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给上海弄堂里的小孩子取名三毛?|回眸张乐平的艺术魅力

美术报 2020-12-25 14:36:13

一个光脑袋、只有三根头发的小孩三毛”,在中国是个知名度非常高的漫画人物,虽然一直是个孩子的模样,其实到今年他已经85岁了,陪伴了几代读者的成长。

1935年,三毛诞生在杰出漫画家张乐平笔下。张乐平被誉为三毛之父”,名扬海内外;他用一生的心血浇灌了广大读者的心田,给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929年至1992年,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丰富多彩,不仅以漫画名满大江南北,他的年画、速写、素描、水彩画、剪纸、中国画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今年是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其笔下的三毛为何有超越时代的强大艺术生命力?为什么给这个上海弄堂里的小孩子取名三毛?让我们走近这位漫画大家,跟随他的作品了解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感受其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

张乐平

  在纪念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为指导单位,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回眸——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近日在中华艺术宫举办。本次展览展出其400余件作品,作品类型包括漫画、连环画、彩墨画、剪纸、时装设计、战地速写、彩塑、小说插图、年画等。展览分为不朽三毛”、绘事春秋”与辛勤园丁”三个版块,其中精选了中华艺术宫的珍贵馆藏作品《三毛从军记》的60幅原作(首次向公众亮相),全面立体地呈现了这位漫画大家别样的艺术风采。据了解,策展人为朱国荣,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月5日。

展览现场

  张乐平先生有许多和三毛相同的经历,他说画三毛就是画我自己”。三毛的形象最早出现在1935年上海《晨报》副刊上,他是上海普通家庭里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好胜心强,又会耍些小聪明。这一时期的漫画作品从儿童的视角来表现上海市民生活中的乐趣,开始引起人们关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三毛演变为一个心系民族安危的小人物,出现在《三毛从军记》里,揭露了国民党军队腐败的一面。三毛成了流浪儿,他在旧上海遭受的种种欺凌和压迫,唤起了广大民众的同情心。这一艺术形象渐渐地被人们接受认可,甚至成为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员。从不知甘苦到无依无靠,三毛艺术形象身份的转变,反映出画家的漫画创作上升到为人生的高度,担负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上海解放后,张乐平在漫画中依然保持三毛的儿童形象,让他在新社会的阳光雨露沐浴下健康成长。这一突破人的生理成长规律非同寻常的艺术手法,使得作品永远不朽。

三毛从军记 第86幅

三毛解放了

  《三毛流浪记》和《三毛从军记》是他两部脍炙人口的连环漫画,前者是中国美术馆的藏品,而后者则永久留在了上海。张乐平生前将这部连环漫画全部原稿捐赠给了上海美术馆,现为中华艺术宫藏品,弥足珍贵。他曾说:以艺术的角度上来说,我个人偏爱《三毛从军记》,但是《三毛流浪记》这一本更广为流传。”

三毛流浪记 前倨后恭

祖国万岁 1959年

  以漫画立足,以漫画闻名,张乐平的绘画却是超越漫画范围的,这得益于他在上海一家私立美术学校一年多学习的基础,加上他的聪颖勤奋,20岁左右的他,已经能够熟练掌握速写、插图、黑白画、拼贴画、广告设计、时装设计,以及泥塑制作,其中尤以剪纸为突出。画家秉承现实主义道路,吸取欧洲剪影艺术手法来展现上海这个大千世界,将剪纸变身为一种现代都市艺术,开创了海派剪纸的先河。他又把布料、色纸拼贴成作品,将泥雕与纸结合做成作品,反映出艺术家对当时西方刚兴起的现代艺术抱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并且巧妙地运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成为中国现代艺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大饭店

