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在长征途中写下一首著名的《七律·长征》,其中就有当时红军杀出敌圈、抢渡大渡河的著名事迹。
那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是很难想象的,但是读着那首诗,似乎可以想象得出那时的场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在这个石达开吃过亏的地方,我军是如何顺利完成抢渡的任务呢?
飞夺卢沟桥1923年5月的一晚,毛泽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今晚上就可以出发。为了提高速度、确保存活率,他们决定将大部队分为两队。
至此后来传扬多年的红军传奇之战:飞夺泸定桥开幕。
首先由林彪带军队先行一步,目的是要抢到国民党方前面占领泸定桥,注重的是效率。其次由刘伯承带领另一队,这一队继续渡河,通过大渡河后沿河岸北上,接应林彪一队。
在途中,毛泽东接到电报,蒋介石也派了人手过去毁坏泸定桥。这时,和老人离别前的那句“莫要停留”,就像一条在黑暗中闪烁了一下的火花。
毛泽东暗自想道,幸好有老先生提点了一句,幸好自己回来就准备出发,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红4团临危受命,抓紧时间迅速抵达泸定桥,现在的每一秒钟都事关整个大部队的生命!
他们当即决定,停下做饭耽误时间,饿了就吃点野草和生米;水的储备也快没了,渴了就喝点雨水。
条件异常艰苦,但是神奇的是,整个大队伍都没有人抱怨。他们的脚已经褪去了好几层皮,红色的血水染透了鞋底,长期的营养不良让很多人走路都撑着根树枝。
也许正是这种像野草一般的生命力,整个部队仅仅用了一个昼夜的时间走完了计划走三天的路程。
整整二百六十公里,二百六十公里的路与血,真可谓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啊!
红军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泸定桥前面,桥面底侧只有九根空荡荡的绳索,旁边四根锁链孤零零地晃在空中。
这样的桥莫说平时都没人敢过,更别说在对面还有敌人、身后还有数千上万人这种紧迫时间内过桥了。
但是时间紧迫,已经没有退路了!
下午四点钟,一声嘹亮的冲锋号号声穿破河面上的层层迷雾。只见一个手拿短枪的蓝衣男子冒着国民党的枪林弹雨冲了出来,一颗子弹射穿了他的身躯,这个战士缓缓倒下。
可是紧接着,在他后面出现了另一个拿着枪往前面冲锋的战士,一个、两个、三个……
红军们训练有素地往前冲,他们紧紧地攀着铁链、两只脚站在这晃动不已的铁链上,但是他们的目光坚定、毫无畏惧。
一声声冲锋号宛如一把利刃,划破这片枪林弹雨。有人倒下,就有人顶替上去,河水中的波涛声似乎化作他们心里的怒号,不断回响于两岸之间。
晚上七点,国民党军虽然数量众多,但是此时已经被完全击溃。三个小时的奋战中,红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占据了泸定桥制高点。
刘伯承
红军们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毛泽东、刘伯承等人站在这座桥上,看着身边的战士们,内心感慨万千。
毛泽东不是第二个石达开,共产党军队也永远存在生机。
那么当年的石达开到底是做了什么样的决定,才喋血大渡河,将自己与家人、兄弟全都葬送在此呢?
石达开难渡大渡河石达开其实在太平天国领事中算得上是才情、性情、能力最为突出的了,但是当年却为何惨败于大渡河,身首异处呢?
清军当时视太平天国军为大敌,不仅在军事上对太平天国实行打压,而且为了防止防止太平军利用任何资源而疏散了百姓。
石达开当时抵达大渡河时,对这里的地形地势非常陌生,他想向当地人询问路况,但是却找不到什么人。
面对着两面都只有悬崖峭壁的陌生河域,石达开想要探测一下河对岸的情况,于是派出几名小兵,让他们到对面去打探情况。
等了许久,看着士兵们一来一回,石达开才收到确切的消息——对面安全!
