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越南人民正处于反抗法国侵略的艰苦斗争中。法国军队不仅加强了对北越的攻势,还与逃至南方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勾结,企图通过南北夹击的策略,彻底摧毁越南民主共和国。
1950年1月,北越领导人胡志明远赴北京,向中国寻求援助。面对这一请求,主席迅速做出果断的决定,同意派遣一个顾问团,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协助越南抵抗法国侵略。而谁来做这个军事顾问团的团长,胡志明拒绝了其他人选,指名要求让陈赓出马。
陈赓与胡志明有着深厚的友谊,两人在大革 命时期就已经相识,当时胡志明是孙中山苏联顾问的翻译,而陈赓则是孙中山的警卫。在胡志明提出让陈赓赴越南的请求后,军委立刻将情况上报给了主席。
主席始终密切关注着越南战局的发展。基于“唇齿相依”的战略考量,他迅速做出了支持越南抵抗法国侵略的重要决策,立即派遣陈赓率军事顾问团前往越南。
1950年7月7日,陈赓等人从昆明出发,在到达边境地区后,徒步穿越崎岖的山区前往越南。尽管他的腿受过伤,但他坚持不骑马,与大家一起并肩行进。
陈赓此次的角色是军事顾问,协助越南人民军抵抗法军。当时越南的形势非常紧张,法军在越南的驻军数量已经达到了25万,他们不仅装备先进,还获得了美国的武器支持。
法军的战术意图十分明显:加强对南越的控制,清除北越的越共武装力量,封锁中越边境,以切断外部对越南的援助。在这种紧迫的情况下,胡志明才急切地寻求中国的支持。
在抵达越南后,陈赓立刻亲自去到前线实地调研,对越军的实际情况有了初步的掌握,并随即与武元甲探讨战略计划。由于陈赓刚抵达越南,加之越军对他并不熟悉,因此许多人对他的军事能力持保留态度。当陈赓提出首先攻击东溪的战略构想时,甚至武元甲也当场表示反对,他认为应该优先考虑攻击高平。
陈赓在前线视察时,特别关注法军在高平和东溪这两个战略要地的情况。根据情报显示,东溪的守军仅有400人,且防御工事并不坚固。陈赓据此认为,可以先对东溪发起攻击,随后切断与高平的外部联系,然后诱使法军增援,最后人民军在野战中大量杀伤法军的有生力量。这样一来,再对高平发起攻击时,面临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而这个“围点打援”的战术是我军常用的战术,陈赓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然而,陈赓这一战术布局却难以被越军的高层军官们所理解。他们担心攻击东溪会惊动高平的法军,使对方提高警觉,从而增加攻占高平的难度。一些人民军高级干部甚至私下抱怨,认为这位来自中国的“土顾问”并不擅长打仗。
面对众人的质疑,陈赓并未表现出不悦,而是耐心地向武元甲解释选择东溪作为首攻目标的理由及优势。在陈赓细致的解释下,武元甲最终被说服,接受了陈赓的作战计划。
1950年9月16日,北越军队首先对东溪发起了攻势,并迅速清除了敌方前沿的几个阵地。随后,第209军团也加入了对东溪的进攻,但不久后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得知209团因迷路而未能及时到达预定位置后,总攻时间被一再推迟,直到黄昏时分才决定发起全面攻击。
北越军利用机枪和火炮对敌军阵地发起了突袭,许多法军因措手不及而陷入混乱。到了午夜时分,越军报告说大局已定,东溪即将被占领,。这与陈赓的预期相符,毕竟在7000人对400人的战斗中,胜负似乎早已注定。
此时陈赓感到疲惫,便去休息。但当他醒来后,接到了胡志明一个出乎意料的电话。电话中胡志明焦急的的说,越军非但没有攻下东溪,还两次失守阵地,伤亡惨重,请求陈赓直接接管战斗指挥权。
为了两国之间的革命友谊,陈赓无奈地接受了这一请求,亲自指挥战斗。他下令174团、209团和山炮营同时对东溪发起攻击,能投入多少兵力就投入多少,至于其他地方武装,则被命令撤到外围交通线驻守,既避免干扰越军的进攻路线,也防止法军可能的逃窜。
在陈赓的直接指挥下,东溪据点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被越军完全控制。战斗结束后,陈赓审视着手中的战报,脸色铁青:7000人对抗400人,耗时一天一夜,自身伤亡超过800人,还让20多名法军逃脱。这样的战斗结果,让他感到难以接受。
随后,陈赓将军亲自挂帅,指挥越军作战,他多次运用“围点打援”的战术,使越南军队深刻理解了游击战的精髓。成功夺取了一些战略要地,实现了一批小规模但意义重大的胜利。还让越军首次成功歼灭两个法军连队驻守的据点。胡志明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尽管取得了初步胜利,陈赓并未因此而自满,他清楚地意识到,接下来的战斗才是真正的考验。
胡志明对陈赓的帮助表示了深深的感激,并意味深长的对武元甲说:“你与陈赓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句话不仅仅是对武元甲个人能力的评断,更是对整个越南军队评价。
在一次庆祝胜利的宴会上,有越南军官好奇地询问中国是否还有像陈赓这样的将领,陈赓只是微笑,没有回答。
不久之后,朝鲜战争爆发,陈赓紧急离开越南返回国内,在韦国清等顾问团成员的继续帮助下,越南武元甲指挥越南军队发起了奠边府战役,对入侵的法国军队造成了沉重打击,从而一举改变了越南北部的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