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被抄家时,一共有多少家产?雍正拿到清单后心都凉了半截

醉美记录本人 2025-02-05 16:04:14

清朝小说家曹雪芹,写出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这本书中蕴含的思想底蕴极为深刻。

作为四大名著中最情描写最为细腻的一本,它甚至能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读者就是书中的人物一般,经历了书中角色的喜怒哀乐。

但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在清朝却被列为禁书,差点失传。

幸好这本书的孤本落到了纪昀的手里,这才让《红楼梦》得以流传下来。《红楼梦》的内容之所以这么好,与曹雪芹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他的家族又发生了什么事?

御前侍卫出身

曹家从曹雪芹的曾祖父那一代开始,就是皇帝面前的红人,经常能与皇帝见面,因此十分受宠。

不过康熙也不会没来由地宠一个奴才,他喜欢曹玺是因为曹家是有战功的。

在曹玺少年时,他们家还是镇守沈阳的大将军。

只可惜很快就不是了,努尔哈赤带领后金大军占领了东三省,曹氏一家都成了俘虏,曹玺虽然还是幼儿,但是他也被满人收了当“包衣”,也就是从小就伺候主子的奴才。

而曹玺的父亲曹振彦成了多尔衮手下的大将,还曾经平定过山西的叛乱。

曹玺长大之后,凭借着自己包衣的身份,还担任过工部尚书。他的妻子孙氏,也是满人的包衣,还是康熙的保姆。

清军刚入关那会儿,满人的汉语水平都一般,康熙也不例外。其实曹玺的原名并不叫“玺”,他叫曹尔玉,但是康熙给他写错了,曹玺也就这么错着叫下去了。

康熙很喜欢这个从童年时期就陪着自己的曹玺,于是就给曹玺安排了一个美差,让曹玺担任了江宁织造。

江宁织造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江南织造局。

在明朝嘉靖年间,这个江南织造局可是十分有名的,朝中那些有实权的大臣也不敢招惹这里的官员。

曹玺在江宁担任织造,他的长子曹寅在宫里当康熙的御前侍卫。

康熙选择御前侍卫的标准很简单,不需要是满人出身,不需要是大臣的后人,只要是康熙信任的人,就可以担任这个职位。

曹寅从小就是康熙的伴读,跟康熙一起长大,自然深得康熙的信任,他也是康熙的第一批御前侍卫之一。

曹寅长大之后,康熙让他在自己身边留了几年,然后就将他任命为苏州织造。三年后他又接了曹玺的班,担任了江宁织造。

曹寅担任江宁织造期间,是曹家最为鼎盛的时期,此时的曹家已经是公认的“南京第一豪门”,甚至在全国都有名气。

而且康熙还是一如既往地相信曹寅,他一生六次“南巡”,有四次都是住在这南京第一豪门,足见康熙对曹寅的信任。

虽然曹家通过康熙获得了很高的名望,但是这种名望也不是谁都拿的。如果让南京排名第二的富豪来替代曹家呢?

他连一次“南巡”都撑不住,康熙要是在他们家住上一次,能把他们家住到破产。

虽然曹家能扛住康熙的花销,但是曹家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银子都去哪了?

曹寅为了能让康熙高兴,每次接待康熙都使用最高待遇,花银子的速度比烧银票还要快。

最终,就连曹家这样的庞然大物都扛不住了。曹寅为了不让康熙失望,从府库里“借来”了大量的白银,他以为自己日后能把这个窟窿填上。

但是曹寅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借出来的亏空越来越大,根本填不上。幸好他跟康熙有交情,当有人以此弹劾曹寅时,康熙还把这奏折压了下来。

但是康熙看到亏空的数额之后也吓了一跳,他以为曹寅只是拿了几十万两急用,但是曹寅足足亏空了三百万两。

康熙一看这数额如此巨大,他赶紧将曹寅找来,苦口婆心地劝曹寅赶紧将口子补上,不然就连他这个皇上也救不了他。

但是曹寅能有什么办法呢?他看着这巨大的财政漏洞,就如同一片大海一样,就算是把人填进去,也填不满这个大洞。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五十四岁的曹寅不慎得了风寒,后来又得了疟疾,很快便病入膏肓。

曹寅的长子曹颙赶紧进京报告康熙,康熙也很担心自己这位老伙计。他派人拿出皇家秘制疟疾特效药,让曹颙带着药回去救曹寅。

但是可惜还是晚了一步,曹颙刚带着特效药回到家,曹寅就咽了气。

康熙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就让曹寅的长子曹颙任接了父亲的班,但是康熙可不光是为了照顾曹家人,他担心曹寅死后他的欠款会变成坏账,这可是一笔数目不小的银子。

