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吃啥补啥”,许多中老年人喜欢吃动物的肝脏,炒猪肝更是饭桌上常见的一道菜。
但是,猪肝吃不对,很可能害了自己的“小心肝”。
病例回顾
2月初,浙大一院曾经发布过这样一个案例:
衢州常山人李大叔今年52岁,是个不折不扣的“饕客”,喜欢美食的他经常约上两三好友,到周边的农家乐里“打牙祭”。众多美食中,李大叔最爱吃爆炒猪肝,每次外出聚餐都要来上一盘。
2021年12月5日,李大叔在一次聚餐照例大快朵颐了爆炒猪肝,当晚就开始拉肚子。之后,他开始觉得恶心、浑身没力气、肚子胀,吃不下东西。“刚开始我也没当回事,以为吃坏了东西。”但一周时间过去,李大叔的精神愈发萎靡,腰背部持续胀痛,尿液的颜色淡黄变金黄最后成了浓茶色。
察觉到异样后,李大叔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当地医院就诊,结果一查肝功能比正常值升高了几十倍。
经过后续进一步检查发现,李大叔的戊肝抗体提示IgG、 IgM 均为阳性,“放倒”李大叔的是戊肝病毒。李大叔的肝脏损伤较为严重,出现了急性肝衰竭,凝血酶原活动度低至 31%,通常情况低于 40% 就属于重症肝炎。经过半个月的精心治疗,他的病情才逐渐好转,最终平安出院。
了解戊肝
这个“戊肝”到底是什么呢?
其全称为“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它是一种自限性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经过一段时间可完全清除病毒),一般4~6周内会自愈,重症患者会发展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而导致有死亡的风险。戊型肝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就是饮食。
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人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发热、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感染后有4~6周的潜伏期。戊肝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黄疸,通俗地讲就是,尿液颜色发黄、眼睛发黄、皮肤发黄,这种黄特别的明显。
安全食用很有必要
那这个猪肝还能不能吃了?
答案是能吃,但是一定要做熟了再吃!专家强调,100℃加热3~5分钟以上,能有效杀死戊肝病毒,吃猪肝时,只要清洗干净,又有足够时间高温烹调,病毒一样死光。
实际上,并不是只有吃猪肝才会引发这样的疾病。许多人为了追求“新鲜”的口感,喜欢生吃一些海产品,比如说生鱼片、醉虾、扇贝刺身等,或者在吃火锅时专挑半生不熟的肉片吃,这些都有可能引发戊型病毒性肝炎。
同时,食品从业人员、疫区务工和旅行者等人群,畜牧及海产品养殖加工人员也是易感人群。
戊肝这样预防
1.生鲜食品最好高温煮熟后食用
2.外出实行分餐制,避免和戊肝患者密切接触
3.接种戊肝疫苗是预防戊肝最直接的方式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浙大一院。以上图片文字,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