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资料来源: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
全文分上中下三篇发布。
英文版原文
本篇资料:
背景介绍同前篇。《中国与中国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第三卷,纸质书籍,1874年出版于英国伦敦,作者约翰·汤姆逊。译文选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中文版。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中的6幅九江照片,已在前两篇介绍了5张,本篇讲述最后也是最著名的那一张。
街头小贩,九江(STREET GROUPS, KIU-KIANG.)
原文:
究竟有多少勤劳的中国人游走在街头,以一种或许可以被描述为“游方商人”的方式谋求生计,我们不得而知。每个大城市里都有成千上万这样的人,虽然在我们的城市里我们将之归为补锅匠或者小摊贩一类,但是在中国,他们的行列中还包括那些技艺精湛的手艺人,他们穷到根本不敢去奢望拥有一个体面的店铺,只是在大路上找一块地方,或是走街串巷地做买卖。
解读:
标题英文为“Street groups”,直译是“街头团体”。编者的理解,汤姆逊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街头小贩和他们的顾客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groups(团体、群组)”进行拍摄。
这是本书影响力最大的照片之一,也是外国摄影师拍摄的清末民俗风情照中最著名的照片之一,其丰富的细节令人叹为观止。编者从事摄影教学,在讲述摄影史时就会拿出这张照片作为范例,告诉学生们摄影永恒价值之所在。
这幅照片是中国近代人文摄影的代表作,但又不符合人文摄影的规范:它显而易见是摆拍的,人物、服装、道具、站位等都经过精心的设计,9个人构成的3个三角形是经典的欧式古典主义构图。编者以为,它也是清末民俗采风摄影中最著名的群体(groups)摆拍照。因此,翻译成为“街头群像”或许更合适些。
原文:
图中最左边是我们可敬的朋友阿宏(Ahong),他的每一天都在九江街头度过。他深知世道的艰难,能讲一些关于太平军的奇奇怪怪的故事,他们在那段时间搅得他生意都没法做。
阿宏是一个卖汤的小贩,他继承父业,生于一个制汤之家,很小的时候就掌握了这门高深的技艺,挑着他那从不离身的小厨房,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与他的老主顾们会面。照片上他有一个顾客,空气中飘着肉汤的香味,蹲坐在地上的顾客正在评论汤的味道,表示出相当的满意。
如果我们能引入一些这样的厨子,对于英国的穷人们会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能用最简单的材料做出营养健康的食物,价格又十分低廉。在阿宏这里喝一碗最好的汤只要半个便士。
解读:
汤姆逊用了“可敬的朋友”一词来介绍阿宏,可见他在九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阅读本文可以发现,汤姆逊很了解中国的民俗,他下过很大的功夫,也结交过不少当地的朋友。
原文“Ahong is a maker of soup”,直译是“阿宏是一个做汤的人。”阿宏卖的是什么汤(soup)?当然不会是肉汤,中国南方从未有当街卖肉汤的风俗。这里的汤是“清汤”,也就是别处所说的小馄饨。图中左侧戴着瓜皮帽的阿宏依靠的是年纪大的都熟悉的馄饨挑子,一头像床头柜,几个抽屉里放着肉馅、面皮、葱花等食材,小贩当场将小馄饨捏出来,丢到担子另一头火炉上的锅中,几个滚即熟。顾客端着小碗,蹲在地上将热腾腾的清汤吞进去。
