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八个儿子,他为何对张学良格外器重,铁了心把大权交给他?

心随风飘荡 2024-12-21 11:52:29

前言

“东北王”张作霖膝下明明八个儿子,且各个能力非凡,可为啥就对张学良格外器重,铁了心要把大权交给他呢?

是沾了长子身份的光,还是张学良的能力真的比另外几个弟弟强出许多?

毕竟那是个军阀混战、列强环伺、风云诡谲的乱世,稍有差池,家族基业就得崩塌,张作霖这一偏爱,背后藏着哪些耐人寻味的故事呢?

长子光环:与生俱来的特殊期许

在民国那会儿,虽说封建帝制倒了,但老祖宗传下来的“长兄如父”“长子继承”观念,还跟幽灵似的在人心里游荡。张学良作为张作霖原配赵春桂的大儿子,打落地起,就被全家人盯得紧紧的,那重视程度,跟别家孩子完全不一样。

张作霖这人,一辈子在刀尖子上舔血,忙着抢地盘、打军阀,可心里始终给张学良留了块柔软地儿。

小时候,哪怕军务堆积如山,只要一回府,保准先奔张学良那儿去,摸摸头,查看功课,那眼神里满是期许,就盼着这大儿子能长成参天大树。逢年过节,给张学良的赏赐都是精挑细选,绫罗绸缎、文房四宝,啥稀罕玩意儿都往他屋里送,其他子女瞅着,眼馋也没辙,谁让人家是嫡长子呢!

有回,张学良调皮,爬树摔了,腿骨折,张作霖正在前线跟敌军僵持呢,一听消息,立马调了亲信卫队护送自己回府,满脸焦急,守在床边几天几夜不合眼,军医换药他都亲自盯着,生怕儿子遭一点罪,这偏爱,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军事崛起:硝烟淬炼的将星锋芒

军事才能这块,张学良那是老天爷赏饭吃,还从小就开了“军事挂”。

当别家孩子还在私塾摇头晃脑背四书五经,他早把张作霖的军营当成自个儿游乐场,天天跟大兵们混在一起,看操练、听打仗故事,枪炮声于他而言,就跟儿时童谣一样熟悉。

1920 年直皖战争打响,年仅 19 岁的张学良迎来人生高光时刻。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他却跟没事人似的,异常冷静。瞅准时机,带着一支几十人的先锋小队,趁着月黑风高,跟灵猫似的悄咪咪摸到皖军后方。

那行动,迅速又隐秘,一点声响都没出。到了补给站,手一挥,手下人四散开来,点火的点火,安置炸药的安置炸药,瞬间火光冲天,粮草堆噼里啪啦烧起来,军械库也被炸得七零八落。

前方皖军一听后方出事,军心大乱,奉军趁势猛攻,一举拿下胜利。

这一仗打完,张学良在奉军里可就出名了,士兵们提起他,大拇指竖得老高,都说少帅有勇有谋。

张作霖更是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我家小六子,那是天生的将才,骨子里就透着咱老张家的血性!”打这起,重大军事行动,张作霖都把张学良带在身边,战场上亲自指导,营帐里彻夜复盘,一门心思要把儿子打磨成顶尖军事家。

留学蜕变:接轨世界的革新火种

张作霖眼光贼辣,看出时代变天了,老一套打法迟早要被淘汰,一咬牙,把张学良送出国留学。

这一趟可不得了,张学良先在日本军校泡着,把先进军事战术、军队管理摸得门儿清,又奔赴欧美,一头扎进工业文明里,看人家工厂咋运作,军队咋装备,还跟各国军政大佬谈笑风生,眼界一下子开阔得没边儿。

学成归来的张学良,就像一阵旋风刮进暮气沉沉的奉军。

瞅见那些老旧枪炮,眉头一皱,大手一挥,开启改革大幕。

淘汰掉一堆破铜烂铁,从德国引进新式军械,什么毛瑟步枪、克虏伯火炮,一股脑装备部队;军队建制也照西方那套整,什么师改旅、旅改团,重新编排得明明白白。

这样还嫌不够,自个儿创办讲武堂分校,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给年轻军官灌输新思想,什么步炮协同、空地一体,听得学员们一愣一愣的,心里却燃起斗志。

张作霖虽说骨子里传统,可看到儿子这一通操作,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这是奉军崛起的希望,全力支持,要权给权,要钱给钱,默许张学良在军中拉拢培养亲信,就等着看奉军焕然一新。

人脉纵横:周旋各方的社交王牌

人脉经营这方面,张学良更是拿手好戏。留学经历像给了他社交超能力,谈吐优雅、风度翩翩,一回国就成了奉系外交场的香饽饽。

就说那次,几个日本军官借口军事演习,大摇大摆闯进奉军防区,话里话外刺探军情,眼神里透着傲慢与威逼。

张学良呢,一点不慌,笑嘻嘻迎上去,好酒好菜摆满桌,席间妙语连珠,从日本茶道扯到中国书法,把鬼子们侃得晕晕乎乎,差点忘了来意。

等鬼子回过神,图穷匕见,想强行索要布防图,张学良瞬间变脸,眼神冰冷,一字一句搬出国际公约,痛斥日本破坏和平、侵犯主权,又讲起东北军民保家卫国决心,那气势,压得鬼子们大气都不敢出,灰溜溜滚蛋,东北主权这才保住。

在国内军阀混战泥潭里,张学良也长袖善舞,跟阎锡山称兄道弟,帮冯玉祥出谋划策,几次中原大战,穿梭各方势力间,凭借个人魅力和三寸不烂之舌,拉拢盟友、分化对手,给奉系编织起庞大关系网,地盘越扩越大,根基稳如泰山。

张作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深知儿子已长成参天大树,政治上的重担,渐渐全压到张学良肩头。

性格契合:刚柔相济的父子默契

张学良跟张作霖在性格上那是天造地设的互补。

张作霖脾气火爆,战场上吼声能震破敌胆,行事果敢决绝,说一不二;张学良却沉稳得像座山,天大事儿压下来,眉头都不皱一下,决策果断,还带着股子温润仁义劲儿。

手下士兵犯错,张作霖瞪眼就要严惩,张学良赶忙拦下,轻言细语安抚,分析错在哪、咋改正,说得人心服口服,时间一长,军中将士都念叨少帅仁义,对这父子俩死心塌地。

夜深人静时,父子俩常凑一块儿秉烛夜谈。张作霖吧嗒着烟袋,回忆早年绿林生涯,讲那些出生入死、饿肚子抢地盘的过往,叮嘱儿子勿忘本;张学良则眉飞色舞说国外新奇玩意儿,什么汽车流水线、电灯电话普及,劝老爹跟上时代潮流,别被甩下。

一来二去,两颗心贴得更近。

有回军事行动失利,部队死伤惨重,张作霖急火攻心,一口血差点喷出来。张学良二话不说,接过指挥权,不眠不休整顿军队,鼓舞士气,亲自带队冲锋,一场硬仗打下来,扭转乾坤,得胜归来却只字不提功劳,淡淡说“替父亲分忧罢了”,张作霖眼眶湿润,心里那根接班人选的秤砣,彻底偏向了张学良。

结语

张作霖这般器重张学良,明眼人都瞧得出,那是长子身份、军事本事、留学见识、人脉手段、性格魅力,诸多因素搅在一起,酿成的一场“偏爱风暴”。

0 阅读:0

心随风飘荡

简介:心随风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