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袭了叙利亚东部一处与伊朗支持的武装分子有关的设施,以报复这些武装分子近几周对驻留美军基地的袭击。这次空袭反映了拜登政府在应对伊朗问题上的微妙立场,一方面要强力打击那些袭击美国的武装分子,震慑未来的进攻,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进一步激化局势,引发更大冲突。
伊朗问题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头痛的问题。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两国关系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伊朗积极发展核计划,美国认为这威胁到地区安全,因此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双方你来我往了多年。
如今,伊朗通过各种代理武装扩张影响力,这让美国头疼不已。这些代理武装遍布叙利亚、黎巴嫩、也门等地,不断对美军基地发动袭击。拜登政府为此调派大量兵力增强驻留军的防御力量。但问题是,空袭并没有达到震慑的效果,袭击次数不降反升。这反映出美伊之间积怨已深,难以通过示威式打击就能迫使对方退让。
伊朗现在处在一个关键时刻。经过多年制裁,伊朗经济严重衰退,通货膨胀高达40%,民众生活艰难。作为异议领袖的总统拉希德虽然奉行温和路线,但他能否扭转经济困局还有待观察。如果生活不能得到改善,民众不满情绪可能再次高涨。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空袭无异于火上浇油,这可能适得其反,推动伊朗加强核计划以对抗美国。所以美国也不希望过度激化矛盾,这需要灵活应对。
其实,美伊之间存在一些共同利益。伊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什叶派穆斯林国家,在中东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美国想稳定中东局势,达成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和解,就需要伊朗的配合。反过来说,如果美伊关系缓和,伊朗也可以从中得到经济利益,改善民生。
可惜的是,历史恩怨太深,双方都对对方怀有不信任,这成为关系改善的最大障碍。我们期待有朝一日,美伊双方能展现战略智慧,不要被눈前利益蒙蔽,做出有远见的选择,让这个地区真正迎来和平与稳定的春天。
人们常说外交就是不断退让的艺术。在处理复杂国际关系中,单靠硬碰硬往往治标不治本。只有建立基本互信,消除疑虑,让对方感受到善意,国与国之间才能成为真正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