当晚,下属前来禀报石达开的小妾生下了一名男婴。石达开喜出望外,认为这是上帝给他在绝境中带来的希望。于是他立马下令全军修整,在这里驻扎三天。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休息的这三天里,清军人马已经和他们缩小不短的距离了。
并且他们休息的事已经被当地的土司们发现了。这些土司都是受清朝皇帝策封的“土皇帝”,自然是向着清朝皇帝的,于是立马将此事禀报了清军。
石达开反应过来的时候,清军已经将他们层层包围了。无奈之下,石达开在一边反击,一边组织大规模的渡河。在前有清军围击,后有凶险渡河的情况下,石达开的属下们很多都慌了神。
清军训练有素,很快就将有几万人的太平军围剿得只剩几千人了。而渡河的太平军没有想到的是,河水突然翻涌上涨,一个大浪打来,好几个小船的人都被拍到水里去了。
这样下去所有人都会全部丧生的!石达开又想到效仿“姜维做法”,就是先假装向清军投降,然后从袭击清军内部,进行一个里应外合。
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清军里面一个急于要躬的将领所破,他想要杀了更多的太平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没有接受石达开的投降。
看着身后众多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石达开终于还是不忍心让他们全部都命丧于此。于是他写了一封信呈给清军将领,信中表示自己会以命相换身后将士的生路!
谁知清军出尔反尔,在凌迟处死了石达开及其家人后,又对石达开所剩的几千名士兵残忍地杀害到了只剩三百余名老弱妇孺了。
其实早在天津事变中,石达开就因为战败,亲人被敌人杀害了将近九成。这次大渡河边,他的小妾为他生下的孩子也已经命丧清军之手,可以说,石达开的所有亲人都已经死绝!
十七战士勇开突破口石达开在大渡河惨死之事为后人广为流传,后界作战也都尽可能避开这个险要之地。
因此,当年蒋介石在看见毛泽东困于大渡河时,才会放出要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狂妄之语。
蒋介石
蒋介石是出了名的有野心,对于中国的政权,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分共产党一杯羹。
他一直不满孙中山的与共产党合作政策,在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后,他一接手国民党军队后就开始暴露他的野心了。
蒋介石借助美国的力量,在处处限制共产党的发展,想对红军进行赶尽杀绝。红军为了保存火种,不得不紧急进行战略转移。
从此开始,红军就踏上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四渡赤水河、强横金沙江。
在1935年,中革军委下发的命令中,渡过大渡河是“赤化川西北”战略下的“实际要求”。
所以应局势要求,当年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带领的红军队伍必须要渡过大渡河。
大渡河宽约三百米,河中心水深度大概三十米,两岸多是断崖直壁,来往者听闻大渡河的威名都不敢靠近。
毛泽东看着水流湍急的河水,想到国民党的追兵就在后方处不远之地,皱着眉毛一言不发,似乎正在思考如何应对。
我方军队经过长期跋涉,加之在路上不断与敌人进行抗争,所以现在剩下的队伍大致只有两万余人。
而蒋介石派出的军队足足有二十多万人,显然硬拼是肯定不行的!所以眼前为一条路就是在敌方赶来之前,迅速通过这条河。
毛泽东等人已经到达大渡河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蒋介石耳中了,他轻蔑一笑,当初石达开带领全军葬身之地,他毛泽东难道要异想天开的在短时间内过河吗?