清汤之名也只在江西几个地区流行,临近的安徽、湖北都不会这么称呼。据说,当年在江南各地担着馄饨挑子走街串巷的小贩大都是江西人,想必其中也有很大比例九江人。
这一百多年前的这张照片证明,九江城最传统的小吃是清汤,“清汤老店”不是虚名。汤姆逊也只能将其翻译为soup,欧美没有这种食品,以他们的饮食标准,这香喷喷的用薄薄的面皮包着很少肉馅的面食,里面飘着葱花、虾皮之类调味品的美妙食品,当然就是汤。
原文:
画面正中的那位先生是一个代写书信的人,正在听一位妇人的口述写一封信。但是如果他仅以代笔为生,是难以糊口的,因为多数人都能自己写信。所以在代笔之余他也替人算命、为人看病,他自称是一名秘传的眼科医生,能医治七十一种眼病。他的妙手据说就只限于眼睛这一个器官,在他的桌子上有一个长长的清单,列着他擅长医治的病症。这个单子时不时他会有一点变更,他的专业范围也随之做一些变动。
作为算命先生,他通过顾客们写下的字来预测凶吉,算出来的结果可能是官司缠身,也可能有关婚姻或财运。他也为婚丧嫁娶择吉日,必要的时候他会打出天机不可泄露的幌子,以避免在那些没把握的事情上翻船。他是一个狡猾的老骗子,利用人们的轻信捞取钱财。他的桌椅和用具都是便携式的,晚上收摊的时候叠起来就拎走了。站在他身后的是一个乞丐。
解读:
第二组群像位于中心,由一个乞丐、一个先生和一个妇人组成。披着麻袋的乞丐在看热闹,戴着眼镜的先生在认真书写,梳着发髻、裹着小脚的妇人在等待或者倾听,那张折叠式书桌前挂着一张字,上面写着四个字:“卦命测字”。为什么乞丐要站在后面?因为其与两人都是坐姿,而汤姆逊要保证古典三角构图。
这场景太经典了,它必然会出现在达到一定规模的城镇里,至今仍存,无非他们转到了小坝上的天花宫前,或烟水亭到新桥头的堤坝旁。但如今的先生们都拿个小凳坐在地上,来算卦的女子只能蹲着,这帮人的手艺和前辈相比差距甚大,除了看手相,啥也不会,而且蹲坐的形象也显得特别Low。
当年的先生可是全才。汤姆逊说得不对,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不会读写,人们收到远方来信后,就会找先生读,并请先生写回信。如果觉得心中惴惴的,就再请先生算上一卦。
汤姆逊说此人还会看眼疾,就挺奇怪的了。按理说江湖有行道,算命的不能跟医生抢生意。更奇怪的是七十一种眼病这样的说法,中国只会有三十六、七十二。会不会是算卦的是在声称地煞七十二变,或者开天眼呢?
原文:
在他们的旁边,我们看到的是流动理发师,一个在别人的脑袋上施展专业技艺的人。他不是外科医生,在这一点上他跟欧洲以前的那些理发师一样,但是他必须对人脑袋上的每一个“感官之门”都了如指掌。刮净辫子之外的光头只是他最基本的技艺,在此之外他还为人修眉、刮脸、刮下巴,除去鼻孔和耳朵里讨厌的毛发,替人挖耳朵,以便中华大地上动听的声音能顺利地传递到客人的耳膜。顾客的眼珠子也用专门的手法进行清洗,以达到清凉明目的效果。
他的顾客坐着的那个小柜子有四个抽屉。最上面的那个收着他赚来的钱,第二层用来放置他的小工具,第三层里面可能放着很多把剃刀,每一把都在成百上千个天朝子民的头颅上施展过功夫。最下面的抽屉里放着毛巾、梳子、毛刷,他的左边有一个水盆,下面有一个小小的炭炉。传说这套标志性的剃头匠的行头是古时候一个皇帝赐给一个著名的剃头匠的礼物,据说他技艺超群,有一次一只蚊子落在皇上那尊贵的脸上,他手起刀落,蚊子霎时被削成两半,一半不知去向,另一半还立在皇上的鼻梁上。
借读:
恕我孤陋寡闻,从未听说过剃头匠在皇上脸上砍蚊子的故事。笔者以为,如果谁敢将皇帝脸上的蚊子砍成两段,那么他在片刻间会被砍成十八段。
