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的心》——成瘾类心理和我们的生活共存

谵语镜 2023-08-16 11:59:56

究竟是内心因为成瘾才空洞,还是因为空洞而成瘾?要回答这个问题,好比要回答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可是如果能够明白成瘾的背后的病理性原理,人们也许会对成瘾性给予更宽容的态度,也更能找对角度和机会。去帮助即将陷入成瘾性的人群。本书一针见血地指出:“空洞”,其实对于成瘾性人群来讲,不仅仅是形容精神状态,也是形容身体状态。成瘾心理多数源自成瘾者此前的心理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和解决,因此,面临身心痛苦无处宣泄、周围的人又全然无法信任并成为其心灵支撑的时候,才会想要借助成瘾类事物扭曲眼下无望的生存时间里,必须要经历的那些无处安放的、感觉到极其空虚无聊的时光。

可是所有成瘾者都知道,能上自己成瘾的东西,绝对不可能让自己完全摆脱痛苦。否则,他们不会执着于成瘾这件事本身。恰恰相反,成瘾是让他们能够精准的区分何为身心痛苦的分界线。他们用自己依赖成瘾类的事物,来精准的躲避痛苦再一次找上自己。只不过这些努力在其他人看起来只是更像是他们掩饰自己谎言的假象。所以,人们总是会将成瘾者直接与骗子挂钩,而后,他们的代名词还会变成小偷、强盗、暴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甚至夺走他人生命的……而成瘾类事物不光是指某些特殊的药物,还可能是作者本身深陷的对音乐唱片的狂热引发的疯狂购物欲望(和热爱网购导致家里堆不下那一类人自称的仓鼠综合征差不多)——作者的囤积欲望也确实远远超过能被理解的范围。比如,他会购买好几套此前就十分喜爱的、完全一样的高级唱片,然后不听,放在仓库里吃灰(甚至作者自己也模糊地强调了他此前就听过这些音乐,而且唱片并不算是什么容易过期破损的物品,没必要这样囤积,他处置唱片的方式,明显也不是用来收藏);甚至曾经抛下等待手术的病人去买唱片(也不是什么限期限量版的,他自己事后回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因为成瘾类心理漠视其他人的生命太过不可思议);他为了能够继续填补自己空洞的内心而付诸音乐介质形成的成瘾类心理,使得他开始对所有爱自己和自己挚爱的人撒谎、隐瞒,一边恐惧于自己将失去的所有的爱和信任,一边沉沦其中,内心愈加渴望能用其他的东西填补上失去的东西留下的空洞……而这,还只是发生在他这样一个身体颇为健康、家庭关系也没有失衡、事业上没有遭遇重大挫折的人身上的病态心理,如果延伸到其他人其他事情上,就变成了书里那些人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

所以,这不是一本要提倡所谓的“原谅一切的圣母之书”,只是告诉大家——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成瘾类心理,一旦生活开始呈现失控的苗头,又没有得到足够的帮助,内心的空洞就会虹吸式地加速成瘾类心理,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毁掉自己未来长达数年的人生,而其中的很多人不是没有逃脱那样命运的可能:哪怕他们只是提前知道一些关于成瘾类心理的知识,哪怕只是有人及时帮他们喝破一个因为当局者迷所以未曾看破的陷阱,他们的人生都有可能截然不同。同时,本书至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思路:成瘾类心理不是摆烂的必然路径,生活的重心是否已经被整体的社会环境带动的偏转失重,并不是每个人自己就能决定的事。但是,无论如何,尽量远离成瘾类心理,去正视自己内心的空洞,找到自己从生命最初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方向,保护每一个家庭、族群、国家健康的存续下去,做自己认为更有价值的事,才可能是把握住自己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而不是深陷成瘾类心理中,等待周围人的理解和宽恕。本书很好地将科学知识和现实事例结合在了一起,同时,因为作者对音乐的爱好和职业习惯,使得文字虽然看起来简单平易,却有着一种拨动人心弦的力量,值得每一个人好好阅读,疗愈自我,影响他人。PS:本书也算得上从侧面提示我们,特别要加大对成瘾类药物的警惕,防止社会思潮“空心化”,否则,就有更多书中病例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一个开始认定这类药物合法、忙于压缩一部分人后半段生命只为了在最短时间聚敛到更多财富、丝毫不顾及这是否会让更多普通人的生命因为随之引发的犯罪陷入深渊的国家,怎么可能真心地与一个被此类问题毒害百年、坚决不允许这类问题重现的国家成为朋友呢?

0 阅读:12

谵语镜

简介:80末天蝎女,爱用文字抒发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