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时百问》有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不仅是扫墓祭祖的时节,更是天地能量从“冬藏”转向“春生”的临界点。
《淮南子》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
此时阴阳二气交泰,地脉龙气涌动,恰如《周易》所言“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古人选择此时踏青修禊、整饬祖坟,实则是借天地之力重整身心磁场。
曾仕强曾说:“节气是宇宙发给人类的调频信号。”
清明扫墓时的一缕心香、一次叩首,皆是向宇宙提交的“好运申请”。
但若此时心念杂乱、言行失度,便如同在能量漩涡中逆行,轻则损耗福德,重则搅乱命盘。
《坛经》警醒世人:“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清明修行的本质,在于唤醒心中沉睡的“风水罗盘”。

中国古语云:“一命二运三风水”,世人多以为改运需寻龙点穴、迁坟改向,
却不知《葬书》早已点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所谓“聚气”之术,实为收摄心念之法。
明代风水大家蒋大鸿在《地理辨正》中直言:“上等先生看星斗,中等先生看水口,下等先生满山走。”
最高明的人观天象而知人事,修的正是《了凡四训》中“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的至理。
《黄帝宅经》有载:“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
现代人追逐“坐北朝南”“明堂开阔”的吉宅,却放任家中堆积怨气、心中滋生暗鬼。
殊不知《四十二章经》早已道破天机:“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

1. 口业之忌:秽语破天门
《文昌帝君阴骘文》警示:“造言惑众,破人法身慧命。”
清明祭祀时若口出恶言、搬弄是非,如同在祖坟前自毁“福德林”。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祭祖时的静默肃穆,实为以心神与天地共振。
《法句经》更将恶口列为“十恶业”之一,须知你今日对先人的每一句抱怨,都在给明日运势埋下无常的伏笔。
2. 心念之忌:杂思乱地脉
扫墓时刷手机、谈股票,看似小事,实则犯了《周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的大忌。
王阳明龙场悟道时曾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当你在祖先坟前心系股市涨跌,便是亲手将家族气脉与K线图量子纠缠。
3. 行止之忌:妄动伤龙气
《宅经》明训:“不得妄凿地,毁丘坟。”
有人为求速改运势,清明时擅自迁坟改碑,却不知《疑龙经》中早有告诫:“真龙藏幸穴难寻,惟有天星证穴法。”
祖坟的一草一木皆暗合天地气数,若以功利心强行改动,犹如在精密钟表内插入铁钉。
《阴符经》说得透彻:“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天道从不会为私心妄念网开一面。

1. 修心念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清明踏青时,可效仿古人“沐春风而思飞扬”的智慧。
当你在山野间行走时,想象双脚踏出的是《河图洛书》的轨迹,呼吸间吞吐的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苍天之气”。
曾仕强在《易经的智慧》中强调:“人体就是小宇宙,念头一动,八方震动。”
保持心念澄明,便是给命运安装导航系统。
2. 修气脉
《庄子·刻意》记载:“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清明时分的晨露蕴含少阳初升之气,可择寅时(凌晨3-5点)面东而立,按《云笈七签》之法行“吞日精”:想象朝阳如金液入口,沿任脉下注丹田。
此法暗合《周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的改运真谛。
3. 修德行
《文昌帝君阴骘文》劝诫:“广行阴骘,上格苍穹。”
清明不仅是追思先人之日,更是践行“阴德”的良机。
可效仿范仲淹设立义庄之举,将祭祖耗费的十分之一转为助学济困之用。
正如《周易·坤卦》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种跨时空的德行积累,恰似在命运长河中布下连绵不绝的福报暗礁。

《六祖坛经》有偈:“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最高明的风水术,从来不在罗盘指针的转动,而在心性明珠的擦拭。
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真正的高贵风水,藏在你对扫地阿姨的微笑里,在堵车时的平心静气中,在深夜加班仍坚持读书的台灯下。
《太上感应篇》开篇明义:“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当你在清明时节整肃衣冠、澄澈心神,便已在无意间转动命运的齿轮。
那些抱怨命运不公者,何曾想过自己每日的起心动念,都在给天地银行存入“业-力利息”?
佛陀在《华严经》中揭示:“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这个清明,愿你我以心为笔,在天地间绘出最上乘的风水图腾——修心田。
待到尘埃落定之时,方知《道德经》“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八字,竟是改写命运的最高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