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雾浓,名山林密。远望长江,一片迷茫。昔日的鬼城,已经被长江所淹灭,昔日老帅血战丰都的旧址,已经不见。今天来到这里,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刘伯承(1892—1986),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人赵家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19岁的他,在四川万县参加学生军,从而开始了长达70年的军事生涯。1912年春,刘伯承考入重庆陆军将弁学堂。年底提前毕业后被编入川军第5师任见习排长,随部参加了反袁世凯的“第二次革命”。在战火中,刘伯承因功被提升为连长。
1915年12月,刘伯承在涪陵成立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参加了第二次反袁战争,即护国战争。1916年3月,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当德籍沃医生为他摘除右眼球时,为保护脑神经,未用一点麻醉药。他扶着柱子,满头大汗,默默地计算着手术刀的次数,被割72刀。没吭一声。沃医生不禁为之动容:“你不是军人,而是军神!军神!”
刘伯承伤势刚愈,又被川军总司令熊克武先后任命为第9旅参谋长、第2混成旅第1团团长。他在反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中,率部浴血奋战,骁勇异常。称为“川中名将”。在血战丰都战役中,刘伯承不幸身中三弹,一弹从右眼穿出,在四川参议会会员、涪陵同盟会会长刘云裳的堂兄刘伟勋等人的抢救、护送下,辗转跋涉来到长寿的石马场(后名石回乡,今属长寿湖镇)紫竹村陶家岩刘云裳的幺舅父龙映墀家中治疗。
为了更安全起见,刘云裳向龙映墀提出能否找一处安全隐蔽的地方为刘伯承医治,龙映墀立即向刘云裳推荐了老虎洞,刘云裳查看后非常满意,当晚就将刘伯承送进了这个隐蔽安全且通风又保暖的神秘洞穴中,并请来洪家湾的西医刘仿舟为刘伯承医治枪伤,找来老中医龙庭辉为他诊治内疾,刘云裳则日夜守候护理。
经过四十多天的精心治疗,刘伯承除眼伤外,其他伤得以痊愈。为了眼伤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刘云裳变卖了部分家产,为刘伯承准备了充足的路费和医药费,并亲自护送刘伯承至重庆得到一德国医生医治,经两次手术后才全部治愈。刘伯承元帅在血战丰都受伤后,眼部手术共进行了 72 刀。他在手术过程中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使用麻醉剂,展现了非凡的钢铁意志。血战丰都后,为刘伯承做眼睛手术的医生是德国人阿大夫。
也有资料显示,徐静蕾的祖父徐成沄曾为刘伯承医治眼睛。徐成沄从军医学校毕业后加入国民党部队,参加过淞沪抗战,后来退出国民党并参加共产党。他曾在解放战争时为刘伯承治疗眼病。
那么,护国运动与护法运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背景不同:护国运动爆发于1915年底,起因是袁世凯恢复帝制;护法运动开始于两年以后的1917年7月,是因为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政府拒绝施行《临时约法》和重建国会。
目标不同:护国运动的目标是推翻帝制,重建民国,所以才叫护国;护法运动的目标是恢复约法,再造民主。既然是恢复约法,那就叫护法。
结果不同:护国运动最终导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随后病逝;护法运动则以失败告终,孙中山被迫出逃。
刘伯承血战丰都的旧址位于重庆丰都县双桂山(又称鹿鸣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此地紧邻恩来亭,是为纪念刘伯承元帅“护国伐袁”而建。亭额上有当代书法大家李铎所题的“护国亭”三个大字,亭中的石碑上刻有“刘伯承碑”,碑后刻有一首散文诗,高度赞扬了“军神”刘伯承的军事才华和人格魅力。亭之两侧,各有一碑,记录了著名的丰都血战。在护国亭前还置有群雕塑像,再现了当年战火硝烟的情景。
1916 年农历 2 月,刘伯承率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突袭北洋军阀,攻占了丰都县城。2 月 17 日清晨,在敌军疯狂反攻中刘伯承不幸被击中,子弹从太阳穴射入,右眼眶飞出。他在重庆宽仁医院摘除坏死的眼珠和割除烂肉及息肉手术时,拒绝注射麻醉药,忍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完成了手术,被沃克医生赞佩为“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