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丹青:走进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大师的笔下世界

沐清扬说史 2025-04-22 04:02:53

张大千、齐白石并称 “南张北齐”,而傅抱石与齐白石亦合称 “南北二石”,他们承继传统,开辟新风,对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佳士得香港5月1日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拍卖将呈现三位大师的精彩创作,汇聚全球显赫私人珍藏,多为首次面世,作品题材广泛,内容精彩,艺术爱好者可藉此良机,走进一众画家的笔下世界。

万里写入胸怀间:张大千山水及人物

拍品编号742

香港三益书店旧藏

张大千 (1899-1983)

《青城味江》

设色纸本 立轴

97 x 51.8 cm.

1962年作

估价:港元 2,500,000 - 4,000,000

来源:

姚克(1905-1991)旧藏,直接得自画家;

三益书店旧藏,1970年代直接得自姚克;

三益书店创始人萧建金家族后人,保存至今

注:此作来自香港三益书店旧藏。三益书店由萧建金先生于1941年创立,最初店址位于中环鸭巴甸街,专营二手书籍、手稿和书画作品。后迁址于湾仔轩尼诗道。1997年,服务香港读者过半世纪后,三益书店光荣结业。

本幅写四川青城山之味江。抗战爆发后,大千入川,多次寓居青城山,曾写《味江》数帧。本幅乃仅见六十年代创作。作品以俯瞰形式构图,已初见泼墨风格融入,以写意之挥洒笔触,表现青城山一带林木葱郁之景,别有新意趣。

上款“莘农”乃近代作家、戏剧家姚克(1905-1991),字莘农,从事戏剧工作,创作《清宫怨》等名剧。1948年移居香港。1961至196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任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60年代,姚克与张大千在香港相识。姚克与家人于1969年移居美国。1971至1975年间,张大千住在加州圆石滩,姚克经常前往拜访。1974年,加州太平洋大学授予张大千名誉博士学位,亦是由姚克在颁授典礼致辞,足见二人交谊之深。

本幅写于壬寅1962年农历二月,此年张大千先往巴黎,后往东京,期间游览横滨,本幅即写于横滨偕乐园旅居中。次月即公历4月,值香港大会堂美术博物馆落成,举办张大千近作展,图册由姚莘农作序,展品清单中第23号名《青城味江》,与本幅契合,推断此幅应是参展作品23号,或是大千在展前邀请姚克代序时附赠此作。

实拍局部图

拍品编号650

黄仲方珍藏中国书画

张大千 (1899-1983)

《苍龙岭》

设色纸本 立轴

141 x 74 cm.

1965年作

估价:港元 1,500,000 - 2,500,000

出版:

《名家翰墨》第39期,张大千山水画特集,翰墨轩,1993年4月,第41页

黄仲方收藏中的部分作品,将以单一藏家拍卖的形式,于佳士得网上拍卖呈现(2025年4月30日至5月14日)。

拍品编号641

游艺堂珍藏

张大千 (1899-1983)《仕女》水墨纸本 纸板镜框

1953年作26.5 x 24 cm.

估价:港元 1,200,000 – 1,800,000

出版:

《百川汇海:游艺堂珍藏书画集》,游艺堂及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21,第34-35页

展览: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百川汇海:游艺堂珍藏书画展”,2021年4月17-23日

妙手丹青:走进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大师的笔下世界

佳士得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此作上款人为何灵琰女士,其父何竞武将军与徐志摩有同窗之谊。何灵琰年幼时被徐志摩及陆小曼收为义女,曾居住于徐、陆夫妇上海家中。她与徐志摩和陆小曼共度的时光,促成了日后对艺术的热爱,尤其是诗歌、绘画、戏剧和文学。

此幅创作于1953年,正处于张大千从阿根廷迁往巴西的过渡时期。此作形象描绘了一位侧身沉思的年轻女士,微微颔首,神情静谧,双眼秀丽温婉,面庞圆润丰盈。大千选用日本卡纸作画,此卡纸不易吸水,因此水墨更易控制。通过巧妙运用不同层次的水墨,他精准勾勒出女子的五官轮廓、发丝层次及服饰质感,未用一丝色彩,但人物形象毕现。画中女士佩戴简约却精致的首饰与发簪,散发出优雅端庄的气质。她端坐于饰有花卉的扶手椅上,与其所着传统中式服饰形成微妙的对比。此作不仅是何灵琰与张大千深厚友谊的象征,也体现了大千在艺术生涯巅峰时期对工笔绘画的精湛掌控。

何灵琰女士,背后墙上所挂即为本拍品

匠心独运:齐白石祝寿图及篆书对联

拍品编号670

齐白石 (1863-1957)

《大寿》

设色纸本 镜框

104.5 x 35.5 cm.

