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曾经有这么一段话:
寒门再也难出贵子。
说到底,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现行社会,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少。
然而,每逢年度开学前一个月,依旧是大多数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家长非常纠结的一段时间。
因为这个月里,这些家长基本上都在操心一件事:
孩子去哪里念书?
农村的想安排孩子去城里念书,城里的想安排孩子就读更好的学校,甚至去到省会城市、北上广。
找门路、寻关系,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家长们,纷纷在这一刻把自己所能动员的一切资源,全部用上了。
对于那些有背景、有资源、有财力的家庭来说,这档子事或许算不上什么。也就是打几个电话、请个客、送点礼品而已。
但是,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想运作成功这样一件事,恐怕要动用积攒多年的社会关系,外加耗费能够抵全家几个月生活费的经济成本。
尤其是想要达成的目标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差距非常大的时候,那种心有不甘、却又不愿意接受现状的无奈,时时刻刻笼罩着这个人。
所有家长这番努力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想给下一代创造一个好点的学习环境。
因为大家意识到,自己努力未必能够够孩子创造很好的未来,但是自己不努力,孩子的未来会更加糟糕。
当然了,也有一部分家长持有不同看法。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
能成才的,在哪里学习都一样,不能成才的,上再好的学校也没用。
并可以列举出一大堆现实例子。
诸如某某别人家的学霸,家里人很少操心,照样考上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某某别人家的孩子,家里人耗费了不计其数的金钱,进了某名校,还报了很多补习班,学习成绩照样拉垮,等等。
这是准备让自己和下一代直接躺平了?还是在为自己没能力动用关系为孩子铺平道路,找了个聊以自慰的借口呢?
不得而知。
儿孙自有儿孙福,究竟是人间清醒,还是自我妥协和放弃,我们无法下定结论。
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当你开始需要为子女的就学而费心的时候,我觉得那才叫真正的成年。
在此之前,你的生活状态可能是另一番模样。
而在此之后,你将会步入一个全新的生活状态。
退一步讲,当一个人开始为自己的下一代去努力操心的时候,这何尝不是他这代人竞争、比拼的延续呢?
没有尽头、没有终结。
这就是悲催而又无奈的广大中国家长,一直要被桎梏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