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长安汽车、东安动力、东风汽车、东风科技等,几乎在相同时间段发布了重要公告,称其间接控股股东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公告中指出,此次重组可能导致其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强调实际控制人将保持不变。


其中长安汽车与东安动力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东风汽车与东风科技则隶属于东风汽车集团。
中国汽车三大央企——中国一汽、长安汽车、东风集团要合并的消息,最早传言于2015年。这在对于当时的中国汽车产业而言,绝对是核弹级别的消息,不过,三巨头的合并并没有如期而至,而是变成了三家央企领导人的相互轮岗,徐留平、徐平、竺延风、许宪平、邱现东、周治平等,都从原单位轮换到了新单位。
从目前双方发布的公告来看,本次可能的合并重组,缺少了一汽集团,含金量和波及面要逊色一些。
也有消息透露,兵器装备集团和东风集团不是互相重组,而是分别重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重组对象是同为军工央企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兵装集团的汽车业务(长安汽车、东安动力等)单独拿出来,与东风进行重组,缺少一汽也在情理之中。
数据显示,2024年,东风汽车集团累计销量为248万辆,长安汽车集团为268.3万辆,两者合计销量将超过500万辆,他们一旦重组合并,将迅速晋升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五大车企。
但是,央企的改革重组目的,早就不是做大,而是做强做优,真正达到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的。
只有规模的重组合并不会增加效率、增强竞争力,反而会增加内耗,削弱竞争力。所以,长安与东风的合并重组,大概率不会是两家企业的直接重组合并,而是在资源和资本层面上优化,让双方可以协同共享更多资源,优化资本投入产出效率,以此来达到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从双方公告中也可看出,此次重组可能导致其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强调实际控制人将保持不变。另据消息称,长安与东风合并后,不再保留长安、东风集团,旗下业务将会择优保留。在全新组建的汽车集团中,杨青将出任董事长,周治平出任总经理,刚刚从长安上调兵装集团的王俊将出任常务副总经理。现任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或将到龄退休。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中国自主品牌年度批发份额突破65%,零售份额突破60%,自主品牌在中国车市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显著下降,仅为35%。大多数央国企过去都仰仗着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大杀四方。因此,他们的自主品牌发展也相对缓慢,竞争力不强。这也导致了央国企在这一轮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处于相对比较困难的位置。强势崛起的,恰恰以民营车企为主。
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央国企的重组改革成为了一种必然手段。把双方优势资源拿出来,集中力量,在自主品牌方面下苦功夫。这就好比两个大商场,以前躺着赚租金和管理费就行,现在不行了,竞争太过于激烈,必须亲自开店,亲自下场做自有品牌,才能保证商场营收和盈利。

所以,长安与东风的重组整合,可能是新一轮中国产业整合的第一枪,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