然而清代的剃头匠的确是得到皇家特许的,也就是众所周知的“薙发令”,甚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流传,有记载称满族将领令剃发匠背着担子在街上巡视,看见蓄发髻的人就上去抓住强行剃发,稍有抵抗,就当场杀掉,把头悬挂在竿上示众。满清的剃发,就是将额头上的那一块刮干净,就如图中所示,这也造成人们必须定期找剃头匠刮头发。清代之前可不需要,中国人的传统是不剪头发的。《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剃头匠身边必须有只火炉,上面放着烫毛巾的锅,为的是用热水将毛发敷软。此外他还提供很多服务,比如剃须、刮脸、修眉、剪鼻毛、挖耳朵等等,为的是让顾客舒坦。这些服务都包括在理发范围之内的,不会另外收费,不像是现在,没几个理发店会给你做这种事。
文中所提到的清洗眼珠子,名为“刀锋洗眼”,就是用锋利的刀片、铁棒等在顾客的眼球、眼睑内刮擦按摩,使其泪流满面,从而觉得清心明目。显而易见,这是会造成严重交叉感染的糟粕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
右边余下的两个人是一个车木工和他的顾客,后者正在查看一把木勺的做工。
在这几卷书里面,我已经收录了许多这样的人群,他们在中国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做着各种各样的买卖。在最后一卷中,我将继续以这种方式关注中国人的生活,以此为北京这个大都会添上一笔重要的附注。
解读:
最右的两个人一站一蹲,与剃头匠和顾客构成了经典的三角形构图。然而这两位的安排有些问题。编者早年看到的照片清晰度较差,一直搞不清楚他们在做什么,小贩的货物被剃头匠的炉子和锅给挡住了,蹲在地上的那位像是捧着一只碗。后来看到高清图片和文字解说才知道,他捧着的是只木勺子。
这就是汤姆逊摆拍带来的问题,既要在有限的画面中加入更丰富的元素,又要讲究画面的构图,结果就可能顾此失彼。
编者这么评价也有佐证。由于“STREET GROUPS, KIU-KIANG”这幅照片太经典了,它是约翰·汤姆逊的摄影代表作之一,后来还被制成版画,翻译成多种语言印刷出版,成为描绘清末中国最著名的民俗画之一,也使得九江之名远播在外。
请注意这幅意大利文版画中,剔除了原照片中的木工和顾客,为了平衡画面,在地上添加了一只慵懒的狗。
再补充一个见闻。数年前,编者长江下游的某个港口城市旅行,第一站当然是博物馆,恰巧遇到馆内正在举办讲座。主讲的是位年长的女士,当地的著名文史研究员,主题是城市的近代史。编者很感兴趣,就坐下来听,不一会就见这位女士的幻灯片里出现了这幅照片。她说,这是一位著名的英国摄影师在本市拍摄的。
我听到这里站起来就走。后来想,虽然对方水平差点,但张冠李戴也不算什么。约翰·汤姆逊的这幅照片反映的是清末民俗的经典,这些人物曾经在九江街头,也可以在武汉、南京、芜湖、镇江等所有的长江沿岸城市街巷中,他们也都在北京、成都、西安等所有的中国城镇中。
这就是为何这张九江街头的摆拍照如此有名。
它是摄影的经典,它体现了民俗摄影永恒的价值。
约翰·汤姆逊的《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到此完结,感谢您的阅读。他的照片笔者还有,以后再找机会讲述。
阅读前两篇请点击以下链接:
故纸旧影话九江 | 150年前的九江港——约翰·汤姆逊《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上)
故纸旧影话九江 | 工匠与古塔——约翰·汤姆逊《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中)
《故纸旧影话九江》系列采撷报刊书籍、档案文件、照片地图等,立足当代视角,通过解读原始史料,多维度地向读者展示九江近代的历史风貌。
本系列采用原始资料的翻拍、扫描件,并尽量提供高清图。由于部分资料以付费方式获得,部分为同行提供,故在原图中加入水印以防盗用。如您需要原始文档进行研究,请直接与我联系。