曹颙接过江宁织造的担子后,他才明白父亲身上的压力有多重。

曹颙才继任江宁织造三年便去世了,只有二十三岁。

康熙原本还想让曹颙的儿子接任,但是他才二十三岁,哪里来的儿子?就算是有儿子,也肯定是个小孩。

康熙下令赶紧在曹家找一个能接替曹颙的,于是曹颙的表弟曹頫接任了江宁织造的职位。曹頫的父亲是曹宣,曹宣是曹寅的弟弟。

曹頫刚得到圣旨的时候,心里不免高兴了一阵子,他原本以为这种好事不可能落到自己的手上,但是命运无常,这“好事”还真让他碰上了。

当曹頫真的接任江宁织造后,他终于明白注重养生的大伯为什么会突然病逝,健壮的大哥为什么二十三岁就英年早逝。他看见这么多的欠款之后,恨不得一头撞死在柱子上 。

但是曹頫没有这么做,他觉得自己还年轻,他想搏一搏。

但是现实很快便打了他的脸,康熙去世之后,雍正皇帝即位。

雍正皇帝上任的第一天,他就对天下群臣说:“我不像父亲那样宽容,我不会放过那些贪官污吏。那些府库里有亏空的,最好赶紧把窟窿补上。要是被我查出来,可就不是补上亏空那么简单了!”

这一番话让曹頫的脸一下就白了,他就算将家里的所有东西都卖掉,也补不上这天大的亏空。

为了减轻罪责,曹頫开始拜访朝中官员,到处求人说情,甚至找到了十三王爷府,请求雍正看在先人的份上,能不能宽限些时日。

雍正虽然对曹頫这种托人求情的行为十分厌恶,但是老十三的面子他也不能不给。于是他给了曹頫三年时间,让他去补上亏空。

这三年期间,曹頫四处奔走,但是能借到的银两却是寥寥无几。雍正五年,曹頫依然没有凑够银两,于是雍正便对曹家下手了。

雍正以贪污罪将曹頫关进了大牢,想看看曹頫有没有点觉悟,能不能拿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但是在曹頫革职查办蹲大牢的时候,他居然还托人转移财产,试图躲过雍正的抄家。曹頫所有的计划都被雍正看在了眼里。

曹頫这种犯错不认错的行为彻底惹怒了雍正,雍正原本就不怎么喜欢曹氏一家,因此他立刻下旨:将南京曹家给朕抄了!曹家就此没落。

不久之后,曹頫身上带着枷锁,和家人来到北京,回到了曹家老宅,也就是当年曹尔玉一家人住的那房子。

原本雍正觉得自己给了曹頫三年时间,他应该能凑到很多钱,他还想从曹家这里大赚一笔呢。结果当雍正拿到查抄曹家的清单时,雍正都被吓了一跳。

为什么?因为这张清单上满打满算只有六万两,曹家的钱呢?都被曹頫拿去补府库的亏空了。

如今的府库亏空只剩下了十万两不到,但是曹頫是无论如何也借不出来了。

雍正即位后闹得朝中人心惶惶,现在谁也不敢轻易往外借钱,生怕自己成为雍正的下一个目标。

雍正叹了口气,并没有对曹頫做出下一步判决。若是以往出现这种情况,雍正是不会放过的,但这次他心软了。

落魄的曹家少爷

关于曹雪芹的父亲是谁的问题,红学家们已经讨论了好久了。

有人说,他是曹颙的遗腹子。

而根据史书记载,曹颙确实是有一个遗腹子的,他去世的时候孩子还在母亲的肚子里,还有三个月才能面世。也有人说,曹雪芹的父亲就是曹頫。

而现在最普遍的说法还是偏向于曹雪芹就是曹颙的遗腹子。

当曹頫来京城受刑时,曹雪芹一家也跟着来了。

原本他们还有个地方住,但是曹頫的债主们找上门来后,逼着曹頫卖掉了曹家老宅,最后曹家的人连个住的地方也没有了。

乾隆元年,大赦天下,曹氏的欠款也一笔勾销,他们再也不是有罪之人了。此时的曹雪芹也已经长大,开始自己谋生。

此时的曹頫生了病,只能在家休养,曹家的重担都落到了曹雪芹的身上。曹雪芹结识了京城中的一些青年才俊,并在他们的推荐下做了官府的文员。

虽然俸禄不多,但日子还算过得去,此时的曹雪芹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依然心怀大志,经常与好友高谈阔论。

曹雪芹的好友们其实都很敬佩他,曹雪芹作为一个罪臣之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习,居然能有这样的才学,确实令人钦佩。

在这些朋友的鼓励下,曹雪芹写出了《红楼梦》的草稿《风月宝鉴》。在得到好友们的一致认可后,三十三岁的曹雪芹离开了京城,隐居在了西山下的一个小村子里,平日里靠着卖画卖字和朋友们的接济生活。

最终,曹雪芹花了十几年时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写出了这篇“亲身经历”的巨著。

0 阅读:1
醉美记录本人

醉美记录本人

胡思不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