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不结婚是自己的事,而不是要寻求集体认同感

胖胖说他不胖 2024-06-23 23:40:50

hi,我是胖胖。

选择共度一生的伴侣结婚时,喜欢可能比合适重要一百倍。只有喜欢,才能燃起激情;只有热爱,才能抵挡岁月的冲刷。没有喜欢,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细微末节,都会成为压垮婚姻的巨石。

喜欢和爱情可以是纯粹的,但婚姻从来不是理想化的存在。现实社会中,“有情饮水饱”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任何长期稳定的感情,都需要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婚姻像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增强抵御风险的手段。婚前交换信息,确定合伙人;婚后坚守共识,维持精神、肉体、物质的交流,一起打怪升级养孩子。

即便为了爱情而结婚,本质上也是情感与责任的相互交换与承诺。

想要步入婚姻,就要有点创业者的无知无畏。

各个阶段都有未知的风险,如果把所有事情都深思熟虑到无可挑剔,也许就永远没办法结婚了。

当然,那些不结婚会后悔的人,大概率结了婚也会后悔;而有幸福能力的人,结婚或不结婚都能找到幸福。

但无论如何,都要认真对待结婚这件事。

不管年龄多大,不管家人怎么催促,也不管身边有多少人结婚,都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

对于不想结婚的年轻人来说,婚姻真的无足轻重吗?

其实不一定。

一部分人反而认为婚姻非常重要,因为婚姻不像打牌,重新洗牌注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所以结婚前一定要慎重考虑,真正了解自己和对方的需求和期望。

有粉丝问我,为什么父母明明过得不幸福,还要不停地催婚?

其实,因为是孩子结婚,不是他们自己。

不管孩子幸不幸福,只要孩子结婚,他们就感到满足。

但是,结婚并不等于幸福,成家也不代表稳定,这些父母却往往不在意。

我听过很多催婚的故事,有些父母声泪俱下,含沙射影地指责子女不孝;有些则像唐僧念经般喋喋不休,反复催促,巴不得孩子立刻结婚生子。

父母催婚的表面上是出于爱,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他们内心焦虑的投射和对界限感的模糊认知。他们口中的“为你好”,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绑架,干涉子女的情感选择和婚姻自由。

很多父母一生都在攀比和寻求集体认同感:小时候比孩子的身高、体重、成绩;长大后比工作的好坏、收入的高低、配偶的优劣和生育情况。

如果子女选择不婚不育,他们便觉得颜面扫地,抬不起头来,仿佛成了异类。

最后,催婚的是父母,而真正承受后果的,是子女自己。

为什么社会上总是那么多声音倡导大家结婚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旦步入婚姻并生了孩子:

婚庆公司有钱赚,彩礼也是一大笔钱,尿不湿公司、奶粉公司、玩具公司、教育机构、学区房老板、游乐园、推销儿童专用洗衣机的公司,全都赚得盆满钵满。等到年龄大了,即使对996、896、007这样的工作模式不满,也不敢轻易辞职,只能在工位前上等猝死。而等孩子长大了,还有留学公司、相亲公司、招聘网站、游戏公司等着瓜分利益。

如果不结婚不生孩子,那这些行业怎么办?他们当然不干了,所以不喷你不结婚不生孩子喷谁?

说到底,不结婚只有一个养老问题。结婚,不但不能保证解决养老问题,还会带来一大堆新的问题。当然,想结婚的就去结婚,想单身的就单身。结婚就像一场赌局,就看你敢不敢入局。

不过,最后很多人都会后悔。

那些遇到灵魂契合的合适伴侣并结婚的人是幸运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更多人是为了结婚而结婚,我佩服他们的勇气。

国人的脾性,通常是爱闷声发财。遇到好事不吭声,赚到钱都说没赚到。然而,当碰上婚姻这天大的幸福事时,他们却不闷声享受,反而满世界鼓吹,生怕漏掉一个。

更有一些结了婚过得并不怎么样的人,操心别人不结婚会孤独终老。这波人抱着“起码我结婚了有孩子了,他们说不定都找不到对象”的想法来安慰自己。

事实上,很多人根本没有做好成为父母的准备,反而生下孩子并煎熬大半生。这种心态和行为,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困扰,也给下一代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人生无论怎样过,都是一辈子,关键是要活得自己舒服。结婚不是必选项,生孩子也不是必选项,唯有生老病死是必选项。

不想结婚?那就不结婚。

如果遇到真正喜欢的人呢?

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结不结婚其实并不重要。

0 阅读:21

胖胖说他不胖

简介:一个喜欢吃吃喝喝囤肉的大胖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