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妻子的骨灰放在枕边,夜夜共眠33年,遗嘱感人肺腑

生活艺术的梦 2024-11-29 18:54:3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 | 明写春诗

前言

巴金作为中国文学的巨匠,曾用一生书写了无数动人心弦的故事。然而在他长寿的晚年,他却坦言“长寿是一种惩罚”,究竟为何巴金这么说呢?

1904年11月,四川成都的一个传统官僚家庭里,诞生了一个男婴。家人给他取名李尧棠。他从小就喜欢读书,特别是文学,16岁时考进了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他加入了一个进步青年组织,叫“均社”。

24岁时,他的第一本中篇小说《灭亡》出版,立刻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就这样,他开始用笔名“巴金”出现在文坛。到了1936年,他的小说《家》出版后,巴金成了许多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收到的读者来信堆积如山。其中有一封信,每次都落款写着“一个十多岁的女孩”,这封信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

小女孩在信中告诉巴金,自己几乎读完了他所有的作品。她还提到,因为在学校演出了《家》里的四凤一角,结果被学校开除,心情十分低落,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助。巴金读完她的信后,感到十分触动,决定给她写信回复。信中他鼓励她不要气馁,还提出一些建议,指引她如何走出困境,重新振作。

女孩收到了巴金的信,心里觉得特别温暖和有动力。她重新振作起来,很快又考入了另一所女子中学,继续她的学业。她的信件变得越来越频繁,巴金也一直耐心地回复她。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里,两人的书信往来越来越多。女孩甚至寄来了自己的照片,照片中她戴着一顶圆边的遮阳帽,笑得清秀可爱。照片的背后写着:“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

除了照片,女孩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要求:“既然我们信中谈得这么愉快,为什么不能见个面呢?希望李先生能同意。”她还在信中写明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长时间的文字沟通,让巴金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孩产生了好感。虽然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成熟稳重的人,但对她的请求,他并没有拒绝。于是他们约定了见面,带着一份期待和好奇,两人终于迎来了第一次面对面的相见。

第一次见面时,巴金如同信中所展现的那般成熟稳重,而萧珊则充满了年轻的活力与阳光气息。两人似乎没有因为初次见面而感到丝毫的尴尬,反而显得格外自然和亲切。

18岁的萧珊看着巴金,微笑着调皮地说:“李先生,您比我想象的年轻多了。” 巴金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回道:“你比我想象的还像个小娃娃呢!对了,你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两人一边笑着,一边继续聊天,气氛轻松愉快。

萧珊对巴金的感情很单纯,也很深沉。她把巴金当作自己的人生导师、甚至未来的伴侣。对于她来说,巴金不仅仅是一个作家,更是她的理想伴侣。可是,在巴金心中,萧珊只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孩”,一个还不懂得爱情真正含义的“娃娃”。

巴金本来就不想结婚,而且比萧珊大了13岁,面对萧珊的暗示和表白,他选择了退缩。他知道自己不能给萧珊想要的未来,心里也有很多顾虑,所以他始终没有回应她的感情。

而萧珊的爱是纯粹的,她没有看重巴金的年龄、地位或者财富,只是觉得巴金是她的“灵魂伴侣”。即便巴金没有回应她,她依然死心塌地地爱着他,认为自己不能错过这段真挚的感情。

巴金的心里其实也有萧珊,但他始终不能突破自己的内心障碍,觉得自己和她差距太大。再加上他从来不想结婚,这一切让他感到犹豫和矛盾。就在这时,萧珊的父母已经为她安排了一个合适的婚事,父母希望她立刻回去准备结婚。

一边是父母为她安排的条件优越的婚事,另一边是她深爱却回应冷淡的巴金,萧珊陷入了困惑。她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去争取那段还没有开始的爱情。

萧珊告诉巴金,家里为她安排了一桩婚事,想借此机会看看巴金的态度。她希望巴金能真心表白,结果巴金却没有做出回应,依然保持沉默。萧珊感到委屈和愤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巴金站在原地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追了出去,拉住了她。他郑重其事地对她说:“你还年轻,做决定可能是冲动的。如果等几年,你成熟了,心里还没有改变,不觉得我太老,我们就在一起。”萧珊听后,眼泪瞬间停了,她露出了微笑,知道这是巴金给她的承诺。

随着抗战爆发,社会动荡不安,巴金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仅收入大幅下降,还常常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巨大压力,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告别。无论如何,萧珊始终站在巴金身边,安慰他、鼓励他,告诉他无论发生什么,她都不会离开。

