的资金,但实际上应该更多。”
特朗普已经冻结了几乎所有的对外援助项目,他表示,乌克兰想要继续获得援助,就必须用稀土来换:“我想要相当于5000亿美元的稀土(金属),他们实质上同意这样做。所以至少我们不会觉得自己愚蠢。否则,我们就是愚蠢。我告诉过他们我们必须,必须得到一些东西。”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很响亮,一方面美国得到了乌克兰的稀土;另一方面,乌克兰又在前线替美国消耗俄罗斯。
乌克兰矿产资源的总估值近14.8万亿美元,其中7.3万亿美元属于俄罗斯控制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
美国想要稀土,乌克兰就必须继续作战,以夺回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
在西方的要求下,泽连斯基试图不惜一切代价拿回失去的储量,而普通乌克兰人和士兵的生命对他来说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