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弹劾案还没完,但也快结束了!
仔细品味这一事件才真正明白:无论是谁,无论身在什么位置,都不能任性妄为,自由的前提是尊重约束。
如今,尹锡悦将迎来属于他的“终审”,他是否会下台?

此外,李在明也不只是在等待,而是早已经开始布局下一任总统大选。
对大家来说,最重要的便是他对美国的态度。
那么,李在明是如何看待美国的,为何说他已经着急表忠心了?
慢慢读完本文,会得到您想要的答案。
当地时间2月18日,韩国宪院主持的第九场辩论会在尹锡悦缺席的情况下结束,仅双方的代理人出席。
因此,这场辩论并没有多少看点,大家期待的应该是定于2月20日举行的第十场辩论。
说起这场辩论会,也是来得“很不容易”。

一方面,若不是尹锡悦方面的一再要求和申请,韩国宪院不会增加第九和第十场辩论。
也就是说,早在2月13日,弹劾案的所有辩论就该结束了。
可是,尹锡悦发现已经结束的8场辩论提供的证词对他非常不利,所以他决定再使用一惯的拖延策略,强烈要求宪院增加辩论场次,来诉说他的“冤”情。
另一方面,原本宪院确定的时间是下午14时,可现在又延迟了一个小时,到15时才开始,这也与尹锡悦方面的拖延策略有关。

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由于20日上午还要参加首尔央院举办的一场调查会,所以时间存在重合,因此要求辩论会另择他日。
但实际上,他纯粹是不想面对“终审”,不想接受自己的结局。
尽管首尔央院的庭审也是在20日,但结束的时间很早,而且根据韩国的规定,被调查者可出席也可以不出席。
这压根儿不影响后续的辩论。
所以尹锡悦就是想以此为借口,将“终审”的时间一推再推。
然而,宪院这一次没有满足他的全部要求。

你不是说怕太累了影响辩论效果吗?
你不是想改时间吗?
好,我答应你,但只是推迟一个小时,日期不能变,还得是20日。
所以,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最后一场辩论的结果。
待辩论全部结束之后,大概半个月之内就会宣布弹劾案的最终结果。
届时,尹锡悦究竟是复位还是下台,都会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也就是说,距离尹锡悦案结束的时间,应该不会超过半个月。

给大家一个参考的时间,以朴某惠案为例,辩论结束之后11天就宣布了结果。
那么一旦尹锡悦下台,韩国又将面临另一件大事,那就是提前大选。
目前比较热门的人选都有哪些?
李在明、吴世勋、金文洙。
这3人当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李在明,而后面两个人则是他的对手。
此前有民调显示,金文洙的支持度还要略高于李在明。
但这一民调或许不可信。

例如,当年尹锡悦就是利用了明泰均,故意抬高支持度,来制造舆论和吸引注意力,并且还凭此成功赢得了2022年总统大选。
所以,韩国“执党”很可能是想故技重施,操纵一个所谓的民调来制造舆论。
而另一边的李在明呢?
他也忙着布局呢!
要知道,他已经错失了2022年大选,等了这么多年,做了那么多事,好不容易出现一个机会,他当然是志在必得。
而要想赢得大选,有一个话题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对美国的态度。

究竟是完全倾向,还是保持平衡,或者说是直接远离?
这3种态度,哪一种更适合目前的韩国,民众的口味又是什么呢,这是困扰在李在明心中的两个问题。
上一次参选,他之所以失败,是不是这一态度没有把握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审慎思考,他终于得出了自己的答案。
当地时间2月14日,李在明在接受采访时称,“欢迎特朗普重启与朝对话”。
显然,他这是要效仿文在寅,试图恢复与朝方的关系,并且缓和美、朝、韩的紧张气氛。

但实际上,无论是当年的文在寅还是现在的李在明,甚至包括尹锡悦,都很明确的认识到一个道理:韩国无法左右美国的对外关系,所以只能附和。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文在寅和李在明都主张对朝温和,而偏偏尹锡悦就要主张对朝强硬?
我们不妨联系同时期的美国,文在寅2017至2022在任,当时主要是特朗普的任期,他希望缓和与朝方的关系,难道文在寅敢和他对着干吗?
当然不敢。

同样的,尹锡悦参选时,美国已经换了总统,并且拜某主张对朝强硬,那么大家想想,尹锡悦敢说一个不字吗?
再来看看今天的李在明,特朗普可是走上过朝方土地的人,他对朝相对来说比较温和,李在明当然也清楚。
所以,他才会作出上述表态,这是要紧紧地向美靠拢。
此外,他还表示,“对韩国来说,美国至关重要,应该要巩固美、日、韩三边关系,美国不必担心我们上台之后会削弱这一三边关系”。
“至关重要”一词,已经说明了李在明的态度。

而“不必担心”则是他在表忠心。
不过,他同时也重视与我方的关系,认为韩国无法承受疏远我方的代价。
可见,李在明选择的是平衡策略。
但也应该注意到,如果真的是他上台,他也仍然会把美国摆在第一位,只是对我方和朝方的态度不会像尹锡悦那么强硬罢了。

总之,从已经结束的9场辩论来看,尹锡悦复职的可能性小之又小,多数证词均对他不利,特别是涉嫌内“乱”的部分。
而他即将迎来的终审,也无法挽回失败的结局。
他以为韩德洙出庭作证会扭转局面,但这不过是痴心妄想。
李在明呢?
他想通过向美国表忠心,来获得“亲美”民众的支持,又想通过对朝温和,来赢得态度比较犹豫的民众的支持。

这么看来,他比较符合特朗普的口味,再结合当年文在寅的经历来看,他成功当选的可能性比较大。
所以今后5年与我们打交道的韩国总统,很可能就是李在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