时间流逝,当初巴金成了萧珊的灯塔,为她指引方向,而现在,萧珊成为了巴金的依靠,给了他坚强的力量。

经过了八年的恋爱长跑,终于在1944年,他们决定结婚。那时他们并没有举办传统的婚礼,而是简单地给亲朋好友发了个通知,告诉大家他们已经“旅行结婚”了。

婚后不久,萧珊在重庆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取名李小林。随着战争的结束和新中国的成立,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也来了,是个男孩,巴金给他取名李小棠。孩子们的出生给这个家带来了更多的欢乐,也让萧珊更加难以离开家去跟随丈夫四处奔波。

战后的时光,国家开始恢复和建设。为了激励更多人投身祖国的建设,巴金在1952和1953年两度前往朝鲜战场进行采访工作,想要创作出更具鼓舞人心的文章。

但刚离家的第一年,萧珊就开始非常想念他,她就经常给巴金写信,在这两年里,他们夫妻常常聚少离多,但每次分离后都通过信件传递彼此的情感。

家里的琐事、孩子的教育,甚至每一餐的安排,萧珊都亲力亲为,独自撑起了这个温暖的家。她不仅是一个贤妻良母,也是巴金最坚强的后盾。在巴金忙于事业的日子里,萧珊默默为家庭奉献,尽管她的付出鲜有人知。

在他们共同度过的三十多年里,巴金与萧珊相互扶持、彼此依赖,几乎没有过争执,生活中也没有出现过一次不愉快的争吵。他们的关系始终如一,彼此珍视,温暖而和谐。两人的爱情,是那种静默中的深情,是彼此眼神中、言语间那种温柔而坚定的理解。

然而1966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巴金遭遇了许多非人的待遇,甚至被迫接受一些莫须有的指责和压迫。但为了不让妻子担心,巴金选择了默默忍受,始终没有将自己的苦楚告诉萧珊。但萧珊却知道丈夫的遭遇,她也承受着同样的痛苦。她曾被殴打,被罚扫大街,尽管身体和心灵的创伤越来越严重,萧珊依然咬牙坚持,不让巴金担心。

在那个痛苦的年代,夫妻二人只有彼此鼓励,才能继续度过难关。每当巴金觉得生活艰难,苦不堪言时,他总会和妻子躺在床上互相安慰。巴金常常会叹息道:“日子真是难过啊!”而萧珊会平静地回应:“是啊,日子难过,可是我们得坚持下去。

萧珊的乐观和坚强一直是巴金的支柱,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巴金曾经说过,萧珊帮他分担了许多痛苦,还常常鼓励他,安慰他,给了他前行的勇气。可是长时间的压力和辛劳终于让萧珊的身体垮了下来。

1972年7月底,萧珊被诊断出患有直肠癌,需要立刻进行手术。当巴金看到她躺在病床上,忍受着剧烈的痛苦时,他的心如刀割,几乎忍不住大喊:“为什么是她?如果真要受苦,就让我来承担这一切吧!

病痛折磨得萧珊她无法忍受,但她从没有向任何人抱怨过一丝一毫。她只是偶尔迷迷糊糊地要求开氧气筒,或者担心自己输血太多,怕付不起医疗费。其他时候,她保持着沉默,默默忍受着一切。

然而1972年8月13日中午,萧珊还是在病痛中悄然离世。巴金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是,妻子去世的时候,他正好去吃饭,没能在她的身边。错过了与她最后的告别,这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妻子去世后,巴金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他白发苍苍,整日对着妻子的遗物发呆,眼泪常常不自觉地流下来。为了缓解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他写下了《怀念萧珊》和《再忆萧珊》这些感人至深的文章,倾诉自己无尽的怀念与痛苦。

为了让自己感觉和妻子更近一些,他选择将萧珊的骨灰放在自己的枕边,每晚都让她“陪着”自己入睡。就这样,巴金在孤单中度过了33个春秋。

在萧珊去世后的第33年,2005年10月17日,101岁的巴金终于和他深爱的妻子萧珊团聚了。按照巴金的遗愿,家人将他的骨灰和萧珊的骨灰混合在一起,撒向大海,旁边撒满了玫瑰花瓣。在那片飞舞的红色花瓣中,巴金和萧珊终于在另一个世界重新相遇,再也不会分开。

巴金的一生,始终在践行着他那句深情的话:“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0 阅读:0

生活艺术的梦

简介:生活艺术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