东郭先生 1955年

装束 1936年

抗战漫画是其漫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抗战全面爆发后,张乐平发起成立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参加漫画宣传队,辗转沪、苏、鄂、皖、浙、湘、桂、赣、闽、粤等地,创作出一大批漫画作品,用夸张的手法揭露鞭笞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与残暴,向大众吹响了团结战斗的号角。同时也画了一批战地速写,以纪实的手法把前线战士和志愿者的身影真实地记录下来。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为后人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抗战印记。

对内与对外1935年12月

  在张乐平的描绘下,战争结束了,而因为战争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孤儿涌入城市,三毛也成了其中的一员。尽管三毛在流浪中尝尽人间冷暖,但是他勇敢坚强、不畏强暴、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和精神,至今为读者称赞。新中国成立后,张乐平除了继续漫画创作以外,对彩墨画的兴趣日益浓厚,从人物到风景,从工笔到写意,均有涉及,而且画法迥异。

三毛日记1向日葵1950-1965年

小猫咪咪

比谁的快 1957年

值得一提的是,儿童,在张乐平一生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乐此不疲的主题,不仅在不同画种中都有小孩的身影,而且从1936年的《小孤女》,到1979年的《江南小女孩》,热情始终不减,跨度近半个世纪。儿童文学家任溶溶说过儿童文学很好玩”,在张乐平的画中同样能够感受到儿童美术带来的快乐。画家在表现新中国儿童幸福生活时,并不只描绘他们有学上、有书读的无忧和快乐,而是掇取他们在助人为乐中顾此失彼的有趣情节,来展示天真活泼、真诚可爱的精神面貌,寓教于乐、寓教于善。如果说三毛之父”是读者给予张乐平最确切的尊称,那么三毛爷爷”也许是张老最乐意接受的来自儿童们的心声。

马儿不吃草 1957年

江南小女孩 1979年

三毛”为何有超越时代的艺术生命力

■郑辛遥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张乐平先生绘画一生,作品无数,其代表作三毛”的漫画形象深入人心,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三毛流浪记》等连环漫画至今整整影响了中国五代人,更是蜚声海外。其笔下的三毛为何有这样超越时代的强大艺术生命力?可以用三个字来赏析归纳,即广、精、真”。

广——影响力广。《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无字漫画,仅靠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来表达作品。无字漫画,是国际上公认的最高级,也是最难表现的绘画艺术,连不认字的儿童或不识汉字的外国人都能看得懂。《三毛流浪记》流传十分广,在国内总发行量接近2千万册,此外还分别在法国、意大利获得国际顶级漫画节文化遗产奖、世界无字书大奖——特别荣誉奖。这些足以说明该作品影响力广泛。

《三毛流浪记》

  精——艺术精美。三毛形象活灵活现、人见人爱。之所以成功,首先,名字取得很亲切,就像是邻家小孩,其次艺术形象塑造得很可爱,形象加名字的完美重叠,使形象更易于识别,有鲜明的符号感。更主要的还在于他深入社会,细心体察百姓生活百态。为了画好作品,他与流浪儿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此基础上通过艺术提炼而创作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成就了此系列作品的经典和精彩。

《三毛流浪记》

  真——真情实感。文艺作品靠真情实感打动人。1947年的一个雪夜,先生在回家路上看见三个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流浪儿,正围着一个小铁罐吹火取暖,当晚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出门发现两个流浪儿童已被活活冻死。此事深深刺痛了先生的心,他奋然提笔创作了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三毛正是当时社会穷苦百姓生活的真实缩影,作品散发着张先生爱民的赤子情怀和艺术家人性的光辉。真”是此系列作品的灵魂和核心,也是作品艺术魅力经久不衰之所在。

  张先生从未受过美术专业院校培训,属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画家,天才加勤奋成就了这位漫画大家。他秉性善良、为人仁厚,内心深处爱憎分明;用手中的画笔歌颂人间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纵观他的漫画,现实性、战斗性、幽默性是最大特色,他的艺术成就将永载世界漫画史和中国美术史。

编丨厉亦平 ZYJ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11

美术报

简介:国知名的美术专业类媒体,内容涵盖艺术资讯、美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