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上月29日的奥地利国民议会选举中,奥地利极右翼政党——自由党以29.2%的得票率位居第一。这不仅是该党成立以来的最佳成绩,也是极右翼政党首次在奥地利全国选举中胜出。自由党党魁赫伯特·基克尔激动地表示:“我们创造了历史。”然而,这场胜利也伴随着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自由党虽然是最大党,但要想真正执政,还必须与其他政党组成联盟,才能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
极右翼在奥地利的崛起绝非偶然。过去几十年,欧洲经历了经济繁荣与全球化浪潮,政治舞台上盛行的新自由主义理念带来了所谓的“普世价值”。但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下行,欧洲面临经济衰退和分配不均等挑战,民众的生活日益艰难,这种经济现实为极右翼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在全球化红利逐渐消失的当下,极右翼政党的主张变得更加吸引人。奥地利自由党提出的“奥地利堡垒”计划,呼吁遣返移民、严格控制边境、暂停部分政策以保护国家利益。这些激进的主张,虽然看似极端,却精准地击中了部分选民对外来移民、失业、福利分配的担忧。面对经济困境,公众往往更倾向于支持那些强调国家利益、限制外来因素干扰的政党,这也解释了为何自由党能够在本次选举中取得突破性胜利
奥地利政治传统与自由党的政策逻辑奥地利作为一个中立国,历来在欧洲政治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然而,自由党的胜利显示出,奥地利的政治格局正向右倾斜。自由党提出的主张包括反对对俄罗斯的制裁、质疑欧盟的权威、以及退出部分欧洲防务合作计划,这些政策与其他欧洲右翼政党(如匈牙利的欧尔班政党和德国的另类选择党)有着相似的立场。
奥地利的选举结果不仅仅是本国政治的一个节点,它也预示了欧洲政治的一个更广泛趋势。近年来,欧洲多个国家的右翼甚至极右翼政党逐渐崛起,如意大利的梅洛尼、法国的勒庞、德国的另类选择党等。虽然这些政党未必完全执政,但它们在各自国家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
奥地利自由党的胜利无疑对欧盟构成了挑战。自由党质疑欧盟的决策权力,主张将更多的主权归还奥地利,这与欧盟近年来不断扩展自身影响力的趋势背道而驰。以冯德莱恩为代表的欧盟委员会,近年来试图通过集中权力来加强欧洲一体化,但自由党的胜利可能意味着这一进程将遭遇阻力。
奥地利自由党的胜利是欧洲政治转向的一个缩影。随着极右翼在多个国家取得突破,欧洲的政治版图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自由党的胜利不仅仅是一次选举的胜利,更是奥地利乃至整个欧洲政治格局变化的标志。在未来的欧洲政治舞台上,极右翼的声音将更加响亮,而这场变局的最终走向,仍需时间来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