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治愈后才是煎熬的开始

医来说 2022-03-22 09:18:23

自三月以来,全国各地疫情接连不断,尤其是上海、吉林、山东等地,更是成为了疫情的重灾区。

虽然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已经显著降低,但是对于那些曾经患过新冠肺炎的痊愈者来说,治愈后可能才是煎熬的开始。

著名医学研究员张文宏主任曾经在凌晨发过这样一条微博:“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那些痊愈后的患者怎么样了?

一位加拿大演员,在新冠治愈后曾经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现在还是会感到疲劳,眼睛也很难受,无力感和头痛是常有的事情。”

再来看一个中国人的例子,或许会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新冠后遗症。

当德尔塔病毒在南非肆虐时,正好被派往南非工作的32岁的小郝,不幸“中招”。

2021年12月1日,他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经咨询医生后,确认自己感染了奥密克戎。

他向记者形容:“最痛苦的时刻,整个肺部感觉就像被火烧一样,全身干枯,伴有低烧和咳嗽,在两个小时内喝了3升水,一天喝了近5升水,却基本不用上厕所,只有虚汗直流。”

在与病毒经过二十多天的搏斗后,终于转阴,可这却不是结束。小郝表示自己尚未痊愈,病毒感染留下的后遗症明显。

自己的肺活量骤减,容易气短,无法进行剧烈运动、容易困乏,而最让他担忧的是,他出现持续的嗅觉失灵。“10公分以外的气味都完全闻不到,强刺激性气味只有凑近鼻腔才能勉强闻到。”

2021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公布新冠长期症状(Long COVID-19),即新冠后遗症的官方临床定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2个月且无法由其他诊断解释的症状。

55种新冠后遗症

去年8月,由威尔康奈尔医学院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HMRI)Sonia Villapol领衔的研究团队系统分析了新冠后遗症,研究共涉及47910位感染者,年龄范围17-87岁。该研究共确认了55种长期症状,其中,最常见的5种是疲劳(58%)、头痛(44%)、注意力障碍(27%)、脱发(25%)和呼吸困难(24%)。其他症状还包括肺部疾病(咳嗽、胸部不适、肺弥散能力降低、睡眠呼吸暂停和肺纤维化)、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和神经与精神系统疾病(痴呆、抑郁、焦虑、强迫症)等。同时,研究表明,80%的感染者康复后数周至数月内,至少出现一个长期症状。

国家发布的方案也曾提到过新冠后遗症

2020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联合制定出台《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其中也提到新冠肺炎对患者造成的功能障碍。

主要包括:

呼吸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活动后气短,喘息、胸闷,咳嗽咳痰无力,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量降低伴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

心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劳力呼吸困难,还可出现心前区不适及心绞痛,多与活动有关。心率增快或减慢,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

躯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易疲劳、肌肉酸痛,部分可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多见于危重、重症型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制动所引起的继发性躯体功能障碍。

心理功能障碍:

1.情绪反应:焦虑担心害怕、情绪不稳定、抑郁悲伤、无助与愤怒。

2.认知改变:一些患者会有感觉失真、无法集中注意力、犹豫不决、自责等。

3.行为障碍:失眠、回避行为、过度进食、过量饮酒、自伤甚至自杀行为。

4.生理反应:可能会出现因情绪而引起的心慌、头痛、肌肉酸痛、消化不良,胃胀,反胃,食欲下降等心身反应。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主要表现为部分病情较重、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无法独立完成穿脱衣、如厕、洗澡等。

说了这么多新冠疫情的后遗症,其实还是希望大家能提高自身防控的意识,积极响应国家的防疫号召,比如说接种新冠疫苗、配合防疫调查、少去人群聚集地等,这些小小的举措可以让我们有效远离新冠病毒。

没有哪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哪个春天不会到来。“倒春寒”终将会过去,我们也会迎来春暖花开。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环球旅行、医谷及网络。以上图片文字,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0 阅读:21
医来说

医来说

致力于大健康产业,为用户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