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牌令是《红楼梦》里饶有谐趣的一种游戏,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在缀锦阁的宴席上,贾母一众人就玩起了牙牌令的游戏。
行令官鸳鸯,对游戏的介绍是这样的:
鸳鸯道:“如今我说骨牌付儿,从老太太起,顺领说下去,至刘姥姥止。比如我说一副儿,将这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次说第二张,再说第三张,说完了,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上一句,都要合韵。错了的罚一杯。”——第四十回
这个规则听起来有些复杂,那我们就来把牙牌令的游戏,简单介绍一下。
牙牌,又称骨牌、牌九,共三十二张,上面刻有等同于两粒骰子的点色,最小为一,最大为六。其中一、四点用的是红色,二、三、五、六点用的是绿色。三张牌点色成套就成了“一副”,酒令游戏中一般会有一定的名称来专门形容这一副牌。
不同的点数,往往有不同的说法,我们这里只简单介绍三种,分别是上下均为六点,为天牌;上下均为一点,为地牌;上下都是四点,便是人牌。
行令官会拿出三张牌,针对每张牌的点数,玩游戏的人都要说一句合韵的俗语或诗词,三张牌说完后,三张合成一副,还要最后再说一句酒令,这就是游戏的全部内容。
我们结合《红楼梦》里的具体例子来进行解释。
先说贾母,原著的记述是这样的:
鸳鸯道:“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众人道:“好。”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鸳鸯道:“剩得一张‘六和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
贾母的三张牌,左边是张“天”,也就是上下都是六点。
贾母开局就是天牌,符合她老祖宗的身份,贾母合韵说的是“头上有青天”。
中间一张是“五与六”,即上面是五点,下面是六点,这里的“六”应该念作lu,所以贾母为了押韵,说的是“六桥梅花香彻骨”,六和骨的音是合韵的。
除此之外,依照蔡义江先生的解释,贾母口中的六桥位于杭州西湖苏堤,北宋时初建,即跨虹、东浦、压堤、望山、锁澜、映波六座桥,堤上多植梅花,梅花在牙牌中,因其形状相似,往往被认为是五点的代名词,这里以“六桥”比六点,以“梅花”比五点。
第三张牌鸳鸯说的是“剩的一张六与幺”,即上面是一点,下面是六点,贾母用“霄”合“幺”的韵,说了个:一轮红日出云霄。
一轮红日指的就是上面的红一点,下面六点绿,比喻青云,所以贾母行出来的酒令,不仅合韵,还符合这套牙牌令的点数和点色。
最后三张牌合成一副,三张牌分别是六六、五六、幺六,五与幺加起来也是六,成“一副儿”,酒令中叫“蓬头鬼”。所以鸳鸯说的是“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对“那鬼抱住钟馗腿。”完美收尾。
通过对贾母这个例子的分析,不难看出,牙牌令的游戏要想玩好,最重要的就是行令官,她必须熟悉牙牌令的复杂名色,而且要随机应变,给玩游戏的人留下合辙押韵的空间。
缀锦阁的宴席上,排在贾母之下的,就是客居贾府的薛姨妈,原著是这么写的:
鸳鸯又道:“左边是个‘大长五’。”薛姨妈道:“梅花朵朵风前舞。”鸳鸯道:“右边还是个‘大五长’。”薛姨妈道:“十月梅花岭上香。”鸳鸯道:“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道:“织女牛郎会七夕。”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薛姨妈的这副牌比较简单。
“大长五”和“大五长”的牌面是一样的,上下都是五,但由于揭开牌面的同时,还要念一句合辙押韵的诗词或俗语,如果鸳鸯左边、右边都说“大长五”,或者“大五长”,那么薛姨妈就得连压两次相同的韵,这样游戏会显得很无聊。
所以鸳鸯灵活改变,首张牌说“大长五”,让薛姨妈压“五”的韵,到了下一张牌,和上面一模一样,就念成“大五长”,让薛姨妈压“长”的韵。
中间的牌是二五,即上面是个二点,下面是个五点,三张牌合在一起,就出现了五个五,一个二,于是鸳鸯巧妙地解释为“二郎游五岳”。
二郎指的是二郎神杨戬,五岳指的就是我国的五岳名山,薛姨妈以“乐”对“岳”,说了个:世人不及神仙乐。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薛宝钗的牙牌令,宝钗的牌面和薛姨妈有些相像,原著是这么写的:
鸳鸯道:“左边是‘长三’。”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鸳鸯道:“右边是‘三长’。”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
和薛姨妈一样,宝钗的牌面,左右两张牌的点数是完全一样的。
左边是“长三”,右边是“三长”,即上下都是三点,“长三”宝钗对的是:双双燕子语梁间;“三长”对的则是:水荇牵风翠带长。
中间一张牌面是“三六”,合成一个九点,鸳鸯给的韵尾是“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以“外”应“在”,对了个“三山半落青天外”,格外贴切。
最后,三张牌合成一副,薛宝钗的牌面非常奇特,左右两张上下都是三,三又成斜形,类似锁链,鸳鸯凑成一个“铁锁练孤舟”,宝钗就以愁对舟,对的是:处处风波处处愁。
我们对比薛宝钗和贾母、薛姨妈的酒令,会发现曹雪芹写酒令,不仅仅是在写游戏,更是在刻画人物。
贾母、薛姨妈的知识文化水平都不高,所以她们的酒令往往是俗语居多,甚至有的是自己编的,只要合辙押韵就好。
而像薛宝钗,以及史湘云、林黛玉这些贵族小姐,她们的诗词水平非常高,所以酒令的水准也相对比较高。
薛宝钗的那句“双双燕子语梁间”,用的是宋代刘季孙《题饶州酒务厅屏》中的: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再如“水荇牵风翠带长”一句,取自杜甫《曲江对雨》中原句:林花着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包括那句“三山半落青天外”、“处处风波处处愁”,也都是取自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以及唐代薛莹的《秋日湖上》。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林黛玉的酒令:
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鸳鸯道:“凑成‘篮子’好采花。”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基本能推断出林黛玉的牙牌令的点数,左边一张是个天,说明上下都是最大的六点,林黛玉对了一个:良辰美景奈何天。
至于“中间锦屏颜色俏”,说明牌的点数是上四下六,这样的牌叫“锦屏”。四是红的,六是绿的,排成长方形,就像一架屏风。
第三张牌上面两点,下面六点,鸳鸯行令说“剩了二六八点齐”,黛玉对的是:双瞻御座引朝仪。
上二下六,八点整齐地排成两行,很像是左右官人引百官分两行朝见皇帝。用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诗原句:“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因为分行,所以说“双瞻” 。
值得注意的是三张牌凑成一个整体,鸳鸯说的是:凑成篮子好采花。这句酒令需要详细解释一下。
林黛玉的三张牌分别是六六、四六、二六,四与二加起来也是六,成一副儿,酒令里叫“篮子”,以“二”像篮柄,“四” 像篮筐。“四”点的颜色是红的,就像花儿在篮子里一样,所以说“凑成篮子好采花”,林黛玉以花对花,说了个“仙杖香挑芍药花。”。
林黛玉的酒令跟前面是对应的,她因为刚刚看了《牡丹亭》、《西厢记》,行酒令时,不自觉流露出来,说出“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这样的话。
除此之外,原著中还有史湘云、贾迎春、刘姥姥的酒令,游戏规则跟上述也是一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品鉴一番,也是一件极有趣的事。
本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图片来源于清代孙温《红楼梦》全绘本,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小李子李莉
作者写得好[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