估价:港元3,500,000 – 5,000,000

来源:

1995年得自上海朵云轩拍卖

白石老人常画吉祥祝福类题材的作品,以寿桃最常见。桃子素来有长寿的象征,而猴子极具灵性,又喜吃桃子,故猴和桃结下了不解之缘;亦因‘猴’与‘侯’的读音相近而有封侯进爵之意,灵猴献寿的题材更为吉祥。

画中,两颗硕大的仙桃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鲜艳水灵。灵猴通体雪白,蹲在地上,手托一颗蟠桃,取献寿之意。画中白猴身姿充满了童趣。此幅《大寿》乃白石老人用心之作,书法、印章独具匠心。左下角篆书“人长寿”是白石晚年常用大印,所盖位置与右上角的两颗蟠桃相呼应。三百石印富翁齐璜题在右侧,左上角又篆“大寿”二字再次点题,整幅画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和吉祥的寓意。

实拍局部图

拍品编号663

白雪石先生何须斋旧藏

齐白石 (1863-1957)篆书五言联水墨纸本 立轴两幅每幅:132.5 x 32.5 cm.

估价:港元 1,200,000 – 1,500,000

注:联文“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乃郑板桥名句。白雪石斋号“何须斋”正得于此。

白雪石(1915-2011),斋号何须斋,北京市人,自幼习画,早年师从赵梦朱,后拜梁树年为师,参加湖社画会和中国画研究会;后执教于北京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学院,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其山水师宗北派,广采博取,尤以桂林为题材创作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其绘画风格。本辑作品来自其家族旧藏,多件作品乃南北名家直接写赠,又以齐白石《篆书五言联》(编号663)为重,联文乃其斋号来源,特钤白雪石藏印,足见珍重。

遗世独立:傅抱石人物及山水

拍品编号752

私人收藏

傅抱石 (1904-1965)《东山携妓图》设色纸本 立轴

1945年作110.5 x 62.8 cm.

估价:港元 2,200,000 – 3,500,000

“东山”即东晋名士谢安。谢安喜欢读书习艺,才器隽秀。因不满官场腐败,称病辞官,隐居浙江上虞之东山,筑庐蛰居,闲时携妓出游,歌吹曼舞,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直至他的好友、侍中王坦之去东山面请,谢安才应召出山,其时已年过不惑,即“东山再起”。南齐名臣王俭说:“江左风流宰相,只有谢安一人。”

傅抱石笔下的谢安,风度翩翩,宽袍博袖,神采飞扬。两位舞妓随侍其后,面容娇美,相行相随间似互有交流。谢安人物的刻画以春蚕吐丝般的线条写出,儒雅俊秀,又略带些隐忧、悲怆与刚毅。舞妓的描绘也带有少许陈洪绶的造型及石涛的意趣,眼神幽微凄迷,充分表述了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高古而典雅。全图不作背景,简洁而明晰,率性十足。傅抱石以散锋笔法对人物的眼睛加以刻画,将人物的凄婉、勇毅、抑郁、旷达、高洁等种种神情呈现出来。作品表现出画家对逍遥自适、应物无累的生活以及超脱尘俗、遗世独立之境界的向往。

实拍局部图

拍品编号754

傅抱石 (1904-1965)《天池飞瀑》设色纸本 镜框

1965年作141.5 x 60.5 cm.

估价:港元 2,000,000 – 3,000,000

此幅《天池飞瀑》作于1965年,得稿于抱石先生东北写生途中。1961年6月15日,傅抱石等人游长白山,登天池。天池瀑布之奇伟令傅抱石入目难忘。此后多次创作《天池瀑布》,每次都能变化出新意。

画面中湍急的瀑布迎面而来,水珠四溅,雾气缭绕,宛如仙境中的一幕。泉水如白练悬空,溅起四射的水花,澎湃如汹涌的浪涛,气势非凡。画中傅抱石将“雨”“泉”充分结合起来,“皴水法”“破笔点”“扫雨法”尽情施展,形成一个奇妙清旷的水世界。另一侧峭壁上,细看是五位画家正在观察这一恢弘的场景,其中两位拿起了画板,直接对景写生,想来最前面那位就是抱石先生,人物的比例亦凸显出飞瀑的壮观。近景石上茂树丛生,红红的树叶爬满枝头,茂密而富有生机,与巨大的水练交相呼应。1949年后的抱石先生,特别喜欢用红色来代表新中国的欣欣向荣,天池飞瀑奔腾涌出,激打于山石之上,磅礴宏大,与自然共生,画面营造出来的隆隆水声令整幅画作气势博大,苍茫雄奇。

拍品编号753

私人收藏

傅抱石 (1904-1965)

《抚琴图》

设色纸本 镜框

1945年作

38 x 28.5 cm.

估价:港元 300,000 – 500,000

实拍局部图

0 阅读:0
沐清扬说史

沐清扬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