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距离新一年的开始仅仅过去了4个工作日。但在互联网上,跨年演讲的话题却已几乎失去痕迹。人们对它的记忆,已经模糊了。
今年的跨年其实很热闹。2025,是罗振宇进行跨年演讲的第十年。在网上,还能看到首次演讲的张朝阳、围炉直播的雷军、大谈饮食的马未都,和即将告别聚光灯的吴晓波。
人们期待着这些商业大咖们以年为单位,将发生的大事件浓缩成一粒粒知识胶囊,然后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吞咽,快速滋补自己的认知。
但在今年演讲结束后,社媒上反响平淡,吐槽频出。罗振宇内场高价票一度骨折出售,吴晓波演讲更是被评为“贵价鸡汤”。
对于年轻人们来说,跨年演讲更已成为过时的仪式。比起端坐在电脑前,他们更喜欢在灯火阑珊处为倒计时欢呼,或者遵守某个古老习俗,在跨年钟声中吞下十二颗葡萄。
跨年演讲进入寒冬已不是新事,当下吴晓波已告别战场,罗振宇却还有另一个十年要守。降低姿态、回归初心,或许是他们在光鲜的现场后,更应沉淀的事。
作者 | 肖珂
编辑 | 方远
跨年演讲正在冷却“下定决心过好每一天!”在年终秀现场的巨大屏幕上,吴晓波戴着墨镜和头戴耳机。他正乘坐着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前往演讲现场。车体厚重,像是在吴晓波周围筑了一个堡垒。
今年是他演讲的第十年,也是最后一次年终秀。现场灯光湛蓝,光线如水波般流动。吴晓波身穿米色西装,舞台宽阔,他步伐轻巧,跑向聚光灯下。
这是2024年12月30日的景象,再往后一天,便是跨年当天。那晚,网络上更是大咖云集,演讲活动层出不穷。若打开日程表细数,就能看见很多熟悉的面孔。
罗振宇已是台上的熟人,他依旧眯着眼睛,笑容和善;雷军一身白衣,仪态松弛,身后是宏伟的小米汽车工厂;张朝阳更是直接站在了教室里,实打实地为观众上了三个小时物理课。
但如果聚焦于商业大佬们的跨年仪式,便会发现这几年,人们越来越不爱看跨年演讲了。
单看抖音的数据,截至1月4日,罗振宇2024年跨年演讲抖音观看量为1209.4万,而相较于2023年的3386.4万和2021年的6005.2万人,观看人次明显大量减少。
“行于可行,止于当止”是这一年吴晓波的演讲主题。但对于看客们来说,这更像是在跨年演讲彻底冷却前的一个明智决定。
在2023年演讲结束后,人们已开始讨论跨年演讲的遇冷现象。那时有微博大V直言“罗振宇今年的跨年演讲现场上座率不到1/3”。其热度甚至超过演讲本身,挂在热搜榜良久。
虽然此事在后期被罗振宇亲自下场辟谣,但二手市场的标价骗不了人。当年的2980元门票最低仅售1300元。即使是黄牛,也是亏本在卖:价值980元的票,只需800元就可以拿下。
而在今年,门票的价格仍一路下跌。临近演讲前,门票的价格更是低得令人膛舌:有的内场门票定价4680元,转卖的价格在1300-1800元左右,开场前仅需900元。
大家对跨年演讲的不满除了表现在价格上以外,也表现在社交媒体上更尖锐的评论上。回溯到2018年,罗振宇作为跨年演讲这一形式的发起者,便已开始受到质疑。
在演讲中,他把“小趋势”一词定义为“影响趋势的趋势””,被观众诟病为“永不出错的车轱辘话”。罗振宇还引用了巴菲特的名句,但随后也被扒出是错误信息。
两天后,罗振宇发了一条微博,写着“我们是伞兵,伞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不难看出,相较于自我反省,他似乎怨气更大一些。
一位观众在下方留言,“仿佛收获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这句话似乎如影随形,在此后的跨年演讲,“内容空洞”“鸡汤浓度过高”等类似的评论已成为常客。
有博主评论罗振宇今年的演讲中广告量过高:他像爆单的网红,而跨年演讲则是他的商单交付报告。
据不完全统计,罗振宇在演讲中提及了8个广告主、3本新书和1个APP产品。甚至内场观众收到的大礼包里,也全部是广告产品。例如名创优品的玩偶、1688的定制毛毯、运满满的帆布包等。
罗振宇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巧妙地把自己的观点糅合到品牌创立或发展的故事里,用奋斗和成长的故事引得观众共鸣,又借此去除了一部分商业的锈味。
但广告还是太多了。话题“跨年花千元听罗振宇演讲结果都是广告”在结束后再次登上微博热搜。观众们说,在商业价值外,剩下的都是怀旧情绪在堆砌,情感单薄。
十年前的这一天,无数互联网创业者挤在狭小的出租屋里。他们准时蹲守在电脑前收听演讲,手里握着黑色签字笔,一点点记录着金句。
相较于那时,现在的罗振宇已经达不到人们的期望值了。
跨年演讲见证了互联网的这十年跨年演讲的现象级爆火,是因为乘上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例如,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覆盖了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8.06亿。它和QQ都成为主流社交媒体之一。
那时的人们对互联网上的社交感到新奇,把微信朋友圈视为塑造个人形象的工具。而现在,微信好友圈变了味,人们对认识的人反而防备心更甚,不愿轻易表达自己。