这根本就是妄想。当即下令让飞机从空中散播“大渡河是红军覆灭之地”的标语,想要挫一挫红军的锐气。
看着蒋介石的狂妄之言,毛泽东知道这是故意在打击红军的士气,看来蒋介石把梦想都压在大渡河和安顺场了。
他看着这宏阔大江,看着身后无数的士兵,他下定决心,一定不会让敌人得逞:我毛泽东绝不做石达开第二。
目前这河面上薄雾弥漫、暗流涌动,水中露出尖头的石头仿佛地狱中生出的火舌,虎视眈眈地看着红军,令人心惊。
经过反复的制定路线,他们首先决定遵循遇河搭桥的方式,要想办法架桥、找船渡河。
可是国民党早早就把这些资源收走,什么船只、百姓都很难寻到。搜寻队只找到一条小船,看来他们只有靠这条小船先送一些人过去,才能与河这岸相接应。
这次小船强渡相当于“敢死队”一般,没有大部队跟随,简直就像在大河中移动的活靶子。
但是士兵们参与的热情却让刘伯承意想不到,甚至连炊事员都想加入。
河边风寒冷刺骨,但是红军里似乎每个人心头都在传递着一种振奋人心的热量,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
三天后,挑选出来的十七名士兵整装待发,他们身上带着大刀、手榴弹、冲锋枪、短枪开始了强横大渡河,后方大部队进行掩护。
果然,敌人一看见小船出来,就集中火力往下面开枪、扔手榴弹。不过十七名士兵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利用河里礁石进行遮掩,向敌人回击手榴弹。
战友们时刻关注着河中这艘小船,他们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那几名船工,也恨不得再生出几只手来划船。
并不只是因为害怕不时降落在身边的子弹,而且还因为想要真正的帮助红军取得这次胜利。
在划船之前,他们就听说了红军这次强渡事关重大,所以自愿帮助他们渡河。
红军将领也对他们表示了万分的感谢,不管情况如何,他们都表示要给这几个船夫丰厚的报酬。即使,他们自己都吃不上一顿饱饭。
随着大部队持续增援,很快,川师就已经溃不成军了。十七名士兵见势火速靠岸。他们沿路枪杀敌人,逐步占据有利位置,成功的完成了任务。
此次作战一举击败川师一个营,红军也踏过了这条令人望之生畏的大渡河,这个消息顿时鼓舞了红军大部队。
虽然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后面的局势不容乐观,如果坚持要让每个士兵都通过坐船渡河,那么两万多的红军整整要一个月才能渡完!
老秀才的指点就在生死一线的时候,政治部主任李富春满面春风的走到了毛主席面前,高兴的说:我有办法。
李富春
李富春来到大渡河后,知道蒋介石撤了很多人员、船只,所以他就往外面多走了些,想看看这附近如果有什么村落之类的。
果然让他寻到不远处村落的一个老秀才,这个老秀才当年目睹过石达开大队覆灭的全过程,加上在这附近生活了几十年,他自然有妙计可以渡过这个大渡河。
毛泽东听说后非常振奋,虽然现在已经渐至深夜了,他还是决定立马出发,前去拜访这位老秀才。
毕竟老人家年纪大、身体不好,怎么能让他跑这一趟呢?再加上本来就是他们有求于人,所以应该主动去拜访别人。
这名老秀才名叫宋大顺,看见毛泽东脚上长满了血泡还坚持深夜前来拜访,也不由得感动于他的精神。
毛泽东鉴于时间紧迫,也没有跟宋大顺客套,直接向老先生介绍目前的局面,然后询问宋大顺这种局面是否有解。
宋大顺问了毛泽东一个问题:你可知那石达开为何会失败?
毛泽东没有说话,他身后是两万将士的性命,如果老秀才并没有真正能解决这个事情的方法,他是不可能拿这两万人的性命去冒险的。
于是他打算试一试这位老先生的虚实:不知,还请先生赐教。
老先生微微一笑,石达开失败的原因大概有三点:
第一,拖延时间。在面临清军追击的情况下,还为了小妾所生的孩子而载歌载舞三日。
因此他们错过了过去的最佳时机,当他们想过去的时候,却赶上了涨潮期,实在是糊涂之极。
第二,无视民生基础。其实虽然清政府清除周围的百姓、资源,但是并不是找不到人了,但是却无人肯施以援手。
这是因为石达开所率领的部队与当地百姓积怨已深,他们一来就肆意掠夺财物、欺压百姓、无视人权。自然就不会有人帮助他们了。
毛泽东听后不断点头,这两点原因与他的看法一致,看来这老先生是真的有些想法的。于是他虚心请教:老先生,那么我们如今应该如何渡过大渡河呢?
宋大顺伸出手,往毛泽东身后一指:安顺场渡河是不可能的,但是往上走三百米的上游,有一座于康熙年间修建的泸定桥。
若大军愿意前去,方可有一线生机啊。毛泽东激动地握住老秀才的手:多谢您,您真是救了我们啊。
也正是有这位老先生的指点,有了泸定桥这个能够相对安全快速的渡河点,加上红军们的坚定和勇敢,这才造就了飞夺泸定桥这一脍炙人口的战斗故事。
红军们的牺牲与勇气,值得我们永远传颂与学习!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