发朋友圈的人也变少了。人们在现实的社交圈中带着面具,他们更愿意披上马甲在别的社交软件发表真实想法。因此,原本刷屏的跨年演讲金句,也消失在用于打造人设的社媒中。
互联网发展最快速的时期,正处于罗振宇决定进行第一次演讲的前夕。那时,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而数字创业也因不同的信息差而充满各种未知的契机。
以互联网产业著称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挤满着想品尝“总理咖啡”的年轻创业者,而在偏远地区,还有人从未听说过互联网。认知差异因网络而变成鸿沟,也为商业人士们的创业尚留有空白。
2015年12月31日,还没减肥的罗振宇一身黑衣,走上北京水立方中的舞台。背景的大屏上,文字单薄。他认真地和观众讲:“要会观察、结缘,也要学会做PPT”。
同一时期,网络正在人们带来无限量的信息。创业者们也逐渐认识到,认知差异不仅是单纯的“会不会用电脑”,而是在互联网真正普及前,是否能抢先起跑。
那时的吴晓波刚试运用自媒体“吴晓波频道”。日本购物风流行,他在出差回来的飞机上写了《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因不解“小鲜肉”一词,他吃力钻研追星圈,写出了《知道鹿晗的请举手》。
十年后的今天,智能马桶已成为过时的产物,网络上的流量小生一波接一波的火了又去。网络的普及让每个人信息获取渠道平等,曾经的差异一去不返。
也是那年,罗振宇和吴晓波一起吃了个饭,跨年演讲的念头也孕育于此。只不过二人的想法差别巨大。罗振宇想把观众定位于具有热情和求知欲的年轻人,而此前提出“反屌丝文化”的吴晓波则把目光转向中产阶级。
如今,这两种人群都不再相信认知的不同会带来新的机会。时间用蛮力挤压着创业的入口,人与人的认知差异夹缝狭隘,新的机会愈加罕见。
机会流失的背后,经济正在下行,人们的消费观更加理性。若想加入跨年演讲现场,门票加上交通费和酒店费,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的确有些昂贵。
而年轻人们相较于长叙事则更熟悉短视频。他们觉得,四个小时的演讲比两个小时的电影,“坐定难度”还大一些,信息量也显得有些沉重。
于是在2025年跨年钟声响起时,年轻人们争相效仿西班牙的跨年习俗,忙乱掐点吞下12颗葡萄。
毕竟,葡萄随手便能买到,也没有更深奥的命题,只要咽得够快就行。
有的人还是喜欢看跨年演讲跨年演讲虽一年不如一年,但还是有人愿意年年准时观看。他们不为汲取新知,而是更多出于一种情怀:想在一年结束之际,会一会台上的老朋友。
有观众看完演讲眼圈发红。她说因为价格问题,所以这是自己十年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坐在跨年演讲的现场。
座位很远,舞台很大,罗胖很小。她坐在看台的远处欢呼,前方人山人海,莫名有种不可跨越的距离感。
她看演讲的理由也很简单,只是想用罗振宇的鸡汤安慰过去一年的疲惫,也为新的一年输入更大的期待。
老观众们的共识便成为了:比起学习,跨年演讲的作用更像是一种心灵抚慰和洽谈。情怀似乎是支持演讲的主要驱动力。
作为中国知识付费的头部博主,罗振宇和吴晓波常年暴露在镜头下,言论和形象影响力仍是巨大的。但也无法从根本拯救他们正在直转而下的演讲口碑。
在今年的跨年赛道,新进场的选手们反而收到了更好的评价。这表明,现在的观众们更想看亲民一些、轻松一些的晚会。毕竟,生活压力已经很大了。
雷军便是其中一位新人。从“Are you OK”开始爆火的他,一直走的是接地气赛道。连第一次跨年活动,主题也是温馨的“围炉直播”。他特意说明,这是一次无主题闲聊、主打陪伴。
在直播中,他还现场接入了玩梗出名的B站晚会,亲自发送“OK”梗的弹幕。数据说明了观众们的喜欢,观看人次为3788.4万,点赞数超过1.2亿,几乎和演讲第十年的“老人”们齐平。
董宇辉更是脱离了发言这一形式,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西安举办了一场音乐会。
当晚音乐会开播后大受欢迎,甚至导致同时间的其他卫视晚会收视率直线下跌。直播时间只有两个半小时,观看人次却从头到尾稳定在1900万左右,波动极小。
除了郎朗和方锦龙以外,董宇辉请的均是咖位不大的演奏者。虽没有名气,舞台也略显拥挤,但内容扎实,观众反馈出乎意料的好。
若从深度方面讨论,没有晚会能比的过张朝阳的跨年量子力学课。他延续了《张朝阳的物理课》风格,将量子力学的宏大分解成早上的一缕阳光、电动牙刷的振动,
好玩的是,张朝阳将晦涩的物理知识化成了生活小贴士。比如,他根据量子运动提醒大家要早点洗衣服,因为“油点和污渍通过扩散效应渗入布料”。
虽命题深奥,但张老师的教学通俗易懂,几乎没有什么高深的专业词汇。人们总是喜欢听得懂的东西,因此首次开播观看人次也破千万。
这些现象表明,跨年演讲这一形式正在退场,IP和网红形象的建立正成为这些商业人士扭转舆论的主要命题。
跨年的价值,不再取决于知识的浓度。在信息和认知方面趋近的今天,人们正在回归初始的情感需求。
跨年是一个晚上,或在12月31日分钟与时针重合的那一秒。人们更希望与演讲者或身边的人一起,共享情绪,留下一段钟声中的限定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